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导致嵇康双重性格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位置:首页  »  帝王野史  »  导致嵇康双重性格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日期:2023-03-31 20:58热度:加载中...

导致嵇康双重性格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三国时期的嵇康是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也是近年来学界的热点研究对象。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他呈现给世人的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性格,一是谦谦君子,儒雅风流;二是反抗者,傲世不羁。嵇康的双重性格是时代的产物,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身处动荡不安的三国时期,嵇康经历了什么?导致他双重性格的原因又是什么?下面历史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一、崇尚老庄,恬静无欲

  魏文帝黄初五年,嵇康出生。当时,他的曾祖父与人结仇,为避仇带着家人迁往谯国,并改为嵇姓。嵇康的父亲在朝廷做官,任治书侍御史,哥哥曾以秀才身份参军,后来又担任许多官职。

导致嵇康双重性格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嵇康年纪尚小之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养育嵇康的任务落在母亲和哥哥肩上。幼年的嵇康就表现出超凡脱俗的聪颖明悟,他遍阅书籍,又广学技艺。成年以后,嵇康转向道家著作的阅读,沉浸其中。

  成年后的嵇康容貌十分出众,加上自小便博览群书,言行举止也不同于寻常百姓。虽然不注重外在装饰打扮,人群中的嵇康仍是如鹤立一般。后来,长乐亭公主见到嵇康后芳心暗许,不久两人结为夫妇,并生下一儿一女。嵇康也因作公主驸马之缘故官居郎中。

  老庄思想是嵇康的生活信条,他常常自我修炼,服食丹药,也会抚琴吟诗,生活每日都很满足。嵇康对古代隐士的生活十分向往,不希望被朝堂官位束缚,为人放荡不羁,崇尚自然。众所周知,曹魏时期是一个混乱黑暗的时代,历史每每前进至这样的时期便会有许多渴望归隐,追求宁静安逸之人出现,嵇康也是其中之一。

  有一次,嵇康在山林水泽间游赏玩耍,一时尽兴竟忘记回家。当时有人上山砍柴,见到嵇康在山间飘然游荡,还以为是神仙下凡。在汲峻山上时,嵇康遇见隐士孙登,两人便一同游玩。孙登为人沉默,待嵇康将要离开时,同他说:“你性格刚烈不屈,才情气质都是人中俊杰,怎么才能避免遭受灾殃啊?”

  隐士王烈也曾和嵇康一同遨游山中,王烈得到糖一样甜的石髓相与嵇康分享,不料自己服食一半后,余下的一半竟化为石头。王烈又在石头密室中发现一部书,喊嵇康一观时书也消失了。于是王烈感叹嵇康命运:“嵇康的志向兴趣不同于一般人,但总是怀才不遇,这是上天的安排啊!”

  二、坚拒出仕,广陵绝响

  263年,也即景元四年,吕安的妻子徐氏被其兄长吕巽用迷药奸污。吕安得知后气愤异常,想要到官府状告吕巽,嵇康同二人都有交往,劝阻吕安勿将家丑外扬。没想到吕巽竟先将吕安告上官府,诬他不孝,嵇康怒上心头,坚决为吕安作证,曹魏权臣司马昭发怒。

  钟会和嵇康向来不和,就趁这个机会向司马昭进言馋毁嵇康,司马昭怒火更甚,一气之下下令处死嵇康和吕安。走上刑场那天,多达三千太学生向朝廷请求赦免嵇康,希望他能来太学做老师,然而朝廷没有同意。

  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嵇康毫无惧色,神态自若如往常一般。太阳照着刑场,嵇康低头看了看影子,算算距行刑还有一段时间,便向兄长借琴,一抚《广陵散》。一曲完毕,嵇康略带遗憾地感叹道:“从前袁孝尼想跟我学习《广陵散》,我总不肯传授,而今却要失传了。”行刑之时嵇康仍是从容不迫,当时他仅有40岁,四海之内的士人都为嵇康悲痛惋惜。后来司马昭意识到错误,但是嵇康已死,后悔也来不及了。

  三、儒雅风流的谦谦君子与严峻激切的反抗者

  身处曹魏时期的嵇康展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第一,他气质出众、诗画兼修、精通乐理,是一位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第二,他又傲世不羁、嫉恶如仇、刚毅直言,是一个严峻激切的反抗者。这两种性格同存嵇康一人,使他身上既有波澜不惊的静美,又有汹涌澎湃的壮美,让人观之更为震撼动容。

导致嵇康双重性格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第一,款款君子。曹魏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异常黑暗。嵇康对当时的黑暗统治非常不满,不愿屈从于掌权的司马氏。于是他闲居山林之中,与松风山月、琴酒诗画为伴,精神上追求老庄的自然无为,主张返璞归真。当时很多人都非常仰慕嵇康,他洒脱不羁的性格和伟岸高洁的人格是后来无数士人效仿的对象。

