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1年,刚刚称帝不久的刘备顾不得休息,就以为关羽报仇为借口,起兵伐吴,意图夺回荆州,以重建对魏、吴的战略优势,夷陵之战爆发。但失去法正的刘备,无法再现汉中之战时的神勇,被东吴无名后辈陆逊火烧连营,败退白帝城。
公元223年,刘备自知大限将至,于是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并要求刘禅要对诸葛亮“事之如父”。蜀汉进入诸葛亮时代。
夷陵之战古战场
诸葛亮首先平定了蜀汉内部的叛乱,迅速稳定了局面。此后,诸葛亮开始修整军备、训练军队,伺机北伐。
公元227年,诸葛亮趁魏文帝曹丕病逝,太子曹叡刚刚继位还立足未稳之机,发动了第一次北伐曹魏之战,从此开启了锲而不舍的北伐征程。据统计,在(227年至234年)六年多的时间内,诸葛亮共发动了六次北伐。但可惜的是,蜀汉军队始终无法突破曹魏的秦岭防线,而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也遗恨五丈原,一代名相星殒。
诸葛亮五次北伐,只在第一次北伐有成功的机会,但因马谡丢失街亭而丧失了好局。随后,醒悟过来的曹魏加强了秦岭六道的防守兵力,在这种情况下,蜀汉再想以弱胜强,突破秦岭防线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这点肯定是逃不过智者诸葛亮者的眼睛,但奇怪的是,诸葛亮却对此视而不见,继续锲而不舍地发动北伐。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诸葛亮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诸葛亮北伐雕像
“兴复汉室”是蜀汉建国的理由,但并不是北伐的真正目的
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夫权宜之制,苟利社稷,专之可也。然后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矫罪,虽死无恨。——《三国志·先主传》
公元219年,刘备在进位汉中王时,就曾经向汉献帝表明态度:称王只是权宜之计,待功成(打败曹操、孙权)后,他与手下将退位请罪。公元221年,刘备更进一步,以汉献帝被害,天下不能一日无主为由,在成都正式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
刘备以“汉”为国号,就是要继承汉室正统地位,兴复汉室之意,事实上,这就是蜀汉建国的理由(基础)。
刘备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阐明北伐是为了达到“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战略目标。
事实上,此话是说给刘禅听的。因为,蜀汉建国的目的就是为了“攘除奸凶(曹操),兴复汉室”,所以,诸葛亮以此为由发动北伐,刘禅等人除了赞同外别无它法。
也就是说,“兴复汉室”是蜀汉的长期目标,也是诸葛亮发动北伐的理由。但是,诸葛亮北伐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完成“兴复汉室”这个不可能的任务(两国差距太大),而是要尽可能地延长蜀汉的国祚,以保留“兴复汉室”的希望。
诸葛亮
诸葛亮北伐目的一:反制曹魏“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摄强寇,镇静疆埸,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弊。——《三国志·刘放传》裴注《资别传》
魏明帝曹叡继位后,采纳了华歆、孙资提出的“据险固守,让吴、蜀坐而待毙”的对外战略。
具体就是,在东边固守合肥,在南边以襄阳为防御重点,而在西边凭借祁山(秦岭)天险布置防线,使蜀汉难越雷池半步。这样,魏国就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治理国家,发展经济方面。从而达到使“负险延命”的吴、蜀两国坐而待毙的终极目的。这就是典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庙胜”谋略。
华歆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曹叡祭出这一战略,可谓是打蛇打七寸之举。
因为当时天下十三州曹魏独占九州,而东吴仅有三州,蜀汉更是偏居于益州一地。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曹魏将会越来越强,而吴、蜀则在综合国力上与魏国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雪上加霜的是,吴、蜀两国将无法吸引到顶尖人才,从而出现人才枯竭的现象。吴蜀两国将会慢慢边缘化,最终不可避失地走向灭亡。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汉晋春秋》诸葛亮对曹叡的战略意图洞若观火,于是,为了破局,他针锋相对地制定了北伐战略,以此来反制曹魏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战略。诸葛亮要将蜀国的命运紧紧地掌握在自己(蜀国)手中,而不是任由魏国摆布。
