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第四次兵出祁山,魏国因为大司马曹真病重,魏明帝派遣司马懿为统帅,率军抵抗诸葛亮。诸葛亮虽然成功地收割了上邽的麦子,并获得斩敌三千的局部性胜利,但终因粮食缺乏而撤军。魏军统帅司马懿派张郃追击,张郃进军到木门,被蜀军在高地设下的埋伏射杀。历史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张郃“懂得军事的变化规律,善于安营布阵,预料战争形势和地形条件,无不符合他的算计,连诸葛亮都惧怕他”,但就是这样一个身经百战的大将,却死于一次简单的追击战,这是很不符合逻辑的一件事情。一般认为,这是魏国统帅司马懿妒忌张郃,担心被张郃取而代之,借机除掉了张郃。又因为他的孙子代魏当了新朝皇帝,写历史的人不敢在这个问题上探个究竟,因此张郃就这样死于非命了。应该说,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那么,张郃知道不知道司马懿的这个用意,他可以不执行这个命令吗?或者是,他可以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吗?
张郃知道不知道司马懿这是要让他去死先暂且一放,先来看看其他事项。
张郃可以不执行这个命令吗
建安九年(231年)六月,诸葛亮因为粮食不继,主动撤兵,司马懿派遣张郃追击。张郃说:“军法,围城必开路,归(主动撤回)军勿追。”司马懿没有听进去。张郃不得已,于是进攻追击。张郃在追击到了木门(小说中称之为木道门)这个地方,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张郃和诸葛亮的军队交战,蜀军居高临下,弓弩乱射,流箭射中了张郃的右膝,张郃阵亡。在此之前,诸葛亮在这次北伐中取得了两次小的胜利,一次是成功的收割了上邽的麦子,一次是魏延等人斩杀了尾随而来的司马懿中路大军三千人。在军队并没有失利的情况下,诸葛亮主动撤军,肯定会有所准备,此时下达的追击命令也肯定是一种错误的决定,对于错误的决定,张郃可以不执行吗?回答是否定的。也就是说,一般带兵将领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提醒主帅“归军勿追”,但主帅要是不改变决定,这个将领是不能不执行这个命令的,否则就是抗命,而抗命的将领是要当场被处死的。那么,提出意见和不提出意见就没有区别了吗?有。不但有,而且区别很大。如果提出来,像张郃这样,那么这次战斗失利的主要责任就全部是司马懿承担,而张郃则没有责任。正因为如此,张郃失败阵亡,他的儿子都被封侯,还给了他一个好的谥号“壮侯”。假如张郃拒不执行命令是被司马懿所杀,那么他的儿子不但不能继承爵位,很有可能全家受牵连被诛杀。早在建安八年曹操就下达过一道命令,“赏功罚罪”,就是要把前方的将领的功罪和家人相联系,一个将领抗命,肯定是重罪,家人受牵连是必然的。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司马懿有权杀他吗?这同样毫无疑问。典型的事例就是古代齐国司马穰苴斩杀监军庄贾。当时,齐国被晋国和燕国打败,齐景公派遣司马穰苴带兵迎战。由于齐国新败,士气低落,而司马穰苴又没有威望,他提出来要让一位君王宠信国家尊重的大臣来做监军,齐景公派来庄贾前来。司马穰苴和他约定了时间,而庄贾却没有按时到达,司马穰苴就将他杀了。这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想而知,一个君王身边得宠的大臣主将都可以将他杀掉,司马懿怎么就不可以杀掉一个张郃?
张郃可以试探性的进攻吗?
这就是说,张郃明知道前方有危险,他也必须前去。这就又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张郃可以搜索前进慢慢地进攻吗?回答同样是否定的。追击要的是赶上诸葛亮的大军,并不是让你追上最后的零星部队,否则,就是贻误战机,同样要受到军法的处置。也就是说,司马懿同样可以杀了他。
这样说来,前线主帅岂不是让谁死谁就得死吗?理论上说确实是这样。难道主将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这倒也不一定。简单说就是前线主将有绝对权力,也有绝对责任,将领必须执行命令,主将也必须承担主要责任。也就是说,张郃无条件地执行了司马懿的命令,那么,整个西北战场上的责任都应该由司马懿来承担。这种情况和诸葛亮初次北伐有点儿相似之处,马谡街亭失利,导致整个北伐失败,马谡被杀,诸葛亮承担了整个战争失利的责任,降职三级。只不过,种种原因让司马懿躲过了魏国的处罚。具体原因有:一是魏国总体上取得了胜利,因为诸葛亮是“来犯”,不管是被击退还是主动撤退,只要离开了魏境,魏国就是胜利;二是西北战场上的复杂条件掩盖了司马懿的用意,直到现在谁也难以下结论司马懿就是要借刀杀人;三是司马懿是魏明帝的顾命大臣,魏明帝不可能去追究张郃是怎么死的。所以,魏明帝能做的就是给张郃更多的补偿,而司马懿又不是诸葛亮,是不会出来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的。
至此我们可以说,张郃即便明明知道司马懿让他去死,他也不能抗命,而是必须去死。也就是说,即便是有人告诉他,前去必定是死,在诸葛亮面前,他没有任何侥幸活着回来的可能,他也必须向前去死。
张郃是不幸的,他遇到的这个人是司马懿,而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又代魏成了天下一统的晋国皇帝,所以我们看到的这段描写都是非常的简单。按理说,张郃死的时候魏国已经建立了很多年,这和三国早期不一样,那时候史料缺乏,对于某一事件记述简单有情可原。而这时候对于这么高官大将的死亡,应该是有一个详细记载的。不过,史学家也让我们看出了其中的端倪,《三国志·张郃传》写的和其他人的不一样,文章开初那段评论性质的文字写在前面,然后才写到张郃之死。这是否就是一种暗示?因为在正文之中很少有评论性质的文字出现,而论到张郃,史家却这样做了。这段文字全都是正面的,古代军人以死于沙场为荣,张郃能战死沙场并能得到史家的肯定,真不知道是他的不幸还是他的荣幸?!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84818.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