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宋辽澶渊之盟后的贸易争夺

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宋辽澶渊之盟后的贸易争夺
日期:2023-03-28 11:44热度:加载中...

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宋辽澶渊之盟后的贸易争夺

导语

1004年,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御驾亲征,辽军直抵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宋真宗迫于朝臣压力,也亲至战场,双方对峙两月有余难分胜负,最终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朝以每年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的条件换取辽军北撤,史称澶渊之盟,从此,宋辽边境上实现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澶渊之盟后,虽然两国之间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是贸易上,两国为了在对方身上占到便宜,从官府到民间,大家用尽手段,各显神通,精彩深度不逊于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比拼

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宋辽澶渊之盟后的贸易争夺

澶渊之盟

榷场贸易-官方认定的贸易方式

  • 榷场的管理制度

澶渊之盟中两国达成协议,在河北雄州、霸州等地设置榷场,用来进行商品交易,后来榷场的地址陆续增减兴废,不过仍以河北地区为主,由于榷场是宋辽官方认定的贸易场所,所以两国都派出了专门的官员来管理榷场

辽朝这边的榷场由边防部队管理,军队里设有榷场都监一职,主要职责是收取税收,宋朝这边的官制素来以臃肿闻名,榷场也不例外,宋真宗时期,先是在中书和枢密院中选出两人管理榷场,然后命令地方监司和州军长吏也参与管理,随后陆续参加管理的还有河北转运使、河北缘边安抚使、安抚使副使、雄州湍流使等人,此外,榷场内还设有"勾当官"和"榷场指使"等职位,榷场治安由当地的路分都监和沿边巡检负责,一个榷场,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军队,管理人员鱼龙混杂,职责交错不清,给榷场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宋辽澶渊之盟后的贸易争夺

榷场开设在白沟河畔的雄州、霸州等地

在榷场的管理制度方面,两国规定交易只能在榷场内进行,由官府设立的专人在榷场内评定货色的等级,并负责与商人进行买卖交易,宋辽的地理位置不同,产出的物品也不相同,在交易过程中,两国既要互惠互利也要提防对方趁机倾销商品,所以双方对交易的商品货物在数量和种类上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 榷场贸易中宋朝的主打商品

宋朝以茶叶、瓷器等为主

契丹作为北方的游牧民族,其饮食主要以肉类和乳制品为主,后来中原的茶叶传入北方,契丹人发现喝茶有助于消化肉乳,于是茶叶后来慢慢发展成契丹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在宫廷饮宴、祭祀等场景都能看到茶叶的身影,河北已经出土的辽国张氏家族墓葬壁画上,就绘有人们日常饮茶的情景,可见茶叶在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可是辽朝由于地理因素限制,本国的茶叶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国人的需求,只能从宋朝进口,茶叶因此成为宋朝对辽朝出口的大宗商品,景德年间,宋朝在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设立四个榷场,主要用来交易茶叶,这四个榷场设立以后,贸易兴旺,"终仁宗、英宗之世,契丹固守盟好,互市不绝",由于十分畅销,茶叶甚至成为贸易过程中完成结账手续的硬通货,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宋辽之间的茶叶贸易利润相当可观,礼部侍郎曾开曾说宋朝每年的茶叶税收达一百五十万之巨,可见当时茶叶销售额有多么巨大

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宋辽澶渊之盟后的贸易争夺

茶叶

瓷器也是宋朝对辽朝主要出口的大宗商品,辽朝境内的瓷窑基本承袭了唐朝的制瓷工艺,在北京市门头沟附近就曾发掘出辽朝的瓷窑,但是辽瓷无论数量还是品质都无法跟宋瓷相比,宋朝出口到辽朝的瓷器以定窑白瓷为主,包括净瓶、托盘、碗、壶等器具,这些瓷器胎色洁白,釉质温润如玉,很受辽国各层人民的喜爱,另外汝窑青瓷、景德镇青白瓷、钧窑定青蓝瓷等也都曾在辽代墓葬中出土,当然宋朝境内也出现过辽瓷,不过数量极为稀少,质量也略差

