范雎其人在《史记》中的记载可算是异常详尽了,其描写的精细程度堪比萧何韩信。只不过因为我的孤陋寡闻,在读到《范雎蔡泽列传》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人的经历还真是够传奇。
范雎是魏国人,字叔,不知道他在家是不是排行老三。他的身份在当时也不稀奇,权且把他理解成一个说客吧。游说诸侯在当时是一个挺时髦的事,苏秦、苏代、张仪、蔡泽等等,都是以纵论游说诸侯见长。不过游说诸侯也得先让诸侯认识你啊,范雎比较惨,家里穷,在魏王面前说不上话,于是退而求其次,侍奉魏国中大夫须贾。
当时齐国强盛,魏国想拉关系,派须贾出使齐国,范雎陪同前往。使团在齐国住了好几个月,也没有完成出使任务。齐国当时的国君是齐襄王,就是齐湣王的儿子、齐湣王被杀后出逃莒城,后来被田单迎回来的那位。
他在接见使团的过程中,发现范雎思维敏捷,能言善辩,很是欣赏,就让人赏赐范雎十斤黄金以及牛肉美酒。范雎推辞不敢接受。这件事被范雎的上级须贾知道了,须贾很生气。他认为范雎这小子一定把魏国机密泄露给了齐王,才得来这些赏赐。回国以后,须贾就把这件事告知了魏国当时的相国魏齐。魏齐听了也火了,让人用板子把范雎打得断了肋骨,连牙齿都打掉了几颗。范雎也真机灵,赶紧装死。魏齐让人把他用草席一裹,扔到厕所里。魏齐家里的门客上厕所时还故意往范雎身上小便,以此羞辱。
范雎在草席中对看守他的人说:“您帮我逃出去,我一定重谢您。”于是看守谎称范雎已经死了,请求把他扔出去。魏齐当时喝醉了,随口同意。等到把范雎送出去,魏齐又反悔了,又让人去抓他。当时有个叫郑安平的,协助范雎逃脱了追捕。范雎从此更名张禄,躲避缉拿。
到这里,范雎可以说是遇到了人生最大危机,在自己的国家被安上了里通外国之罪,哪里还待得下去,只能赶紧谋个出路。
当时,各个国家互派使者是寻常事。恰逢秦昭王派使者王稽出使魏国,郑安平假装差役侍候王稽。王稽闲来问他,魏国可有贤才,王稽适时推荐了化名张禄的范雎。于是郑安平安排范雎漏夜前来与王稽见面详谈,怕白天耳目众多被人发现。
结果这场谈话还没结束,王稽便被范雎折服,约定了碰头地点,带着范雎回了秦国。由此看来,王稽的这次出使,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寻访贤才,为秦国所用。长大了的秦昭王已经在着手选贤举能,壮大实力。
范雎在去秦国的路上碰到魏冉东巡。魏冉是秦昭王的舅舅,宣太后的弟弟,册封穰侯,当朝相国。既是外戚又是权臣,还经常带兵征伐山东诸国,可算是当时秦国最有权势的人。魏冉碰到王稽一行,便停车说话,问王稽有没有带回别国的说客来。
在他看来,那些说客只会乱国,没有什么益处。于私,他自然也不希望王稽带回什么有本事的人来蛊惑君王,动摇自己的地位。在得到王稽否定的回答后,魏冉就走了。没过多久,他又不放心,找人来搜车,结果一无所获。实际上,心眼多的范雎知道魏冉聪明,一定会怀疑车中有人,所以魏冉一走,他便下车步行,躲过了魏冉的围堵。几年以后,魏冉一定会后悔当初没有一见面就拆掉王稽的马车。不过,到了秦国的范雎并没有受到秦昭王的重视。他只是被安置在客舍,吃着粗陋的饭食,权且安身而已。
(《大秦帝国》中的范雎形象)
当时,秦昭王已经登上王位36年。秦国攻占了楚国的鄢、郢,这两个可都是楚国的都城,楚国被迫迁都,国力大大削弱。楚怀王被骗到秦国幽禁而死。楚国算是残了。秦国还向东打败了齐国,多次令韩、赵、魏陷入困境。当时秦国名将白起是魏冉提拔起来的将才,秦国战事顺利,魏冉自然地位更加稳固,朝中官员几乎都惟魏冉马首是瞻。
