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项羽的悲情分析(一)

位置:首页  »  人物野史  »  项羽的悲情分析(一)
日期:2023-05-25 22:22热度:加载中...

项羽的悲情分析(一)

项羽,在历史上的时间非常短暂,但也异常辉煌。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他的8年创造了多个军事史上的奇迹,但终以悲剧收场。

那我就打开上帝视角,来客观的分析一下项羽所经历的一些事。

首先,来分析一下项羽所处的历史背景,项羽是楚国人,楚国亡国时间为公元前223年,当年项羽是9周岁,两年前,项羽的爷爷项燕大败秦李信20万大军,第二年秦国遣老将王翦率60万大军与项燕相持一年,项燕败后自杀,楚国灭亡。

项燕的败亡与项羽的败亡如出一辙,王翦与项燕对峙时,王翦坚守营寨,项燕多次挑战王翦始终不出战,当项燕撤军东走时,王翦率大军追击,大败楚军,楚国灭亡。而项羽久攻刘邦不下,后在鸿沟与刘邦签订盟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然而,项羽刚准备东撤,就被刘邦乘机追击,后被韩信所围,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

不仅仅是项燕和项羽,还有项燕之子项羽之叔父项梁,在数次击败秦军后派宋义出使齐国想要联合齐国一举打败秦军,但宋义在途中遇到齐国使者高陵君,劝他去慢一点可以免遭一死,后秦二世调动全部军队增援章邯打败项梁,项梁战死。后世对项梁的评价大多是专横自立,但这都是事后诸葛亮,当时的项梁已屡破秦军,形势一片大好,项梁一定是看到了秦军的不断增援才会让宋义去齐国求援,想要一举打败秦军,但宋义却很怠慢,虽然不是宋义直接导致了项梁的失败,但这为后来项羽在巨鹿杀宋义埋下了伏笔。

宋义因为预知项梁会失败而深得项梁所立的楚怀王信任,于是命宋义为上将军去巨鹿营救赵国,但宋义大军到了安阳却不再前进,逗留了46天,项羽要宋义继续前进,宋义却说要等秦军把赵国打得差不多的时候再坐收渔利,于是,项羽便杀了宋义,然后领兵继续前进,后来就有了我们所熟知的破釜沉舟。

其实从宋义的两件事,对于当时的大环境可见一斑,这些所谓士大夫大多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很少人有大局观,这也是六国被灭的根本原因,各国都深陷内部贵族的斗争之中,除了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爵位的获取必须要依托于军功,所以秦国没有贵族斗争的问题,反观其他各国,先有田氏代齐,后有吴起变法被贵族杀于楚悼王尸体之上,又有韩赵魏三家分晋,贵族斗争风起云涌,虽然秦国的商鞅在变法后也被贵族杀害,但商鞅的变法得以持续,因此秦国能够区别于其他六国愈发强大,最终统一六国。

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六国,原来六国的贵族们并没有被完全消灭,秦始皇活着的时候通过巡游各地能够震慑住各地的贵族们,当秦始皇一死,各地的贵族们纷纷开始倒戈,毕竟秦国的制度再好,各地也仅仅只有少量的官吏来管理,杀掉当地的官吏秦国就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这点可通过各地起事就能发现,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杀掉两名将尉就成功起义,项梁和项羽杀掉会稽郡守殷通也起义成功,刘邦也是杀掉沛县的县令成功起义,说明秦国在地方的统治其实是非常薄弱的。

说完大的背景,我再来分析一下项羽的个人经历。上面讲到,楚国灭亡时项羽才9岁,项家世世代代为楚将,而且自己的爷爷项燕也为了楚国而战死,项家在楚地一定是受地方人民爱戴的。但项羽年幼丧父,一直跟随他叔叔项梁生活。可以设想一下,一个孩子年幼丧父,一直跟着叔父生活,他的童年会是怎样的呢?他必然是要长期看人脸色生活的。我们也可以观察一下身边有没有年幼丧父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是不是唯唯诺诺,小时候很听长辈的话,但是当他长大成人后,就不愿再跟亲戚来往,甚至完全不听长辈的话呢?当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会暴怒且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仅以个人经历来推断。

当项羽23岁时,随项梁起义,杀掉了当时的会稽郡守殷通。23岁,也就现在大学本科毕业的年纪,已经满23岁的朋友可以想一想自己23岁的时候是怎样的?这个年纪年轻力壮,虽然已成年,但在家庭中基本上也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更别说在社会上了,一是年轻人本来就缺少历练,对很多事情都一知半解,连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都搞不清楚;二是整个社会对年轻人有包容心,但一般不会委以重任,甚至在发生争执的时候常常被“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来搪塞。这种情况在现代会好一点,毕竟科技发展,大多数的家庭孩子的学识要远高于父母,但是在古代,知识或生活技能的传承主要靠长辈传给下一代,年轻人自然不被重视。