另外一种宋朝的主力输出商品就是漆器了,其中以温州的漆器最为著名,在辽宁省义县发掘的辽墓中曾出土了大量的温州漆器,漆器与瓷器相比,无需轻拿轻放,不易碎,容易保存,更适合不定期迁徙的游牧民族使用,因此成为了广受契丹人欢迎的进口商品之一

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宋辽澶渊之盟后的贸易争夺

漆器

  • 榷场贸易中辽朝的主打商品

辽朝以羊、骆驼、盐等为主

北宋的疆域处于传统农业区,基本不包含游牧区,所以羊的数量不多,根本满足不了北宋人民的口腹之欲,所以需要大量从辽朝进口,辽羊味道鲜美,深受宋人喜爱,澶渊之盟前,辽朝是限制向宋朝出口羊的,宋辽和解后,辽朝政策稍稍放开,宋朝每年都在榷场购买大量的羊入境,"河北榷场博买契丹羊岁数万",几万只羊一路浩浩荡荡被赶回东京,场面蔚为壮观

宋境内同样缺少的还有骆驼,骆驼吃苦耐劳,在运输方面与骡子和驴相比,具有载重量大,成本低的优点,特别适合军队运输粮食和武器装备,宋朝宫廷有专门饲养落骆驼的机构,名为"骡物驼坊",但是这里的骆驼不是用来搞运输的,而是用来食用的,骆驼蹄、驼峰都是宋人爱吃的美食,所以无论是为了搞运输还是搞美食,宋朝每年都需要从北方进口大量的骆驼

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宋辽澶渊之盟后的贸易争夺

骆驼

还有就是食盐了,辽国境内盐池众多,盐资源极为丰富,如炭山盐池、广济湖、惠民湖、鹤剌泺,丰州大盐泺等地都盛产食盐,池盐采制方便,物美价廉,比宋盐更有竞争力,因此每年的辽盐进口也是榷场的重要交易之一

榷场贸易的商品当然不止这些,还有香料、银钱、丝织品、珍珠等物品,种类比较丰富,涵盖了宋辽两国各自的优势产品,通过榷场,两国基本达到了互惠互利的目的,因此榷场在促进宋辽的和平发展和维护边疆稳定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榷场贸易的商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宋朝的主打商品茶叶、瓷器等已经深深渗入到了契丹人的生活中,可以说是契丹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而辽朝的羊、盐等虽然物美价廉,但并非是宋人所必需的,也就是说,宋朝成功的将辽朝纳入到了自己的贸易体系中来,如果关闭榷场贸易的话,无疑辽朝的损失更大,所以在榷场贸易的争夺上,宋朝是胜者

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宋辽澶渊之盟后的贸易争夺

瓷器

走私贸易-民间自发进行的贸易方式

虽然榷场贸易的作用很明显,但由于宋朝方面管理人员众多,时间一久,未免滋生了贪腐现象,而且宋辽双方对本国的战略物资一般实施禁运,但有些物资又确实是对方需要的,因此,两国边境上的走私现象逐渐多了起来

  • 走私的商品种类

辽朝控制最严格的就是马匹的出口,宋朝境内没有优良的牧场,向来缺马,这就导致宋朝无法组建起大规模骑兵的部队,宋军步兵在对阵北方骑兵时常常落了下风,因此马的来源是长期困扰宋朝的一大问题,"旧日女真卖马, 岁不下万匹, 今己为契丹所隔",辽朝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严禁马匹进入宋境,"诏河北两地供输民毋得市马出城,犯者以违制论",虽然澶渊之盟后辽朝稍稍放松了马禁,允许宋朝以茶易马,但是榷场内交易的马匹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宋朝的需要,再加上仁宗年间宋朝与西夏开战,更是急需马匹,宋廷也不断纵容从辽朝走私马匹的行为,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不少边民不断的从北方走私马匹,即使辽朝不断提出抗议,但边民私自贩马的情况仍然屡禁不绝

