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杜牧评荀彧:一个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想邀名于后世的伪君子

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杜牧评荀彧:一个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想邀名于后世的伪君子
日期:2023-03-28 11:48热度:加载中...

杜牧评荀彧:一个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想邀名于后世的伪君子

荀彧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人物,对他的评价呈两极分化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荀彧一生都追随曹操,为其出谋划策、举荐人才,辅佐他平定中原,进而独揽大权,是为曹氏之谋主。然而,在曹操权势日盛之后,便开始欺凌献帝,觊觎神器,这又令荀彧感到不安,最终他因反对封魏公之事,与曹操相反目,并且被其逼迫致死,故而又被人看作汉室的忠臣

对于荀彧自身体现的矛盾,人们的评价也趋于两极化。在毛宗岗编订的百回本《三国演义》中,在写到荀彧之死时,引了一首诗来讽刺他,诗云:“文若才华天下闻,可怜失足在权门。后人休把留候比,临没无颜见汉君。”认为荀彧不配与张良相比,因为他对汉室不忠,失身于曹操,即使晚年反对曹操封公,也不足以弥补这一大错误;然而在更早的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评价荀彧的诗词却是正面的,诗云:“颍上荀文若,人称王佐才。声名齐五岳,功业震三台。孟德无终始,留侯不再来。忠心怀恨死,天下尽悲哀!”认为荀彧之才堪比留候张良,怪只怪曹操不能善始善终,导致荀彧怀着忠心而死去,他因忠于汉室而被害,故而天下之人都很同情他。对荀彧的评价,连《三国演义》在不同版本中都出现这么明显的矛盾,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在我们看来,嘉靖壬午本的评价才是正确的——真正自相矛盾、前后不一的人并非荀彧,而是他所追随的曹操!

杜牧评荀彧:一个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想邀名于后世的伪君子

荀彧对汉室始终如一,曹操却在后期想要篡汉自立

杜牧与司马光对于荀彧的争论

对于荀彧晚年的做法,唐朝诗人杜牧在《题荀文若传后》中进行了评价,他认为荀彧是一个很虚伪的人。因为荀彧早年就积极为曹操筹划,被曹操赞许为“吾之子房也”;在与袁绍对峙时,他又对曹操直言不讳地说:“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这是明把曹操当做刘邦来辅佐,许以帝王之业,将海内太平之希望寄托在这个人身上。待事业已成、大功已毕后,他又念及自己的家族世为汉臣,不想因追随曹操篡汉而背负历史骂名,故而极力劝阻曹操加九锡,想以此来洗白自己,“邀名于汉代”,结果非但对汉室不忠,而且对曹操也不贞,此所谓“教盗穴墙发匮而不与同挈,得不为盗乎?”明明是荀彧教曹操怎么夺权的,却反过来说自己忠心于汉室,不曾参与盗窃,真是个两面人,所以说“文若之死,宜然

到了宋朝,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杜牧的观点进行反驳,认为荀彧没有蠢到为了邀取名声而不惜性命的地步。他说:“使魏武为帝,则彧为佐命元功,与萧何同赏矣;彧不利此而利于杀身以邀名,岂人情乎!”从常理的角度来看,荀彧倘若不是因忠心于汉室,只是为了洗白自己,那何至于冒着生命危险去反对曹操封公呢?因此,司马光认为荀彧之所以追随曹操,就像管仲追随昏乱的齐桓公一样,是欲借其力来攘却夷狄、尊崇王室而已,其内心还是忠于汉室的。

其实,后人对荀彧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除了他自己前后的言行之外,史书的记载也有很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国志》与《后汉书》之间的矛盾上。

杜牧评荀彧:一个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想邀名于后世的伪君子

杜牧认为荀彧是个想邀名于后世的伪君子

《三国志》将荀彧视为曹魏的谋主

陈寿的《三国志》与范晔的《后汉书》都为荀彧列了传。按断限来看,荀彧在曹丕篡汉之前就已经死了,而且颍川荀氏在东汉是一大士族,荀彧的祖父荀淑、叔父荀彧、堂兄荀悦都被收入《后汉书》里,因此把荀彧的传记写入《后汉书》中乃是理所当然的事。

然而,由于荀彧为曹魏的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要讲清楚曹魏政权的兴建始末,不能缺少了他,所以《三国志》中也有荀彧的传记。

陈寿的《三国志》成书要比范晔的《后汉书》早一百多年,他把荀彧与荀攸、贾诩并列为一传,认为这三个人都是曹操父子的谋主,具有足智多谋的相同之处。之后又继续区分,说荀彧“有王佐之风”,而荀攸与贾诩只算“良、平之亚”。从才能上看,荀彧要高于后两人,但从见识上看,他又有所不及。陈寿说荀彧“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认为荀彧的本志是要匡扶汉室,为此他才选择辅佐曹操,但荀彧没有远见,不明白曹操得势后反而会更加不利于汉室,因而出现违背自己初衷的道德困境。但这不妨碍他为曹魏立下的功劳,故而列入《魏书》里,当做魏臣来看待。

对此,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时,直接批评陈寿的观点,他说:“陈氏此评,盖亦同乎世识”,认为陈寿不过是在迎合世俗之论来评价荀彧,没有做到公允,因此说:“臣松之以为斯言之作,诚未得其远大者也。”。他认为以荀彧的才智,怎么可能会看错曹操?荀彧追随曹操数十年,难道还看不出此人非汉室之忠臣吗?