诸葛亮北伐目的二:以战代练,保持军队战斗力移南中劲卒青羌万馀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华阳国志》经过襄阳之战、夷陵之战的惨败损耗后,蜀汉兵员出现了短缺。为了补充兵力,诸葛亮另辟蹊径,从孟获的军队中选拔精兵组建“无当飞军”,以充实蜀军。但饶是如此,在诸葛亮时代,蜀汉能投入正面战场的兵力也不会超过十万人。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曹魏的兵员数量是蜀汉的四倍以上,因此,单就兵力来说,蜀汉是无法撼动曹魏的。
既然蜀汉的兵员数量无法与曹魏相提并论,那么,蜀汉要想获胜,就只能以一敌四甚至更多了,也就是说,蜀汉只有走强军之路,才有可能与曹魏军队抗衡。而要达到强军的目的,除了“治戎讲武”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充分的实战锻炼机会,军队才能形成、保持战斗力。而诸葛亮实行的是联吴抗曹战略,这就意味着,短期内蜀汉与东吴之间是不会有战事的。
因此,要达到实战练兵的目的,诸葛亮就只能找曹魏军队了。
综上所述,由于魏、蜀两国兵力相差悬殊,蜀汉只有走强军之路,才有可能与曹魏军队抗衡。因此,诸葛亮就通过北伐,以战代练,加强士兵的对抗能力,使蜀汉军队形成并保持战斗力,从而达到强军的目的。
诸葛亮北伐目的三:未雨绸缪,挖掘人才,寻找接班人
或劝亮更发兵者,亮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汉晋春秋
第一次北伐的失败,表面上是因马谡而败,实际上是蜀汉遭遇人才危机造成。
当时以关羽为首的四方将军已先后离世,而赵云也已经老迈。昔日名将如云的蜀汉,只剩下魏延一员猛将,而以张苞为首的年轻人则由于实战经验不足,尚无法担当大纲。
而更糟糕的是,诸葛亮也还没有物色到自己的接班人。
但在诸葛亮时期,蜀汉只据有益州一地,而且在地理位置上偏居一隅,远离荆州、中原等人才辈出的地方,因此,如何吸引人才到来,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因此,在人才青黄不接的情况下,诸葛亮需要通过北伐,来物色、确定自己的接班人,以及挖掘、招揽各种人才。
在第一次北伐之战中,诸葛亮虽然最终功亏一篑,但却成功挖掘了王平,招降了青年才俊姜维。而王平也成长为蜀汉后期的大将,官至镇北大将军、汉中太守,封安汉侯。姜维更是成为了诸葛亮的衣钵传人。而在街亭之战中,诸葛亮也成功的验出了他原定接班人马谡的成色,
从而避免了所托非人的尴尬出现。在第四次北伐行动中,诸葛亮不仅检验了用木牛运粮的可行性,而且让后勤队伍中的大BUG、同为刘备托孤大臣的李严暴露了出来,从而避免了可能对蜀国造成不可挽回损害的情况出现。综上所述,诸葛亮通过北伐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成功达到了挖掘人才,寻找接班人,提高军队效率的目的。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汉晋春秋》蜀、魏两国实力相差悬殊,诸葛亮对此也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诸葛亮虽然以“兴复汉室”作为北伐的理由,并且在北伐之前,他也向刘禅保证自己会全力以赴,至死方休,但对于北伐的最终结果,诸葛亮也表示他无法预测。
虽然北伐结果难料,但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实际上,诸葛亮并不是为了“兴复汉室”而北伐,而是为了延长蜀国国祚而北伐。首先,在曹叡采取“据险固守,让吴、蜀坐而待毙”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战略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被魏国拉大两国之间的差距(综合国力),
诸葛亮别无选择,只好采取“联吴抗曹”,以及持续北伐的战略来反制魏国。其次,通过北伐的以战代练,保持军队战斗力,并持续提升战力,从而达到强军的目的。再次,在北伐过程中挖掘人才,寻找接班人,清除军队中的BUG。
这样既可以缓解蜀汉人才青黄不接的难题,又可以使军队的效率更高。最后,在诸葛亮有生之年,他发动的五次北伐虽然都不能突破魏国的秦岭防线,但是,却达到了以上的三个目标。
也就是说,诸葛亮北伐虽然没有达到“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终极目标,但是,却达到了延长蜀汉国祚的目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诸葛亮的北伐并没有失败。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99681.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