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春秋争霸的读者,下面历史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春秋争霸赛为什么只是争霸?
春秋时期开启诸侯争霸的时代,为何强大的诸侯国,没有取代周天子的地位,进而重新建立新秩序,成为新的天子呢?这在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中,并不是不可能,只是需要面临的压力与问题,并不是每一个诸侯能够制衡的。
周朝建立到平王东迁洛邑,建立成周政权。开始东周时代的新秩序重建,而这时的诸侯国形势已经不是周初建立的情况。经过近三百年的经营,生产力的发展,各诸侯国的实力,都有相应的提升基础。国力比紧靠洛邑一城之地的东周天子强上不止一筹。
为何还是要保留周天子的地位,而不是取代,不是诸侯不想,而是现实条件不允许。就这样在相互制衡的过程中,开启春秋时代的游戏规则,那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戏码。天子成为霸主地位的法理授权人,从而维持自身的安稳地位。
一、过渡阶段的天子制衡
这又是怎么回事,为何周天子已经不具备现实的压力,难以对其他诸侯国进行掌控,还是能够维持自身的地位。甚至赢得诸国的认可与维护,这是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也是一种微妙的政治平衡需要,更是过渡阶段的一种微妙妥协。
东周的开始,是周朝统治力的虚弱,与对诸侯掌控的失控。但是其威慑力与正统性还是存在的,虽然势力根基已经不存在,但是近三百年的政治认同感还是有一定市场的。而新秩序的形成与稳定,还是需要代言人进行授权的。周天子作为天下诸侯共主,还是有着其自身身份作用。
权威仍在
首先就是周天子自身的实力问题。虽然西周因为犬戎问题,而丢失镐京根基之地。被迫被赶往关东洛邑之地,进行重建工作。而自身实力已经被严重削弱,难以有太大的作为,号令天下的执行力大打折扣。
但是其从建国到迁都,这期间已经经历276年的统治经营。对于诸侯国的法理压力还是有的,且诸侯的权力与地位,也是天子册封的。从本质上来讲,是同一利益共享者。属于同一群体的中间受益人,对于天子还是有着情感认同。
且即使周天子失去掌控力,但其还是有着大量的本宗诸侯势力的亲戚,不可能坐视天子被取代,而自身不理。他们还是支持天子的地位,并相对维持周王室的利益。这里就有晋国、鲁国、卫国,还有其他原宗室之诸侯。这些力量也是有一定的威慑力的。
合法性地位
其次就是合法性问题,周天子的地位毋庸置疑,是天然的身份牌。而其他诸侯国,很难有这样的天然优势地位,能够取代天子的威力。且民心认同的归属感,也不是任何诸侯能够与其相比的。最主要的就是,诸侯存在的基础,就是周王室设立的宗法制。
还有分封制的特权,这些都是源于天子的授权,导致自己获得巨大的势力根基。否认周王室就是否定自己的地位与特权,这些都是有实力颠覆天子地位的诸侯,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
统治秩序
再次就是新秩序的维稳需要,打破一个旧秩序很简单,但如何维持稳定的新秩序,这个过渡就是要平衡好的关键。当前的环境压力下,唯有天子是最佳的挡箭牌。利用天子天然的身份,运用他的权威性与合法性地位,进行自己的政治利益互换,维持现在的稳定秩序。
任何新秩序的稳定过渡,都需要一定人物的把控。才能使大家在一定公平的环境中,实现自己需要的有利局面。而诸侯争霸的新规则,就是需要天子的平衡与授权认可,这样能够减少外部反应的剧烈冲击。
可以说当前环境下,只有天子能够平衡各方利益,且还能获得各方的认同,还没有任何的排他性。因为天子只有身份与名义优势,而没有实力保障,对任何诸侯没有威胁与压力。能够成为各方争霸的利益协调人,是一个明面上的监督者。
二、诸侯实力有限,难以独力掌控
这些都是天子身份所能赋予的政治利益回报,而最重要的还是诸侯自身的实力,还是有一定的限制问题,制约彼此的失控。毕竟能够成为中原之王,天下共主的诱惑与野心,是每一个诸侯的梦想。
只是受限于自身的实力问题,难以掌控当前的局势,只能被动退而求其次,进行隐性控制与制衡。既能保障自己的利益扩张,又能防止失势后的颠覆危机。而通过天子这个裁判者,能够解决一些棘手问题,实现双保险,是各方诸侯都需要的。
一国之力难以维持持久性