魏冉辅佐着秦昭王一步步使秦国走强。但人一旦走到权力的巅峰,按照规律也就该往下走了。魏冉权倾朝野后,野心进一步扩大。在他的封地中有一个封邑叫陶(现山东定陶),这个地方原属宋国,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在当时是一座十分繁华的大城。
后来,宋国被齐灭国,陶就归了齐国。乐毅率五国联军攻齐的时候,陶又被秦国占领。战后,宣太后便把陶封给了魏冉。魏冉为了扩大封邑,便想出兵,越过韩魏去攻打齐国的纲寿,因为这里就挨着陶。这种动用国家公器为自己谋私的行为挑动了范雎的神经。
范雎立刻上书秦昭王,想与秦昭王详谈。秦昭王在离宫见他时,范雎故意装不认路,闯入宫门。当秦昭王到来,内官驱赶他时,他说了一句令秦昭王感到触动的话:“秦国哪有大王,有的只是太后和穰侯罢了。”秦昭王意识到这个人故意而为之,一定有机密之事要说。他屏退众人,三跽而问。范雎善于把握人心,没有上来就急切地去给秦昭王出谋划策,而是点出疏不间亲的道理,并且认为臣下忠心,也必得遇上圣明君主。昭王深以为然,于是真心诚意向他请教。
当时宫内也有不少穰侯的耳目,范雎怕有人偷听,不敢直接说朝中局势,便先谈天下局势。他首先分析了魏冉想要越过韩魏攻齐的弊端,认为长途攻齐,即使打赢了,秦国也得不到多少好处,因为离得太远,反而离齐国近的国家得利。他又举了齐湣王攻楚而齐国疲敝的前例,提出了“远交而近攻”的策略,“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蚕食周边,扩大势力范围。
同时,与韩魏这样的中原之国亲近,威吓北边的赵国和南边的楚国。对反复无常的魏国,提出先好言厚礼拉拢,不行再割地联络,再不行就出兵讨伐。秦昭王听从了他的谋略,先后出兵拿下了魏国的怀城和邢丘,又派出使者拉拢韩国到自己的阵营。
范雎得到了秦昭王的信任,几年后,他开始为昭王分析朝中局势。王权被外戚重臣分制,任何一个国王或皇帝都不会允许。
在范雎的一番分析下,已经被魏冉压制多年的秦昭王于是废太后,逐魏冉,把太后的弟弟华阳君,自己的弟弟高陵君、泾阳君驱逐回了自己的封地。同时,拜范雎为相,把应城封给他,所以范雎号为应侯。至此,范雎凭谋略心计,一步步爬上了人生的巅峰。
做了秦国相国的范雎仍是以张禄为名,魏国听说秦国想攻打韩魏,便派须贾出使秦国。于是,范雎导演了一场狗血复仇的戏码。
他先是穿得破衣拉撒去找须贾,假称自己在秦国给别人打工。须贾动了恻隐之心,取出一件质地粗厚的袍子送给他。送这样的衣服,只能说须贾看他混得惨可怜他,是在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其进行施舍。在谈到出使任务时,须贾向范雎打听秦相张禄,腹黑的范雎自告奋勇要为他引见。
结果须贾这时候还摆谱,声称必须乘四匹马拉的大车才出门。范雎于是弄来一辆大车,亲自驾车载着须贾回了自己家。家里的仆从望见了都回避,须贾还觉得奇怪。范雎把他往门口一放,说要先通报,就进去了。须贾在门口晒了半天太阳,不见范雎出来,就跟门上打听,门上说刚才驾车那位就是相爷。这可把须贾吓了个半死,“肉袒膝行”,通过门人向范雎请罪求饶。范雎把他数落了一顿,最后因为那件粗布袍子之意,饶他一命。
须贾回国之前,范雎设宴,给他的席上上的都是一些粗陋的食物。席间,范雎提出让须贾回去告诉魏王,交出魏齐,否则便要屠戮大梁城。秦昭王因宠信范雎,也亲自替他撑腰。听闻魏齐躲到了赵国平原君赵胜家,昭王便让人送信给赵胜,好言好语邀请他到秦国来。赵胜不敢不来,结果一到秦国就被扣了。
昭王又让人告诉赵王,如果不交出魏齐,就要讨伐赵国。赵孝成王于是把平原君家围了。魏齐趁夜逃出,去见赵国相国虞卿。虞卿也真够意思,解了相印跟着魏齐一起从小路逃走,想投奔魏国信陵君,通过他逃往楚国。
