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大学士徐桐

位置:首页  »  人物野史  »  大学士徐桐
日期:2023-05-25 22:20热度:加载中...

大学士徐桐

文:李新宇,原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6f9150102dyfm.html

     在清末保守派中,徐桐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

徐桐像徐桐像


       他的仕途很长,也很成功。成功者,大都有与他所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学问。徐桐是有名的理学家,被视为朝廷大员中常识最渊博的。加上他年老有经验,所以连慈禧对他也非常尊敬。许多记载都提到,徐桐正直、清廉、忠于清廷、维护纲常,是一个恪守传统、努力弘扬传统的人物。

       可是,盖棺论定之后,人们却没有看到他对思想学术有什么贡献。无论正史还是野史,记多是他的守旧和排外之举。

       这是一个地道的顽固守旧派。反对洋务,反对维新,反对改革,拒绝接受一切新事物,竭力抵抗外来文化,没有几个人比他更坚决。

       大清国开始讨论修铁路之际,他领衔上书,坚决反对,理由是“轮车所过之处,声闻数十里,雷轰电骇,震厉殊常,于地脉不无损伤,……烟伤禾稼,震动寝陵”,“惊耳骇目,鬼神呵谴”。

        他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坚决反对变法维新,甚至听到“维新”三字就生气。据《南亭笔记》记述:有一次在朝房,某相国对徐桐谈起某人上的一道折子,说里面有些话恐怕是“违心之论”。徐桐把“违心之论”理解为“维新之论”,马上站起来大声说:“什么维新之论?我最不愿听这样的话。”弄得某相国哭笑不得。

《走向共和》中翁同龢与徐桐


        百日维新失败,光绪被囚,六君子被杀,徐桐叫来戏班子,唱了三天大戏。

        他曾与慈禧密谋废黜光绪。慈禧问:光绪被废后应给个什么封号?徐桐奏道:“可封为昏德公。从前金封宋帝,曾用此号”。

       由此可见,他的学问也并非全是假的。

       可是,他固守传统,仇恨外来的一切。他绝不使用任何来自外国的东西,一年到头,不是绸缎就是土布,洋布是绝不穿的。他最不喜欢看中国人戴西洋眼镜,看见就骂。他儿子在自己的房间摆了西洋用具。他每次从儿子门前走过,都要闭上眼睛捂住耳朵。一次,儿子居然当着他的面吸雪茄,徐桐训斥道:“我在尔敢如是,我死,其胡服骑射做鬼奴矣!”于是,让儿子到烈日下罚跪。

       他家住在东交民巷,紧挨外国使馆。他在大门口贴上“望洋兴叹;与鬼为邻”的对子。


东交民巷六国饭店旧照


       他对人们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其理由是:大清国才是真正的既美、又利、又坚,美国算什么“美利坚”?

       他不相信世界上有那么多国家。在他看来,英国、法国是有的,意大利也是有的,但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并不存在。鲁迅说过:“清末之所谓儒者的结晶,也是代表的大学士徐桐氏出现了。他不但连算学也斥为洋鬼子的学问;他虽然承认世界上有法兰西和英吉利这些国度,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存在,是决不相信的,他主张这是法国和英国常常来讨利益,连自己也不好意思了,所以随便胡诌出来的国名。”鲁迅那代人都熟悉徐桐的那句名言:“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籍所未载,荒诞不经,无过于此!”

       徐桐是义和团运动的支持者、发动者和指挥者之一。义和团运动爆发,与朝廷中的保守派一拍即合,所以受到保守派的支持。许多王公大臣都是义和团运动的参与者。在这其中,徐桐的表现也引人注目。

徐桐氏没有照片,他是绝对不会拍照的


       义和团进京,他非常兴奋,《清史稿》记载:“二十六年,义和拳起衅仇外,载漪大喜,导之入都。桐谓:‘中国当自此强矣!’至且亲迓之。”徐桐对义和团“刀枪不入”、“神灵附体”之类的把戏深信不疑,因而把大清国伟大复兴的希望寄托在义和团身上。拳民进城,他亲自前去迎接。义和团在北京设立总团,他大力支持,并且赠了一联:

     创千古未有奇闻,非左非邪,攻异端而正人心,忠孝节廉,只此精诚未泯。

     为斯世少留佳话,一惊一喜,仗神威以寒夷胆,农工商贾,于今怨愤能消。

        从这副对联,可以看到徐桐等人心目中的义和团精神。在老佛像的领导下,他们镇压了百日维新,清除维新党,接下来就是对付洋人了。义和团的出现使他们看到了对付洋人所需要的群众力量,所以有点扬眉吐气,要攻打使馆区,攻打教堂,杀掉各国公使和传教士,并且同时向11个国家宣战。这份勇气,应该归功于义和团。由此可见,保守派相信群众,相信群众的力量。而这一切,目的都是反对学习西方,抵抗现代化。徐桐遇到喜事总喜欢叫戏班子到家里唱戏。六君子被杀,他唱了三天;义和团火烧教堂,他一连唱了二十天。