春秋时期毕竟是刚开始,秩序破坏的一种有限挑战,双方都注意这种变化的控制范围。单独一国的实力还是难以挑战诸国的共同打击,一旦因为推翻周天子,而使自己处于孤立地位。又没有对抗天下的本钱,那么最后遭到天下诸侯的攻击,自身的处境就会更加被动,甚至亡国的祸患。
这种打击不是每个诸侯国能够承受的。而且春秋时期五霸格局,没有哪一国能够维持长久优势的。无论是最先称霸的齐国,最终也是依靠周天子的名义进行称霸,主持诸国事宜。但是没多久就开始国力衰弱,退出争霸势力。
而随后的晋文公引领晋国争霸,最终优势也只是维持几十年。最后还是被楚国夺得霸主地位,这都是公认的中原霸主势力。而后起的吴越双强是春秋后期的后起之秀,实力甚至比当时的齐楚晋三国势力都强,但是吴国因为太过霸道,遭到诸国反制,最终自己被越国灭国。
从这能够看出,即使称霸都难以维持长久的胜势。甚至因为交恶太过,面对多国的压制,都有亡国的危险。这还是没有推翻周天子就已经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旦推翻周天子,而变为天下公敌时,那处境更会变得严重。
外部威胁仍在
这就是说诸国互相制衡,难有超级大国能够力压其他所有的诸侯实力总和。而还有一个外部威胁的存在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那就是边疆地区的游牧民族的侵袭。相对于中原诸国的争斗只是内部问题,是自己家的内部事务。都是同文同宗,没有太大的生死仇恨,是同一文明体的一员,文化认同度一致。
但是异族的形势却是不同,是对自身文明的颠覆。为此必须得进行一定的反制手段,而单靠各诸侯国自己的力量,毕竟有限且分散。当时根据这一情况,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政治主张,赢得众诸国的认同。
而通过这一战也奠定其霸主的地位,赢得各国的尊重。最关键的是周王室的授权处理诸国事宜的权力与合法地位。这也为其他称霸的诸侯提供一个新思路,那就是获得周王室的政治授权,进行实质性的争霸行动。
三、理性调控制约
正是因为天子还有用,废除弊端太大,且还能有效平衡诸侯外交事务的分歧。这就使得其他诸侯霸主为自身的利益需要,而进行有节制的争斗范围,减少不必要的成本付出与压力。
周天子的重要性,就显得很突出。是为自己的后路做准备的筹码,因此天子存在的利益,远大于被取代的危险性。就是为了防止战争失控的可怕性,需要周天子这个名义上的共主,进行一定的协调。
战争的强烈度约束
春秋前期的争斗,经常是以战为主,讲究公平对决。这就是那个时代,因为周礼的约束,双方的争斗只是为了谋取政治谈判的主动,没有上升到灭国危险程度。中期形势开始转变,尤其是楚庄王的问鼎事件,开启乱斗模式。但还是在可控阶段,战争烈度开始上升。
直到春秋后期,秩序开始崩溃,周天子的威力已经形同虚设。尤其是后来的本家近支晋国的覆灭,田氏代齐,这样支持周天子正统地位的诸侯失势,周天子的地位已经没有自身的价值,才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制度过渡的制衡
周天子的存在只是过渡时期,双方利益平衡过渡的需要。并不是周天子真的很有实力与影响力。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新秩序已经成型,那他的存在就已经可有可无。但其存在的时间,还是起到一定的维稳局面。
起码控制诸侯征战的烈度,维持起码相对的稳定。而不是战国时期完全是你死我活的灭国兼并战争。这时期可没有理性战争控制约束,而是为了胜利,手段进出。战争的规模与残酷度,不是春秋时期所能比拟的。
结语
通过这些背后的筹码,可以看出周天子的存在,是解决各方利益诉求的最佳方式。在同一框架内,利用天子的授权进行实质性的称霸事宜。既能解决外部威胁,又能进行理性的战争争夺。
在烈度不大,可控的争斗中,完成自身的利益收割。甚至在面临危机情况,还能利用天子的身份进行调节,避免亡国之事的出现。既能参与争霸,又能稳定最次情况的发生。自然要维持天子的名义地位。
而要是废除天子,这其中不仅风险性高,还处于孤立敌对情况,甚至是亡国的危险。这些代价,不是哪一强国能够抵挡的。还不如维持原状,保持自身安稳的前提下,进行有限度无危险的争霸模式,岂不是更加有安全感。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96434.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