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字伯约,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让历史百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公元263年8月,执掌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发动了魏灭蜀之战。此战,曹魏总共派出了18万大军。当然,这18万大军一开始没有集中在一起,而是兵分三路来进攻蜀汉。其中,邓艾率领3万多兵马,进攻沓中一带的姜维,诸葛绪率领3万多兵马,负责堵截姜维,防止姜维回防蜀地,至于钟会,则率领10多万大军,以此正面进攻蜀汉的门户——汉中。
结果,钟会顺利突破了汉中防线,可是,诸葛绪却没有拦住姜维。于是,钟会趁机兼并了诸葛绪手中的兵马。在此基础上,钟会直接执掌了15万左右的兵马,这也为钟会最终造反埋下了伏笔。不过,虽然钟会拥兵15万,却被姜维挡在了剑阁一带,迟迟无法兵临成都。那么,问题来了,姜维凭借一座剑门关,为何能挡住钟会15万大军?
一
首先,在魏灭蜀之战中,远在沓中的姜维,先是邓艾交手,然后甩开诸葛绪,从而赶在钟会之前来到了剑阁。而就钟会来说,握有15万兵马,却迟迟无法突破剑阁防线,这也是邓艾能够后来居上,立下灭蜀大功的重要原因。换而言之,如果钟会顺利突破剑门关这一道关隘,根本就不需要邓艾冒险偷渡阴平了。在剑阁之战中,防守一方的姜维最多拥有5万兵马,这是因为蜀汉总共只有10万兵马,这10万兵马分布在各个要地,加上都城成都还留有一定的预备兵马。因此,姜维在剑阁能动用的兵马,最多只有5万人。
但是,凭借着这5万兵马,姜维却让钟会的15万兵马寸步难行。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剑门关确实是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完全可以和函谷关、虎牢关等相提并论。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汉德县有“大剑至小剑隘束之路三十里,连山绝险”,于此“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又于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峙处,倚崖砌石为门,置阁尉,设戍守,成为军事要隘。
二
从地图上可以发现,剑门关处在崇山峻岭之间,是汉中到成都的重要通道。在剑门关的两侧,都是险峻的高山。在此基础上,姜维只要用很少的兵力守住这座关隘,那么,剑阁之外的敌人,就很难突破这道防线。也即钟会虽然有15万大军,但是,在攻打剑门关的时候,一下子只能动用数百上千人,根本无法将兵力上的优势发挥出来。
同样的道理,姜维的兵马虽然只有5万人,约为钟会大军的三分之一。但是,姜维兵力上的短板,已经被剑阁的地形优势所掩盖。在汉末三国时期,只要步兵、骑兵、水师等兵种,本来就很难逾越这些易守难攻的关隘。此外,钟会大军在攻打剑门关的时候,仰攻,也即从低处向高处进攻,这本来就是事倍功半的进攻方式。
三
因为钟会一方处在低处,在攻打剑门关的时候,需要更大的消耗,而姜维作为防守一方,完全可以借助于弓箭等器械,以此最大程度杀伤对方。在损兵折将之后,钟会大军因为攻关不克,只得暂时引兵后退,而姜维则继续据守。一定程度上,此时的曹魏大军,可谓处于 “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又是前狼后虎、进退维谷的僵局。钟会屡攻不下,但剑阁又是通往成都的主要通道,不能放弃,加上魏军粮食不继,军心开始动摇,这让钟会的手下已经开始担心前功尽废了。
不过,在钟会和姜维相持在剑阁一带的时候,邓艾却创造了古代战争历史上的奇迹。对于邓艾来说,提出了偷渡阴平的建议。在邓艾看来,自己在进攻涪城的时候,如果姜维从剑阁赶来救援的话,那么剑阁势必防御空虚,钟会可以顺利突破剑阁防线。如果姜维不来救援涪城,则自己可以顺势直指蜀国都城成都。
四
最后,在邓艾偷渡阴平后,姜维并没有回师救援了。一定程度上,这或许是因为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手中,还握有一支御林军,足以抵挡偏师突袭的邓艾。况且,姜维牵制钟会的15万大军,本来就容许其分兵支援后方。但是,让姜维失望的是,诸葛瞻并没有据险而守,反而主动出击,和邓艾大军展开正面较量。于是,邓艾成功斩杀诸葛瞻及张遵、黄崇等人,魏军进占绵竹,并立即进军成都。当邓艾兵临成都之后,蜀汉兵多在剑阁,而成都兵少。所以蜀国君臣闻魏军到来时,皆不知所措。有人建议先逃向南中地区,也有人建议东投孙吴,其中谯周这位老臣则力主降魏,群臣多附和。
对此,在笔者看来,不管是先逃往南中,还是投靠东吴,实际上都会带来一定的转机,也即当时的蜀汉,并不是到了非投降不可的地步了。因为钟会的15万大军需要巨大的粮草消耗,而蜀地道路艰险,诸葛亮的几万兵马都经常因为运粮困难而退兵,所以,只要再拖几个月的时间,这场战役完全会有转机的。可惜,后主刘禅没有负隅顽抗,而是向邓艾归降。直到后主刘禅归降时,钟会依然无法突破剑阁防线,因此,后主刘禅这才下诏给姜维,命令其放弃抵抗,从而让姜维前期的努力全都功亏一篑。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93236.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