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诸葛亮名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百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古代但凡当丞相大权独揽者,做的风生水起的,其结局不外乎两个:一种是被皇帝清算,不管是在世时还是在死后;第二种是呢就是撂倒皇帝自己或者家族上位。但诸葛丞相却是另外一种结局:君臣和睦、互不猜疑。齐相管仲也与齐桓公君臣和睦,但管仲没有大权独揽呀!
后世大多人对诸葛亮的认知,一般是源于陈寿《三国志》中的这段话: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真可谓是治国的良才,能与管仲、萧何所匹肩。然而连年兴师动众北伐,却未能成功,大概将兵韬略,不是他所擅长的。)
于是人们就认为诸葛丞相擅长治国,军事能力还要次一些。
但我们要明白,治国更难更复杂?还是军事更难更复杂?况且,写《三国志》的陈寿,与诸葛亮还是有仇的。陈寿他爹是马谡的参军,因马谡失街亭而受到了诸葛亮的惩罚。
而且陈寿人格貌似也不太好呀。《晋书》中记载:
“或云(注意这两个字)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据说丁仪、丁廙[yì]在魏国享有盛名,陈寿对他们的儿子说:“你们可以给我一千斛米,我会给你们的父亲写传记”。丁家人没有给他,于是陈寿最终也没给他俩立传)
这不到了唐朝,开始为诸葛亮正名了。
先是唐太宗李世民问群臣:魏征与诸葛亮谁更贤能?
丞相岑文本道:“诸葛亮不仅是个好丞相,而且是个军事家,魏征没法比。”
大唐军神、兵仙李靖则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正奇兼善者如孙武、卫青、诸葛亮廖廖数人耳。”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还记载:
“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臣敢不奉诏,当(编)纂述以闻。”
(记录这些兵要的史官很少有懂得兵法的,所以必然无法记录真实的阵法精要,但我李靖不敢不遵从皇帝的命令,所以尽快编纂好上呈。)
很多皇帝都对诸葛亮推崇有加:
晋武帝司马炎:“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东晋时加封武兴王;
唐太宗李世民:“故诸葛亮治蜀十年不赦,而蜀大化。”唐朝加封武灵王,并赐庙宋朝赐英惠庙,加号”仁济”;
元朝加封“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
明太祖朱元璋钦定“帝王高”时,选从祀名臣37人,“忠武侯与拥焉”;
努尔哈赤:“若各尽厥职,明法度,以训国人,使不罹于刑戮,则君心嘉悦,眷顾日隆,如所谓皋陶、伊尹、周公、诸葛亮、魏徵诸臣生膺显爵,没垂令闻,斯于臣职为无负耳!”
康熙:“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乾隆:“诸葛孔明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约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
有人说就算诸葛亮才能厉害,但他穷兵黩武啊!
诸葛丞相要是穷兵黩武的话,那蜀地怎会大治?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后世多个皇帝推崇诸葛亮,不断给诸葛亮加封,你可以说是因为诸葛亮的忠,但老百姓们呢?
桓温征伐蜀地时,遇到一百岁老头,问道:“诸葛丞相今与谁比?”
老头答道:“葛公在时不觉得他和别人有何不同,但自葛公过世后,没见到有人能比得上的。”
诸葛亮治理蜀地留下的种种利好,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与其说是诸葛亮穷兵黩武,不如说是诸葛亮一直在施行的是富国强兵啊!这还仅仅是一州之地!
无怪乎唐太宗李世民嘲讽司马懿:
“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
“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
对皇帝来说,诸葛亮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
对文臣来说,诸葛亮是理政有序、为人楷模的智者;
对武将来说,诸葛亮是智计百出、以少敌多的武侯;
对百姓来说,诸葛亮是大公无私、安民保业的贤相。
你说,诸葛亮凭什么就不能千古流芳?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27844.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