基于以上理解,历史上对于项羽傲慢、目中无人、刚愎自用的评价,我认为不是很恰当,我们看一下楚汉相争时部分人物的年龄,刘邦比项羽大15或24岁(史记和汉书记载不同),范增比项羽大45岁,韩信比项羽大1岁,也正是因为韩信年轻而屡屡被轻视,萧何比项羽大25岁,樊哙比项羽大10岁,项伯是项羽叔叔自然年龄不会小,张良是项伯的好友,必然也要年长于项羽。

有人说项羽在鸿门宴上放过了刘邦,是愚蠢的,说这话的人可能并不知道,在此之前,项羽和刘邦同在项梁麾下,并肩作战,还是拜过把子的兄弟,请问,如果是你,你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跟一个长你20岁的大哥拜把子,大哥对外说他是你公司的副总,你会怎样对这个大哥呢?并且这个大哥还亲自来赔罪,你会原谅他吗?范增是项羽的亚父,在鸿门宴之时,范增已70高龄,如果是你,你在20多岁的时候会听你爷爷的话吗?倒是刘邦,吃定了项羽豪情仗义,是他的拜把子兄弟,不会拿他怎么样,才敢去赴宴。这点在后来楚汉相争的时候就有体现,项羽把刘邦的父亲绑到案板上,威胁要煮掉刘邦父亲逼迫刘邦投降,刘邦说我们是兄弟,你煮我父亲就是煮你父亲,你要煮的话我也要分一杯羹。最终,项羽还是放过了刘邦的父亲。

史记的项羽本纪记载在鸿门宴的时候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还说范增被陈平使用离间计受到项羽猜忌而辞官,首先是项伯,项伯通风报信没有受到项羽的猜忌,反而范增受猜忌了?我觉得范增辞官可能是因为年事已高身体不好,毕竟范增辞官后没多久就去世了。而项伯一直到后来楚汉相争的时候也是身居要位,时常在项羽身边出谋划策的。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些史书的记载,我读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项羽。

还有一个人物,既重要又没那么重要,那就是项梁扶持起来的楚怀王熊心,说他重要是因为刘邦和项羽西征的时候,项羽本来是要跟随刘邦一起西征的,但是楚怀王让项羽随宋义去救赵国。楚怀王熊心是项羽的叔父项梁扶持起来的,项梁死后,楚怀王不想再受制于人,因此派项羽北上直面秦军,但是却让宋义当上将军,项羽为副将,范增为末将。一来让项羽去几乎不会胜利的北方挫一挫项家的锐气,防止项家功高盖主。二来是想借此机会让刘邦可以发展起来遏制项家势力。但谁曾想项羽会杀宋义并以5万兵胜章邯40万秦军,终导致项羽功高盖世。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其实在后来项羽分封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了,项羽分封时想以楚怀王熊心的名义进行分封,于是上报给了熊心,结果熊心不答应,于是项羽便假装尊熊心为义帝,后暗中将其杀掉,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进行分封。而这也成了刘邦后来以56万联军攻打彭城的借口。

在刘邦和项羽西征时,熊心和他们的约定是先入关中者为关中王,很明显是熊心希望刘邦为关中王的,项羽在巨鹿大败秦军后,赵高听说章邯兵败项羽,于是杀了秦二世约刘邦分关中,刘邦进入咸阳后就以关中王自居,这才有了前面所讲的鸿门宴。刘邦在鸿门宴上让出了关中王的位置才得以逃脱的。而年轻的项羽哪能清楚其中的种种算计啊,自然是以约定行事。而楚怀王熊心此前的种种针对也促使自己最终被项羽所杀。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初项羽要追随刘邦去西征呢?如果项羽追随刘邦去西征,刘邦应该是主将,而项羽应该是副将,即使进入关中,刘邦将是关中王。我猜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项羽跟刘邦曾经是一起战斗的战友,又是老大哥,项羽应该是想追随刘邦去报世仇的,项羽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要称王,也并不想留在关中,这点在史记中可以从侧面看出,有人给项羽建议留在关中当关中王,但项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谁知之者!”可见项羽常年不受待见,立此大功的他希望荣归故里,一雪前耻。这一点上文已做过分析。另外,还能从另一个侧面反应出项羽跟项梁之间的感情并不是非常好,打败项梁并导致项梁战死的是章邯,而项羽在打败章邯后并没有杀掉章邯,还封章邯为雍王,同样是被打败的秦将王离下场就完全不一样了,王离是王翦的孙子,而王翦正是打败项羽的爷爷项燕的秦将,虽然正史并未记录王离的去向,但野史大多记录王离被项羽所杀。可见项羽并不太想为他叔叔项梁报仇雪恨。至于项羽在秦都咸阳火烧咸阳宫,导致秦都付之一炬,说明项羽对秦的灭国之恨是非常强烈的。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项羽的历史典故有哪些(有关项羽的历史典故)

项羽的壮举:以万人击败刘邦万人,堪称史上第一人

如果刘邦死于鸿门宴 项羽的命运真的会不同吗?

项羽的悲情分析(一)

项羽的“项”字到底读“hàng”还是读“xiàng”呢?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44708.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