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耶格尔斯多夫战役 1757年8月30日,在七年战争(1756—1763)期间,阿普拉克辛元帅指挥的俄国军队(5.5万人)和汉斯·冯·列瓦尔德元帅指挥的普鲁士军队(2.4万人)在大耶格尔斯多夫(前东普鲁士因斯特堡,今切尔尼亚霍夫斯克西南的居民点)进行的一场交战。
俄军于8月10日攻占因斯特堡之后继续向东普鲁士腹地挺进。普军在韦劳占领阵地,切断了通向柯尼斯堡的去路。阿普拉克辛查明普军阵地坚固,遂挥师阿伦堡城,从南面迂回普军阵地。俄军到达普雷格尔河,渡到左岸并配置在大耶格尔斯多夫东北的多林地。阿普拉克辛认为普军不会首先投入战斗,而将会竭力阻挠俄军向格尼斯堡挺进,于是开始率军抄捷径穿过密林,沿着唯一的、难以通行的道路奔向普军阵地。莱瓦尔德识破了阿普拉克辛的意图,利用俄军行动迟缓的弱点突然发起冲击。这在阿普拉克辛军中引起了混乱。但是莱瓦尔德急于利用有利的形势,既未组织侦察,也未向既定的俄军翼侧,而是向其中央实施突击(向洛普欣的第2师)。普军的第一次冲击被打退。但俄军未能顶住这个方向上的再次冲击。普鲁士步兵遂向第2师后方迂回并迫使它退却。普军不让俄军其他部队从森林中出来展开战斗队形就直接向其冲击。当时指挥一个旅的鲁缅采夫将军使俄军摆脱了困境。他定下向普军反冲击的大胆决心,带领2个团迅速穿过森林,在林缘展开并向普军的翼侧和后方实施突击。这使正在退却的俄国部队有可能变换队形并使战斗进程变得对自己有利。在左翼行动的顿河哥萨克打得出色。他们在普鲁士骑兵前面后撤,将普军引至俄国步兵和炮兵的火力之下,当普军骑兵被打散并开始后撤时,转而追歼之。骑兵的溃败和俄军加强突击导致普军总退却。俄军获得来之不易的,但却是重要的胜利。普鲁士军队损失5000人和29门火炮。
此战,俄军取胜的决定性因素是,士兵的坚定性,鲁缅采夫机动行事,正确确定反冲击方向和时刻,以及其他许多指挥官的勇敢行动。莱瓦尔德军败退到普雷格尔河右岸,从而让开了通向柯尼斯堡的道路。但阿普拉克辛并未乘胜前进。他于9月5日占领阿伦堡之后,把军队引向蒂尔西特,理由是军队物质保障过差。他消极行动的真正原因在于他竭力讨好保皇党人,因为保皇党人的靠山彼得·费多罗维奇皇储(后来的彼得三世)反对同普鲁士进行战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45519.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