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在变化多端的战场环境中,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杀伤有生目标,占据战场的主动。参战各方都大力培养狙击手,作为克敌制胜的利器来使用,不久之后大量"无声的杀手"便开赴前线,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猎物"。
而在二战历史上,不少战功卓著的狙击手都成为了后世推崇的英雄人物。例如芬兰的西蒙·海赫;苏联的瓦西里·扎伊采夫、女狙击手柳德米拉·帕夫柳琴科;德国的马蒂亚斯·海琛瑙尔等等。但提到另一个二战军事大国——日本,却鲜有狙击手的事迹和案例,这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要想培养一群合格的狙击人才,扎实的基本功与科学系统的学习必须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战期间盛产狙击手的苏联和德国,都是严格按照这一标准来进行训练,无论军衔高低和能力优劣,都是概莫能外。
而作为世界上有名的严谨之国,日军在二战期间对于新兵射击训练也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案,那就是严苛的射击精度。以知名的关东军为例,新兵射击训练所用的目标靶,只有一个人头和双肩。士兵实弹射击时,要求在300米之内,5发子弹必须全部命中,且当中有3发还必须集中在同一区域内,大小只有拳头那么大。
当士兵通过这项初期试验后,后续还要进行限秒射击(你没看错,就是"秒"):即在4秒内快速射中300米外随机出现的靶子;4秒通过后,变为2秒内射中,再次通过后,需要新兵佩戴防毒面具跑上30米,然后不停歇地进行限秒射击,全部考核都完全通过才算合格,相反则会遭到老兵的训斥,甚至是殴打。
经过这种近乎于极端考核下的士兵,他们的射击水平几乎与狙击手不相上下。据资料记载,一批入伍两年的日军士兵,几乎80%的射击水平都相当于"特等射手"或者"精确射手"的级别。日本陆军的《步兵操典》中,也规定新兵入伍后,每月实战操演的子弹不得少于150发,每年不得少于1800发。如此少的弹药训练数,但却能培养出射击精准的士兵,日军训练的严苛可见一斑。
实战中,日军士兵的射术与战场"冷枪",令我国军民及盟军士兵大为恼火,许多士兵直到中弹倒下,都不知道子弹发射的方向和位置。曾有士兵伸手故意测试日军枪法准度,结果被日军打出的子弹将手掌来了个对穿。
在整个二战期间,日本累积生产了数万只加装瞄准镜的"三八式"步枪,以及太平洋战争中常用的"九七式"和"九九式"狙击步枪。这种大量的生产数据从侧面就反映了日军对于射击精度的要求,但即使这样,整个二战期间日军也未能出现有代表性的狙击作战和狙击手事迹,当中的问题也值得后人深思。
二、多方原因导致的结果
有了狙击武器,单兵的射击精度也足够优秀,二者如果正常结合,绝对可以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但诡异的是,日军的狙击手在实战中,不仅没有作为"秘密武器"的方式出现,反而是成为盟军最为喜爱的"人肉枪靶"。许多被击毙的狙击手都没有取得多大战绩,就集体给天皇陛下"尽忠去了"。
实际上,当我们回顾二战日军作战的实际表现,这个问题就变得很好理解了。首先,日军高层对狙击作战的理解就很大偏差,真正的狙击手训练,需要对枪支构造、战区环境,心理素质、防御隐蔽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不是射击精准就可以作为狙击手的。
早期日军作战,由于优势较大,因此对于这种的潜伏许久才会进行"致命一击"的狙击作战感到十分不屑。于是狙击手一直是作为战场支援力量来使用,这样的"随大流"做法,不仅削弱了狙击手在战场上机动灵活的优势,而且经常成为敌方的首要打击目标,失去了战场威慑作用。
其次就是日军在进攻时,一般都会采取"自杀冲锋"的方式来进行。在他们眼中,受军国主义的熏陶,冲到敌人面前奋勇杀敌才是战争的"正道",因此本来应该作为隐蔽方式出现的狙击手也被迫当做步兵使用,使得不少狙击手倒在了冲锋的路上,这使得原本就兵源紧张的日军出现了更加无人可用,无多余战法可发挥的窘迫局面。
第三就是日军枪支的"不靠谱",日军狙击手所配备的"九七式"和"九九式"步枪都是著名的"三八大盖"的改良版。虽然在可靠性上有了些许改变,但两款枪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子弹杀伤力小、有效射击距离短(只有300米)、枪口火焰容易暴露目标、光学瞄具放大倍率小、枪管较长,不利于狙击手携带和隐蔽等等。在实际作战中,使用"九七式"和"九九式"的日军狙击手经常因为枪支声音过大和隐蔽性较差被盟军火力点所消灭。
第四就是日军狙击手死板的理念,为了可以更好地进行隐蔽作战,太平洋作战中的日军狙击手经常会把自己固定在树干之上(影视作品和游戏中随处可见),或者在灌木丛中挖一个深洞将自己隐藏起来,在洞口做好自认为"万无一失"的隐蔽物。
乍一看,日军狙击手的隐蔽性极佳,可以做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可在实际狙击作战中,狙击手最忌讳的就是固定不动,因为很容易被对手和炮火锁定成为活靶子;正确的做法就是不停转移作战阵地,使对手无法有效进行锁定的反击。因此在作战中,不少日军狙击手被美军的反坦克枪、火炮以及火焰喷射器给送回了"老家"。
最后的一个原因,就是日军作战环境的不同。想要开展真正的狙击作战,一定要选择建筑物和隐蔽物较多的战场。比如城市巷战和治安战,这些环境中有着许多适合狙击手作战的环境和地理优势,狙击手在这种环境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狙击作战的优势,从而使对手遭受身体与心理上的巨大打击。
但二战时期的陆军,在军国主义思想和天皇崇拜的作祟下,往往在城市作战和大型战场上,经常以步兵冲锋以及步坦协同的方式进行作战。原本适合狙击手作战的战场环境,反而被白白浪费;而在炎热潮湿的太平洋岛屿作战中,原本应该机动的作战方式,被狙击手活活改为了固定作战,没有了建筑物和隐蔽物的帮忙,日军狙击手灵活、出其不意被完全打破,最终等待他们的只能是被消灭的命运。
二战日军的狙击手,由于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最终将原本的一手好牌打成了"失败的臭牌"。这与日军高层对现代战争以及狙击手理论认识的不足有着很大的关联,这也启示部队在军事理论学习中,应该科学有序地进行认识,不要过于迂腐和死板,才能御敌于千里之外。
参考资料
1.《二战日军战史:太平洋战争》
2.《世界狙击手发展史:二战篇》
3.《太平洋战争1941-1945》
4.《战争中的狙击手》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8437.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