当董卓之乱、天下分崩之时,荀彧曾先后追随过韩馥与袁绍,见其不能成大事才来投奔曹操,缘其初衷,只是为了削平群雄,重安汉室而已。试想除了曹操之外,还有谁能有这个实力呢?当时,董卓将汉帝迁至长安,视如傀儡;李傕、郭汜擅自杀戮群臣,胁迫献帝封官,汉朝已是名存而实亡了。唯有荀彧劝曹操效仿晋文公收纳周襄王,迎天子以入许昌,才又延续了东汉二十余年的国祚,可谓不负于汉矣。荀彧做到了他所能做的,又尽力阻止了他所不能做到的事,最终为汉室殉节,也可以称得上是忠臣了。

杜牧评荀彧:一个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想邀名于后世的伪君子

《三国志》原文与注疏对荀彧的评价也不统一

《后汉书》把荀彧当做汉室的忠臣

在陈寿写完《三国志》一百多年之后,范晔在《东观汉记》的基础上,汲取谢承、华峤、薛莹、司马彪等各种版本的《续汉书》,编成了《后汉书》。这本书试图纠正陈寿的观点,把荀彧与郑太、孔融同列为一传。

郑太是一个忠心于汉室的人,他曾劝何进不要招纳董卓,又劝袁绍起兵兴复汉室,还积极与荀攸等共谋诛杀董卓。事情泄露后才逃出长安,投靠袁术,不久便死于道上。郑太代表的是一个因忠心于汉朝而不畏权臣逼迫,始终为兴复汉室而奔走的形象;与之类似,孔融也对汉室忠心耿耿,常忤逆董卓,故而被外迁为北海太守。建安元年,他重新入朝为官,又不畏惧曹操的权势,经常嘲笑其举措,深受忌惮,最终被曹操给杀害。

范晔认为荀彧的人生轨迹与郑太、孔融相似,他们都是汉臣,并且不畏权臣的胁迫,始终坚定自己兴复汉室的初心,为此惹来了杀身之祸。有这样的忠臣存在,奸雄们才不得不为之收敛,不敢过于跋扈。

范晔并不像陈寿那样,仅仅把荀彧当做曹操的谋主,他认为荀彧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匡扶汉室。例如《后汉书》里写到荀彧投奔袁绍时,加了一句《三国志》中没有的话,说:

彧明有意数,见汉室崩乱,每怀匡佐之义。

点明其从政的初心。又如,荀彧被曹操逼死之后,又加上《三国志》里没有内容,说:

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䜩乐。谥曰敬候。明年,操遂称魏公云。

说明汉献帝痛惜于荀彧之死,认可他对汉室的忠心。而且荀彧是曹操称公的最后阻力,在他被除掉之后,就再也无人敢反对曹操了。

末尾又评论说荀彧是在天下四分五裂的时候才投奔曹操的,为的是“以急国艰”,救危存亡而已,何曾帮助曹操来倾覆汉室?在范晔看来,辅佐曹操兴复汉室本来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非雄才无以济其溺”,另一方面“功高势强,则皇器自移矣”,这乃是“时之不可并”的两难问题。如果不帮助曹操削平群雄,那么汉室可能就像唐朝一样,在群雄各自称帝之后便灭亡了;如果帮助曹操削平天下,那么汉室在名义上还能存活个几十年然后才被篡夺。作为忠心于汉室的人,荀彧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最后再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而已。

杜牧评荀彧:一个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想邀名于后世的伪君子

《后汉书》将荀彧视为汉臣而非魏臣

为什么说荀彧始终忠心于汉室?

《三国志》虽然将荀彧与历事数主的贾诩放在一起,视同魏臣,但并未抹煞掉其忠心于汉室的行迹,除了把荀彧被曹操逼死的史实轻描淡写成“以忧薨”之外,基本按实录来叙述;而在裴松之的注释中,更是添入了许多荀彧本人的奏章,可以从中看出其个人想法。

综合来说,认定荀彧始终忠心于汉室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荀彧不认可董卓欺凌汉室的做法,选择弃官还乡;

第二,荀彧认为据守一方的袁绍胸无大志,选择改投“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的曹操;

第三,荀彧劝曹操迎纳天子,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认为曹操有意匡扶汉室、平定天下,与自己志气相投,故而才积极追随他;

第四,荀彧劝阻曹操复古九州,认为当务之急是安定河北,修复旧京,然后南临荆州,责让诸侯纳贡,重新恢复太平的局面,并说“此社稷长久之利也”,为的是汉家社稷着想;

第五,荀彧阻止曹操进爵国公,说:“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曹操在《己亥令》中也曾说:“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说明他也曾忠心于汉室,起兵的初衷就是为了匡扶天下,做汉朝的功臣;正因如此,才与荀彧志气相投,使其死心塌地的追随自己。然而,在群雄尽灭,天下三分之势已成之后,随着曹操的权势日盛,他便违背了初心,想要废汉自立。而此时荀彧仍坚持原来的立场,故而两人只能分道扬镳了。

由此说来,其实前后不一的并非荀彧,而是曹操!

【相关文章】

杜牧评荀彧:一个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想邀名于后世的伪君子

标签:荀彧  杜牧  曹操  陈寿  三国演义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张良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8594.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