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爆发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并没有选择逃走是因为什么?

位置:首页  »  人物野史  »  爆发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并没有选择逃走是因为什么?
日期:2023-03-29 22:58热度:加载中...

爆发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并没有选择逃走是因为什么?

  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下面历史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由此爆发了一场持续四年的战争。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的燕军直逼南京城下,此时,建文帝朝内部出了大叛徒,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投降了朱棣,于是,京师南京城破。

  《明史 本纪第四》记载:乙丑,燕兵犯金川门,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伏诛。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

  朱棣攻进了南京,建文帝的皇宫随即起了大火,火光冲天,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终,大火之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尸骸,已经不能辨认,有人说是建文帝和皇后,还有太子朱文奎的尸体。

  《明史 本纪第四》记载: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同时,也有人说建文帝从皇宫中的地道逃走,后出家为僧。后来,朱棣派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当然,这种说法也令人真假难辨。

爆发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并没有选择逃走是因为什么?

  《明史 本纪第四》记载: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正统五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

  从正史记载来看,建文帝被大火烧死的可能性很大,都城都被攻破了,他还能逃到哪里去?肯定插翅难飞,想都不用想,朱棣能轻易放过他吗?说不定,那场大火就是朱棣派人放的,故意烧死朱允炆及太子,朱棣好找理由即位,不然,就是篡位,名不正言不顺。

  那么,值得思考的是,在朱棣的大军攻进南京之前,建文帝朱允炆为何不离开南京,逃到别处,保住有用之身,再号召天下兵马勤王,然后东山再起呢?

  其实,建文帝朱允炆之所以没逃离南京,跟一个人有关,这个人是谁呢?

  这个人是方孝孺,可以说,是方孝孺害死了建文帝,因为,是方孝孺力劝建文帝不要离开南京,还说什么实在不行,君王死社稷之类的迂腐之言,直接断了建文帝的生路。

  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朱棣大军到达江北,朱允炆下诏征集各地军队,这时,方孝孺说,事情太紧迫了,派人去和燕王朱棣说,以割地作许诺,拖延几天时间,再汇集军队。于是,朱允炆听了方孝孺的话,派燕王的堂姐庆成郡主前往燕王军中,陈述割地议和的条件,但是,燕王朱棣不听。

  朱允炆命众将调集水军于江上,而陈瑄率军投降了朱棣,当了叛徒,燕军便渡过了长江。眼看事情紧急,朱允炆也开始感到害怕,有人劝他前往别的地方,再图谋复兴。但是,迂腐的方孝孺坚决请求建文帝留在南京,以待援军,说,即使不成功,也应君王死社稷。李景隆等人叛变,打开金川门,燕军入城,就这样,朱允炆自焚而死。而也就在这一天,方孝孺也被下狱,最终被处死并灭族。

  《明史 方孝孺传》记载: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金川门启,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爆发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并没有选择逃走是因为什么?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朱允炆在南京城破之前逃走,还是有机会反攻朱棣的,毕竟,朱允炆是名正言顺的明朝皇帝,朱棣是反贼,是不得人心的。

  如果朱允炆逃出南京,到了南方,下令天下兵马勤王,谁敢不听?

  唐朝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李隆基在都城长安陷落之前,仓皇出逃,一直逃到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在灵武即帝位,就是唐肃宗,最终,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率领的官军击败了叛军,保住了大唐江山。

  而建文帝朱允炆听信方孝孺的迂腐之见,在南京城坐以待毙,是最不明智的,等于是白白送死。心狠手辣的朱棣,能放过朱允炆吗?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逃走,留有用之身,奋力一搏,说不定还有一线希望。

  方孝孺骨气是有,但是,国难之时,要学会用脑子,而不是单靠血气之勇。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爆发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并没有选择逃走是因为什么?

爆发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并没有选择逃走是因为什么?

标签:靖难之役  明朝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56665.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