结果信陵君犹豫着该不该见,魏齐一看信陵君不见他,就自杀了。
在报仇的同时,范雎也没有忘记他的两个恩人——郑安平和王稽。做了相国之后。他提拔王稽为河东太守,又举荐郑安平做了将军。
只不过这两个人真不给范雎长脸,郑安平在长平之战后与赵国作战被围,投降了赵国。王稽与诸侯私相往来,作法被诛。范雎因为私人关系推荐这样的人给朝廷,无疑是给自己的政治生涯抹黑。
不过,除了这个污点,范雎更有名的污点应该是害死了名将白起。
白起应该算是穰侯魏冉的拥趸,因为他是魏冉任用提拔起来的大将。长平之战时,范雎使反间计,让赵国任用了纸上谈兵的赵括,使得长平之战中,白起大发神威。长平之战后,范雎听信了苏代的游说,怕白起的功劳超过自己,于是向秦昭王建议与赵国韩国议和。过了几个月,秦国再次攻赵国邯郸,白起因病没有前往,秦王便派出了王陵。但王陵毕竟不如白起,发兵攻打也占不到什么便宜。白起病好后,秦王还想让白起去接替王陵。但白起分析局势,认为现在不宜出兵,于是拒绝前往。秦王让范雎去请,白起仍然推辞,干脆称病。
秦王没办法,让王齕代替王陵指挥军队,结果楚国和魏国联合对付秦国,杀得秦军大败,损失惨重。
因为没听白起的,受了这么大的损失,秦王恼羞成怒,想要强令白起出战,白起也犯了倔,就是不去。秦王一怒之下,罢免了白起武安君的爵位和官职,把他贬为普通士兵,让他去阴密(今甘肃灵台县)。这个时候,白起因为心中郁闷,确实生了病,没有立刻启程。过了几个月,各国攻打秦国。秦王恼恨白起,命人催他快点离开咸阳。
等白起走了,范雎又跟秦王商议,说白起走的时候很不高兴,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于是秦王便派使者令白起自杀。
范雎和白起,一个掌握秦朝政权,一个执掌兵权。范雎凭谋略为秦国强大做了很好的铺垫,远交近攻的策略对秦国影响深远,而白起的军事才能使得秦国威震东方六国。这两个人如果能精诚合作,秦国的统一没准儿还能再早几十年。只可惜,二强相争必有一伤。白起军事能力强,但政治头脑比范雎这个玩政治的差得远。而范雎干掉了白起,自己也没能笑到最后。
长平之战后,郑安平投降赵国。没有了白起,秦国又被唇亡齿寒的东方六国联手攻伐,一时之间,范雎也不知如何挽救危局。在这样的情况下,燕国人蔡泽分析形势,劝他知足抽身,保全禄位。“忍不能自离,疑不能自决,必有四子之祸矣。”四子,指的是商君、白起、吴起、大夫种。
他们都助力君王强国立威,但最终都被杀。范雎听了他的劝,于是推荐他为相国,自己称病回了封地应城,不久病死。
司马迁笔下的范雎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忍辱负重,睚眦必报,谋略过人。
他羞辱须贾、逼死魏齐。在那个并不奉行儒家思想的时代,他的做法无可厚非。他不是一个圣人、仁人,他被人羞辱差点送命,被迫逃亡秦国。
多年后他把自己所受的屈辱奉还给伤害他的人,我反倒觉得痛快。
他为了报答郑安平和王稽,提拔任用他们,倒确实有以权谋私之嫌。这也恰恰说明他不是一个完人,而这两人的失败最终成为他的政治污点。
然而瑕不掩瑜。他为秦昭王运筹于朝堂之上,因为他的出现,秦昭王驱逐四贵,收回王权;因为他的谋略,秦国远交近攻,天下形势为之变化;因为他的计策,秦国在长平之战中大获全胜,赵国则一蹶不振。单论这些功绩,范雎便可以算是秦国一代名相了。
至于最后,他交出相印返回封地,结局也比商君、吴起、大夫种他们好多了。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8267.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