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说新语》当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曹魏的一名重臣,深受曹操喜爱和信任,同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在他去世之后,曹丕带着众臣在王粲的墓前学驴叫。这就很让人惊奇了,现在看来学驴叫应该算是一件比较侮辱人的事情,为什么当时曹丕还带头学驴叫?驴与王粲有什么关系?曹丕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
曹丕学驴叫的这个故事记载于《世说新语》中。《世说新语•伤逝》中记载:“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至于曹丕为何在葬礼上学驴叫送别王粲,以史为鉴先从王粲的故事说起,了解了王粲,就知道曹丕为何要以士子的身份做出如此惊人之举了。
1.王粲文学成就极高
王粲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是当时仅次于三曹(曹操、曹植,曹丕)的一流文学高手。而建安七子中王粲的文学水平也高于他人。
梁朝大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赞誉王粲为“七子之冠冕”,比其他六人要强。王粲一度被人和曹植并称“曹王”,可见其才华横溢。
2.深得曹操信任
王粲小时候被大文豪蔡邕赏识,王粲登门来拜访的时候倒履相迎,还对宾客说自认不如王粲,给王粲造足了声势。后来天下大乱,身材瘦弱的王粲投奔身高八尺的刘表,刘表是个外貌党,对王粲不够重视。结果等刘表死后,王粲带头劝说刘表儿子刘琮投降,曹操占据荆州后就任命王粲给自己当秘书“丞相掾”,赐爵关内侯。
后来曹操觉的王粲不仅文化水平高,而且在大局观上也很厉害,于是又任命王粲为军谋祭酒,参赞军事。要知道军师祭酒这一职位可是曹操给爱将郭嘉留的,军谋祭酒虽然不比军师祭酒,也算是王粲从一个文人过渡到了军事参谋上,这标志着曹操对他的信任进一步加深。等到曹操成了魏王,建立了魏国,又任命王粲为侍中。
经常关注以史为鉴的都知道,三国时期不论是丞相掾、军谋祭酒、侍中,这几个官职都是直接接触曹操的,非曹操亲信不可担任,可见王粲深受曹操信任。
3.保持中立不站队
在曹操手下办事,涉及到世子之争的时候,不论你站曹丕还是站曹植都会有很大的风险。杨修就是站错队没有及时抽身的最惨痛的案例。王粲却非常的聪明,无论是和曹丕还是和曹植关系,都以文会友,不远离也不太接近,相处的恰到好处。
曹丕和曹植,一来是因为文采,二来是因为王粲不趋炎附势,对王灿更是敬重。而王粲死后,曹丕带头在葬礼上学驴叫,曹植也为王粲写了诗文以示祭奠。可以看出王粲当时的地位。
4.很可能还有瘟疫的原因
建安二十一年,王粲跟着曹操征吴。二十二年春,在半道病卒,时年四十一岁。以史为鉴之前写过,建安22年发生了大瘟疫,建安七子之中,除了孔融被杀,阮瑀早逝,其余五人全部丧命于这场瘟疫。
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也死于建安22年的瘟疫。曹植在文章中也说:“(建安22年)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瘟疫的恐惧让大家兔死狐悲,做出一点出格的举动也可以理解。
好了,我们看了这四大背景原因,我们再来分析曹丕为何要带领大家学驴叫。
首先,曹丕当时还不是世子,他需要给别人做出礼贤下士尊敬贤者的这样一个态度,有利于自己世子的位置。另外曹丕自己带头学驴叫,还要看看谁跟着学,谁不跟着学,就可以得出那些人是自己的铁杆亲信,那些人还要发展一下。
其次,曹丕和王粲私人关系的确比较融洽,在朋友的葬礼上面对早逝的朋友作出这样的举动也不足为怪。
第三,魏晋风骨,初现端倪。比起竹林七贤的各种放纵,在魏国时期文人只是通过喜欢驴学驴叫来表达自己的独特。
第四,兔死狐悲。建安22年的大瘟疫对活着的人影响很大,像王粲这种贵族都避免不了瘟疫,曹丕估计也一度有了兔死狐悲的伤感。放纵一下自己的感情,也无可厚非。
以上四个原因恐怕就是曹丕带头学驴叫祭奠王粲的原因了。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22293.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