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百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晚清大臣阎敬铭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光绪十一年(1885年),慈禧太后当众提议,说自己想要修复颐和园,预计花费两千万两。此话一出,朝堂上鸦雀无声。大臣们都知道,如今国库空虚,处处都需要节省开支。太后想要花这么多钱修园子,只能从北洋海军的军费中扣除了。
可是,国防一事非同小可,万万不能受到半点损失。大臣们不赞同挪用海军军费,又不敢违抗慈禧太后,只好保持沉默。慈禧太后见众人低头不语,心中暗自高兴。看来,此事要如自己所愿了。就在这关键时刻,户部尚书阎敬铭站了出来。
他理直气壮地摆出财政困难的事实,反对慈禧耗费重金来享乐。其用词之激烈,态度之强硬,让满朝大臣都感到震惊。往常,慈禧太后对阎敬铭非常关照。阎敬铭字丹初,慈禧太后就经常称呼他为阎丹初,以示亲近。能被太后以字相称,举朝上下也不过寥寥几人。
慈禧太后一直将阎敬铭看作是自己人,万万没有料到他竟然敢公然反对自己。为了继续修颐和园,也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没过多久,慈禧便找个缘由免去了阎敬铭的户部尚书一职。
古代社会,很多大臣都是对君主严格,对自己宽松。他们在劝皇帝简朴的同时,自己在暗地里大捞特捞,并且毫不为此而感到羞愧。这种现象,在晚清时期不在少数。但是,阎敬铭却是一个异类。因为,他不仅敢于直言犯上,而且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当时招权纳贿的氛围之下,阎敬铭的所作所为,可谓是一股清流。
自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中了进士之后,阎敬铭的仕途之路顺风顺水,很快便做到了四品官。同治元年(1862年),湖北巡抚严树森对湖北的官员进行一一考评。结果出来后,兢兢业业的阎敬铭名列第一,连刚刚即位的同治皇帝都听说了这件事。
晚清时期,官场上的歪风邪气有很多,大部分人都把讲究吃喝、攀比服装当作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有一次,新上任的学政前去拜访阎敬铭。在学政看来,阎大人身居高位,一定会用美酒佳肴来款待自己。即便不是满汉全席,也和山珍海味相差无多。
于是,他兴冲冲地来到阎敬铭的家门口,准备饱餐一顿。
但是,进入阎敬铭的家中后,学政看到阎敬铭竟然穿着一件老旧的布袍子。刚开始,学政以为这件袍子所用的布料定然很是珍贵。可仔细看后,他发现这确实是一件非常普通的袍子。低头看看自己的绫罗绸缎,学政感到很是尴尬,只好干笑几声。
看着学政手足无措的样子,阎敬铭毫不在意,依然谈笑自若。到了饭点,阎敬铭将学政留在家中吃饭,并吩咐家人把饭菜端出来。待几碗米饭和几个烧饼摆上餐桌后,便再无任何食物了。学政盯着眼前的米饭和烧饼,不知道从何处下口。无论如何,也要配上几盘菜啊!
他正想开口询问,不料阎敬铭却拿起烧饼吃了起来。他先咬几口烧饼,再扒一点米饭,然后抬起头,用疑惑的目光看着还未动筷的学政。学政咽了几口唾沫,硬着头皮吃了起来。离开阎敬铭的家中后学政很是不解,还以为是阎大人对自己不满,这才用如此方式来招待自己。
他越想越害怕,不禁冷汗直冒。后来,他听说了很多关于阎敬铭的传闻,这才明白自己是虚惊一场。原来,穿粗布袍子,吃烧饼米饭,只是阎敬铭日常的行为而已。阎敬铭的生活作风就是这样简朴,哪怕是日后当了京官,还是一般无二。
升任户部尚书后,为了节省开支,阎敬铭力排众议,坚持取消了大臣们下朝后所吃的点心。在阎敬铭看来,开完朝会,完全可以用自己所带的食物充饥,没有必要吃那些精致的零食。可是,很少会有大臣会像阎敬铭那样,上早朝的时候还随身携带食物。
下朝后,他们腹中饥饿,又没有东西可吃,一个个饿得叫苦连天。有几个大臣站在阎敬铭旁边,不停地说风凉话,讥讽阎敬铭为人小气,一点也没有尚书的气度。但是,阎敬铭就像没听到一样,还是微笑着坐在那里。大臣们越抱怨声音越大,可阎敬铭却充耳不闻。
过了一会,他从怀中掏出几块烧饼,旁若无人地狼吞虎咽起来。看着满口留油的阎敬铭,大家哭笑不得,只好拂袖而去。在阎敬铭的引领下,官场中追求奢靡的风气有了些改善。可惜,腐败的清王朝,已然容不下阎敬铭这样两袖清风的大臣。
因反对慈禧太后修园子,阎敬铭被革职,再无施展才能的机会。两千万两银子,没有成为北洋水师的装备,反而化作了颐和园中的一草一木,这实在是令人叹息不已呀。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77621.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