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百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冯胜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秋,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第一的李善长和自己全家七十多口一起走上了断头台,李善长此时已经七十七岁了,和他一起同死的开国功臣还有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等,他们的罪名是附逆胡惟庸谋反,随着这些开国功臣的被诛,历时十年之久,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的胡惟庸案就此告一段落。然而这并不是朱元璋大杀功臣的结束,很快就有一个公爵步他的后尘,掀起另一场诛连甚广的大案。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时年仅三十七岁,年近七十的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身心受到沉重的打击。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蓝玉案”发,凉国公蓝玉以意图谋反之罪被诛灭九族并剥皮植草,紧接着十三个侯爵、二个伯爵皆被诛族,牵连被杀一万五千多人,不久后太子太师、颍国公傅友德和大将王弼相继被逼自杀身亡,“元功宿将,相继尽矣。”皇帝这时把目光放到了另一位开国公爵的身上——宋国公冯胜。
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文武功臣为公侯,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将、一大臣为开国元勋。分别为:韩国公李善长(和全家七十多口一起被杀)、魏国公徐达(洪武十八年病死)、郑国公常遇春(早亡)、曹国公李文忠(洪武十七年病死)、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洪武十年病死,其子邓镇以胡党获罪被杀)。二十余年中,这开国的六位公爵,或病死,或被卷入大案之中被杀,到了洪武二十五年时,只剩下了宋国公冯胜一人,为了让孙子朱允炆江山永固,朱元璋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战功赫赫的功臣宿将。
冯胜自幼喜读书,通兵法,元末之时与乡人等结寨自保。投奔朱元璋后受到重用,曾大败陈友谅军,攻取江西诸路及山东诸府。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并被授予世袭凭证。在诰词中,皇帝谓:“冯胜兄弟亲同骨肉,十余年间,除肘腋之患,建爪牙之功,平定中原,佐成天下”。然而高官厚爵的背后却一直隐藏着致命的危机,随着天下的统一,朱元璋有感于这些功臣宿将的日渐骄横难以控制,开始着手慢慢清除这些威胁帝国的功臣们。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的势力。此战之后,太祖以冯胜私藏良马,大索金宝,强娶蒙古王子之女等罪收其大将军印信,赐居凤阳,从此后冯胜再也没有统率过大军。皇太孙朱允炆册立后,冯胜被加封太子太师,偕同颍国公傅友德前往山西、河南练兵,诸公、侯均听其节制。但随着天下大定之后,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名将,无疑会成为皇帝心中挥之不去的一道阴影。皇太孙年幼,皇帝年事已高,而名将在侧,冯胜虽然选择名哲保身,置身于朝廷权力斗争之外,但在帝国朝廷之中的处境却越来越险。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春,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太祖朱元璋遂族诛蓝玉等,并株连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两万人,有一公、十三侯、二伯。随后太子太师、颍国公傅友德和大将王弼相继被逼自杀身亡。眼看和自己浴血沙场的功臣们一个个死在了自己的前面,冯胜知道,接下来就该轮到自己了。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冬,太祖朱元璋诏太子太师、宋国公冯胜入宫赴宴,并同时赐家宴给冯胜的家人。在宫中的宴会上,君臣二人把酒言欢,追忆往惜,但冯胜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死期已经到了。在出宫返家之时,冯胜即毒发身亡(死后爵除),与此同时他的两个女儿冯文敏、冯秀梅(义女)也在家宴之中被毒死。直到两百多年之后,南明弘光帝追补开国名臣赠谥,冯胜获赠宁陵王,谥号“武壮”。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925.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