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为“明初三杨”的明朝政治家、文学家杨荣,他的一生有多传奇?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百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杨荣,善于审时度势、办事机智果断,从而获得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及明英宗,四代君王的重用。
下面就来说说杨荣不平凡的人生故事。
一.年少有才,受成祖重用,尽职尽力
杨荣生于明太祖洪武四年十二月九日(1372年1月4日),是福建建宁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他从小爱好学习,17岁时被选入郡庠(科举时代的府学)读书。因刻苦认真,得到了当时视学福建的侍郎夏元吉的赏识。
建文元年(1399年),杨荣参与福建乡试,中解元。建文二年(1400年),杨荣于礼部会试中第三名,殿试中二甲第二名 ,赐进士出身,授翰林编修,开始走入仕途。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即明成祖)取得“靖难之役”胜利进入南京时,杨荣审时度势,为朱棣能名正言顺登基考虑,大胆地拜在朱棣马前说:“殿下是先拜谒太祖(朱元璋)陵呢,还是先即位?”朱棣得到他的提醒后,便马上驱驾先拜谒了太祖陵。
杨荣从此受到朱棣任用。即位后,明成祖把杨荣选入刚刚建立的内阁,赐名荣。在一同当值的七人中,与解缙、胡广、黄淮、胡俨、金幼孜、杨士奇相比,杨荣的年龄最小,也最机敏。
有天晚上,当时内阁正是杨荣当值,朱棣在右顺门(今熙和门)召见他,将宁夏被围的奏报给他看。杨荣说:“宁夏城很坚固,人民又都习战,从发出奏报到现在已过了十几天了,宁夏之围应该已经解了。”到夜半时,果然有奏报来说围已解。朱棣高兴地称赞杨荣道:“你怎么预测得这么准?”
永乐二年(1404年)春,朱高炽被立为太子,杨荣升任右春坊右谕德,授奉训大夫,仍兼前职,每日分值进讲经史,与在内阁当值的诸臣同被赐给二品金织衣。他评议各部门事宜,都能符合朱棣的意旨,并常常受到厚赏。
朱棣非常威严,与大臣们议事无法决断时,经常发怒,大臣们都吓得战战兢兢,无所适从。但每当杨荣一到后,朱棣脸色便转好了,朝政也得以决断。可见明成祖已经非常倚重杨荣了。
在后来明成祖的五次北征中,杨荣每次都跟随在军中,朱棣有关军务皆让杨荣参与,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他经常召见杨荣,并且亲昵地称之为“杨学士”而不直呼其名。充分表现了明成祖对他的信任度之高。
二.善于审时度势,遇事机智果断
当明成祖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北部边患的问题,下决心迁都北京时,杨荣善于审时度势,积极支持他的这一举动,并且在《题北京八景卷后》指出:“迨我皇上继承大统,又以蓟燕左环苍海,右拥太行,内跨中原,外控朔漠,宜为天下都会,乃诏建北京焉。”
正是因为杨荣看到迁都北京对于解除蒙古部的威胁有不可低估的战略作用,与户部尚书夏原吉、吏部尚书蹇义等坚决支持迁都,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
在后来因北京新宫中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因雷击起火,又引发了一场反对迁都的政治风波时。杨荣等人仍然极力支持朱棣,使风波很快平息下去。实践证明,迁都北京,对北部边防的巩固起了重要作用。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第五次北征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随从宦官马云等人不知所措,与杨荣、金幼孜密商如何处置。此时杨荣沉着冷静、指挥若定,认为离北京尚远,为防止军心涣散,应秘不发丧。
为妥善处理遗体,两人命工部官搜取军中所有锡器,熔化后打造成一只圆桶,将遗体装置桶内,再密封桶口。同时命光禄官每天三餐照常进膳。由于军纪号令更加严明,直到入境,竟无人察觉朱棣已驾崩。
杨荣和少监海寿先回京师,向太子朱高炽报告情况,决定处理方法。结果,朱高炽得以顺利地即位成明仁宗,国家政局竟未发生丝毫的骚动。这其中与杨荣为首的大臣们机智果断行事功不可没。
三.助力仁宣之治,辅佐少主执政
由于在明成祖朝建立的功勋,杨荣受到后来的明仁宗、宣宗,直至英宗的一致信任与重视。杨荣也一如既往,继续发挥他那善于审时度势、做事机智果断的特长,成功助力“仁宣之治”、辅佐少主完成执政。
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杨荣因功升任太常寺卿,授职嘉议大夫,仍兼两职学士。一月后,晋升为太子少傅、资善大夫、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明仁宗还非常信任的赐“绳愆紏缪”金印,鼓励杨荣直言直谏,并命令其辅修《文皇帝实录》,预备总裁《仁宗实录》。
洪熙元年(1425年),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不久,汉王朱高煦发动叛乱。朱瞻基闻讯后,召杨荣等商讨对策。他极力主张趁朱高煦尚未切实准备之际,出其不意,御驾亲征,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朱瞻基先是迟疑,后在夏元吉以建文朝李景隆兵败的先例劝说后,朱瞻基接受了杨荣的建议 ,并亲率军队迅速包围乐安,朱高煦被迫投降,叛乱很快被平定。回师后,杨荣因决策之功得到重赏,被赐给五枚银章,受到优厚的奖赐。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宣宗驾崩,太子朱祁镇即位(即明英宗)。英宗即位时年仅9岁,由太皇太后张氏(诚孝张皇后)听政,张太后非常信任杨荣、杨士奇、杨溥三人,多咨询三人裁决朝事,并称赞他们为“三杨”。
正统三年(1438年),由杨荣任总裁官的《明宣宗实录》书成,杨荣被进升为光禄大夫、柱国、少师,仍兼任尚书、大学士之职,并获赐玉带,负责同知经筵(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事。
总之,明朝政治家、文学家杨荣,善于审时度势、办事机智果断,从而获得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及明英宗,四代君王的重用。他博学多才、审时度势、处事机敏果断的精神与作风值得人们敬佩,他始终兢兢业业为国为民工作的良好品德,更加值得我们欣赏。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44629.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