  山涛是嵇康好友,魏晋南北朝刘义庆撰写的《世说新语》中提及山涛盛赞嵇康的容行举止,“独立之孤松”、“将崩之山玉”,不仅写出嵇康体格容貌的挺拔俊伟,还体现出他内在品格的孤直、高洁、美好。《晋书》中也有对嵇康容貌的赞美,“美词气,有凤仪”、“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可以看出嵇康不仅外在美好,也具有极佳的精神气质。

  除了外在体貌上的出众,嵇康的内在修养更是令人赞叹,他在诗歌和散文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其《嵇康集》风格清峻,多为后世称赞,如清人何焯曾称其四言诗承于曹操,可以说是一代大家。嵇康不仅在诗歌方面成就卓著,其散文也负有盛名,如《养生论》、《声无哀乐论》等。

  嵇康是全才,他诗文兼善,同时在音乐、书画以及养生玄学方面也作出了极大贡献。尤其是音乐方面,他的《声无哀乐论》时至今日仍是人们讨论的重点,能让后世争论上千年,也唯有嵇康能可做到。嵇康也擅长书法和绘画,虽其作品多已遗失,但后人论说中尚存许多赞美之言。

  由此可知,一代风流人物嵇康不仅外形上龙章凤姿,内在品格修养也达到极高的境界。王戎曾在《世说新语》中说:“我与嵇康一同居住二十年,没有见过他把开心和愤怒表现在脸上。”王戎是嵇康好友,与其同为竹林七贤。可知日常生活中的嵇康是一位温润如玉的款款君子。

  第二,反抗者。嵇康性格的另一面,却是一个严峻激切的反抗者,这在他的诗文和处事方式都能够看出。南朝钟嵘在《诗品》中将嵇康的诗排在中品,认为其诗严峻激切,思想才华表露过甚。诗格与人格有一定关联,因此嵇康人格中的严峻激切体现在诗歌中也是自然。刘勰也认为嵇康的诗歌风格与其为人存在内在联系,嵇康富有豪迈侠气,所以其诗文“兴高而采烈”。

  在为人处事方面,嵇康性格中的严峻激切表现得更为明显,一旦事情的发展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他必定抗争到底,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在人际交往中,嵇康乐于交游的都是与志趣相投的人,对那些权高位尊的上层人物常是嗤之以鼻。钟会是大书法家钟繇的孙子,出身名门,在当时也是一方名士,他十分欣赏嵇康,然而嵇康却不愿与高门来往。

  魏晋南北朝时期刘义庆撰写的《世说新语》曾记载钟会写完《四本论》之时,想请教嵇康一些问题,但又害怕他看不上,在嵇康家门前徘徊犹豫,最后还是离开了。可见当时嵇康对权贵的态度应是拒人于千里之外,钟会还没有见到嵇康就先自我否定而离开了。嵇康对权贵的轻蔑也为他后来身死刑场埋下祸根。

  四、造成嵇康双重性格的原因

  事出必有因,嵇康截然相反的性格背后有其原因所在,既有外在的客观因素,也与内在的主观因素分不开。

  第一,文化环境。正始年间,易经、老庄思想十分盛行,正处于青少年的嵇康必然会受到玄学思想的影响,这是时代所趋,同时也符合当时文人士子自身的需要。《三国志》、《嵇康转》、《晋书》中都有关于嵇康爱好老庄玄学的记载,自青少年时期他就受到老庄文化的熏陶。对于身处黑暗政局下的魏晋士人而言,老庄思想中的超越现实、崇尚自然为他们提供了自由的渊薮,是嵇康心中所向往生活的真实写照。

  第二,政治环境。晋朝取代魏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晋朝王室要求世人的言语行为必须符合儒家规范,但本质是统治者的消极、残暴、虚伪。当以嵇康为代表名士对所谓“名教”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希望以“自然”的和谐使社会回归正常秩序。他带着一腔怒火与司马氏据理力争,与统治者公然反抗,俨然一位激切不羁的反抗者。

  第三,家庭环境。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始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现今如此,古代也同样。嵇康的双重性格与其家庭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嵇康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早逝,在兄长和母亲的抚育下长大。因其兄长,嵇康的成长环境还算优渥,无需为生计忧烦便使其青少年时期生活安逸,同时母亲和兄长对他颇为骄纵,养成其性格中不羁的一面。

  结语

  实际上,嵇康的双重性格是因其面对事物不同所致。当他与美好事物共处是,展现的便是温润如玉、儒雅风流之谦谦君子的一面;而面对社会的黑暗面和令他厌恶的事物时,嵇康表现出的则是傲世不羁、严峻激切之反抗者的一面。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完美融合于一身,嵇康的性格魅力历经千年时空仍散发着永垂不朽的光彩。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导致嵇康双重性格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导致嵇康双重性格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标签:嵇康  魏晋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86224.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