        关于徐桐对义和团的关心,高树在《金銮琐记》中记下了这样的故事:西什库教堂和使馆区久攻不下,徐桐传见翰林,有一位姓张的翰林说:“东交民巷及西什库,洋人使妇女赤体围绕以御枪炮。”许多人暗笑,而徐桐深信不疑。拳民“豫瞎子”对徐桐说,西什库教堂之所以久攻不下,区区数十洋兵之所以能够守住教堂,原因有二:一是“以妇女猩红染额,炮不能中”;二是“割教民妇阴,列阴门阵,以御枪炮”。为了帮助义和团攻下教堂、杀光教士和教民,徐桐在退朝之后竟然召集门下的翰林研究“阴门阵”。

       徐桐关心和支持义和团,但义和团给北京带来的灾难却同样无法幸免:拳民冲进他家,把器物抢劫一空,然后放火,一座豪宅就烧掉了。

        联军进京,徐桐没有逃走。他自杀了。关于他的死,说法不尽相同。

      《清史稿》中的说法是:“联军入,桐仓皇失措,承煜请曰:‘父芘拳匪,外人至,必不免,失大臣体。盍殉国?兒当从侍地下耳!’桐乃投繯死,年八十有二矣。而承煜遂亡走……”在这里,促使他自杀的是他的儿子徐承煜。因此,徐承煜为当时许多人所鄙视。

        另一种说法是,徐桐看到满城降幡,以为奇耻大辱,本着“君辱臣死”之义,命仆人在大厅梁上结了两个绳套,唤来儿子徐承煜,父子两人要一同殉国。徐承煜说:爹放心,儿陪您上路!可是,徐桐死后,徐承煜却没有死,而是换上短装逃走。在这里,自杀是徐桐自己的选择。他临死还想拉着儿子,但儿子没有跟他走。

       几年前,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播出,其中有庚子之乱过后处死大臣的一幕,其中徐桐与其子竟然是在狱中上吊。《人民政协报》2003年5月22日刊载了胡宝华的文章,指出电视剧的错误。胡宝华的父亲是当年参与办理庚子善后事宜的外务部左侍郎联芳,有当年的亲见亲闻记录。记录说:“其子侍郎徐承煜,一闻两宫西狩,洋兵进城的恐怖消息,他就倡议父亲及全家自杀殉国。徐桐不肯,徐承煜说,你一个做大臣的,世受国恩,不在这时候留名千古,还待何时?徐父不得已,勉循其请。经商量大家以投井为最敏捷,乃促家人实行。母、妻、儿女辈先已入井,最后父亲颤抖作一团,徐承煜扶持着往井中跳下去。可不料井浅而人多,徐桐下去后踩在人上头,水不能浸。徐承煜只得拉父上来,念同一死也。舍井而他,其悬梁是尚矣。承煜遂代父结绳,促其先悬,父临悬犹豫,颤栗不克投环。承煜乃极尽人子之劳,连拉带提,用力把父亲的脖子伸入绳套,遂急撤脚下板凳,算是送父归天了。然而此时硕果仅存的徐承煜,忽地觉得自己可以不死,留‘有用之身’赶上两宫,再干一场,方不辜负昂藏七尺云云。于是他抛下父亲及全家人的尸体,拔腿逃出京城‘保驾’去了。”

    无论是为了尽忠,还是因为贪生,徐承煜没有跟随父亲赴黄泉,而是扔下全家几十口的尸体不管,逃走了。他很快就被日军捉住,最后由大清朝廷判了死刑。几乎所有的记载,包括最严肃的《清史稿》,对他都未笔下留情,写了他临死时的窝囊相。如果与联芳的记录相对照,他们父子最终的表现都有点丢人。要知道,同样是死,与他们同时死去的,许多人都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是徐桐的主意还是他儿子的主意,在他们自杀之前,首先做的是让女眷自尽的。全家女眷18口,有老有幼,就这样同时死了。


       想想那些女人,真该后悔嫁到那样的人家。而那些女孩儿,女儿,孙女,真不该生在那样的家庭。




【相关文章】

大学士徐桐

明朝的殿内大学士到底是什么官职呢(端明殿大学士是什么官)

清朝内阁制度是什么 内阁大学士是负责什么的

纪晓岚买烤鸭却被骗?堂堂大学士竟有这样的遭遇

清朝的“大学士”都是几品官?保和殿,武英殿,文渊阁有什么区别?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44444.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