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周,唐初时期宰相,直言进谏,为贞观年间的政治改良以及“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延续发挥了积极作用。下面历史百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马周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很多人认为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独具慧眼,发现了马周这块默默发光的金子,从而造就了这段千古佳话。我认为没有这么简单,马周固然是幸运的,但幸运背后有其必然性。此事不但体现了李世民的求贤若渴,更蕴含着李世民对待山东地区的政策与态度。
我们先来了解马周如何完成这华丽转身:
马周是清河茌平人,很小就成了孤儿,家境贫寒,非常喜欢看书学习,是典型的寒门出身。
由于马周精通《诗经》、《左传》,得了一份老师的职业,但与自己的理想抱负相差太大,他整日郁郁寡欢与酒为伴。随后辗转各地,以求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出身微寒,使他屡屡碰壁,于是决心去京城长安发展。
到长安后,在中郎将常何家里当了门客,小小的门客如何能实现马周的抱负呢!他继续喝酒,来发泄自己的苦闷,有一次竟然在酒馆喝了一斗八升酒,使酒馆老板深感惊讶。
幸运之神很快就垂青了马周。他的主人常何,是玄武门之变时那个负责看守玄武门的守将。李世民为了感谢他,封为中郎将。贞观五年,李世民让所有在京官员上书畅谈政务得失,常何一双舞枪弄棒的手,碰见这事急的抓耳挠腮,马周为主人分忧,当即写了二十多条谏言。
李世民看后连连赞叹,疑惑的看着常何。他直言相告是门客马周所写。李世民招马周觐见,并一连四次催促。见面后相谈甚欢,从此马周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官职一路飙升,当上了中书令、太子右庶子兼吏部尚书,位极人臣。
那么李世民对山东地区(当时的山东地区是指崤山以东,包括现在的河北、河南、山东三省的广大地区)是什么政策与态度呢?与提拔马周由何关系?
首先,不包括高祖李渊留下的,李世民一共提拔过二十二名宰相,包括马周在内,有十一名是山东人,占了一半,而关陇贵族与江南贵族合起来才占了另一半。
崤山以东的中原地区与齐鲁大地,自古就是文化高度繁荣的地区,名宿大儒辈出,人才济济。而关陇贵族虽然汉化已久,但毕竟是代北武人出身,尚武习气很重。上马打天下没有问题,但下马治天下离不开山东才子。所以,李世民十分重视山东人才。
其次,山东地区是窦建德、王世充统治的腹心,特别是窦建德统治的区域,由于他深得民心,所以社会各阶层对唐朝还存在抵制。
而且,李世民在与李建成斗争的过程中,李建成通过讨伐刘黑闼的战争,拉拢了不少山东势力加入其阵营。这些人对李世民还存在敌意。
为了缓和这些矛盾,消除敌意,李世民有意拉拢并重用山东人士。
第三,李世民提拔的十一名山东宰相中,只有崔仁师一人是山东一流豪门,还是博陵崔氏的落魄一族。高士廉、高季辅、房玄龄是二流士族,魏征、李世绩、温彦博是一般士族,而戴胄、张行成、张亮、马周四人则均是寒门。
对于北魏、北齐等政权视为左膀右臂、国之干城的崔、卢、李、郑四大豪门则很不受李世民待见。当时,这些豪门家学渊源,占据着从中央到地方很多要职;他们之间通过联姻,形成了威望极大的社会堡垒。无论哪个王朝得到天下,他们都旱涝保收。
唐朝时他们仍有很大的影响力,可以说其地位与威信,在山东百姓心中远大于李唐王朝所在的关陇贵族。如果再让他们担任中央大员,那么天下到底谁说了算?
所以,李世民通过提拔一般地主,甚至像马周这样的寒门担任中央大员,对打击豪门气焰、瓦解豪门势力、维护李唐王朝的权威有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提拔马周这样的寒门人才,对李世民来说一举三得,既挖掘了有用的人才;又缓和了朝廷与山东地区的矛盾;还打压了山东豪门的势力。所以,李世民高超的政治水平与才能,造就了马周由落魄门客变宰相的千古佳话。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93094.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