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宋辽澶渊之盟后的贸易争夺

宋朝十分缺马

第二种就是粮食,为了避免资敌,两国都限制粮食出口,宋朝规定"米出寨不得过三斗",辽朝也"禁国中谷食不得出境",宋朝作为农耕大国,粮食产量自然比辽朝多的多,本来无需进口,但是自宋仁宗起,宋朝在北方边境实行禁边政策,河北、山西等边区被划为禁区,土地禁止耕种,还在此囤积重兵,人多地少,时间一长就出现了缺粮的情况,从后方运粮路途遥远多有不便,在边境私自买卖无疑更加简单便捷,宋朝也明白此中难处,默许北粮入境,"诏河北军州军民有赴北界市粮食及不系禁物,为北界所捕送者,并决杖一百,释之",显然对这种走私行为的处罚要轻得多

武器装备

宋朝军队虽然武力不高,但是得益于钢铁冶炼工艺的发展,宋军的武器装备要比辽军更先进,沈括曾认为"器仗铠胄,极今古之工巧,武备之盛,前世未有其比",宋朝自开国起就禁止武器装备出口,以防提高契丹军队的武力,同时也封锁了火药的制作技术,"俾各诵其文,而禁其传",但是由于走私贸易的存在,还是有少量的武器装备被夹带在其他货物中流向北方,契丹人也掌握了火药的制作技术

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宋辽澶渊之盟后的贸易争夺

火药

书籍

北宋时期,造纸技术得到改进,宋纸韧性强,纸幅增大,再加上活字印刷术的广泛应用,使宋朝的出版业达到鼎盛,为了避免国家机密和边防军机的泄漏,宋朝将除九经外的书籍都列为出口禁书,"诏民以书籍赴沿边榷场博易者,自非《九经》书疏,悉禁之",但该禁令却没有收到效果,苏辙出使辽国后曾对神宗说:"本朝民间开版印行文字,臣等窃料北界无所不有",宋朝也加大了对雕版图书限制,但由于书籍买卖利润极高,仍有大量的宋人向北方出口图书,宋朝不得不规定"凡买卖、藏匿、出界者,并照铜钱出界法罪赏施行",可见当时私贩图书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其他走私的物品还有矿产、辽盐等,为了走私,宋辽两国人民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

  • 走私的方式

最常见的就是直接越境走私,宋辽两国边界线十分漫长,东起拒马河,西至雁门关,其中河北境内河流密布,水网纵横,山西境内群山连绵,沟壑交错,没有天然的地理分割线,再加上幽云十六州本来就是汉人地界,两国百姓之间关系十分密切,给边境巡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宋朝曾多次下令禁止边民越界走私,景德三年"选使臣二人为长城口巡检...以边民多赍禁物及盗贩北界马故也",嘉佑年间"河北沿边商人多与北客贸易禁物,其令安抚司设重赏禁绝之",但是禁令无法阻挡人们对生活必需品的渴望和对利润的追逐,到了北宋末期,官府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某些方面甚至放松管制,默许百姓自由交易

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宋辽澶渊之盟后的贸易争夺

幽云十六州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在榷场内夹带私货,正所谓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榷场是官方认定的交易场所,在这里走私风险虽大,却也方便简单,宋朝管理榷场的官吏十分冗杂,在管理上难免会出现纰漏,有的商人趁管理者不注意私下交易违禁物品,不过更普遍的做法是对管理榷场的官吏进行贿赂,从而正大光明的进行走私,由于走私利润颇高,后来连这些官吏本人也加入到走私的行列中来,"今通事殿使与契丹私相贸易...请以军方论",北宋这边很腐败,辽朝也不遑多让,有一次辽朝送伴使萧祐在完成出使任务后,将在宋境购买的竹牛角放在榷场内销售,挣了不少外快,被北宋官员查出,可见榷场内的乱象有多么严重

有的人不能在陆地上走私,就打起了河道和海道的主意,宋朝河北地区与辽朝边界仅隔一河,当地渔民以捕鱼为名,在渔船上私下交易,有时契丹"遣大舟十余,自海口运盐入界河",将辽盐运进宋境售卖,获取暴利,河道上相对狭窄,政府想要禁止的话还比较容易,如果从海路走私的话,控制起了的难度就大多了

山东半岛北部的登州与辽东半岛仅一海之隔,从这里出发,海船一日之内就能抵达辽境,有的时候一些商人假借去高丽经商,出海后却转向辽朝,将走私物品卖给契丹人,宋朝深怕有人借道高丽与辽朝互通,泄露国家机密,曾一度禁止商船前往高丽,"商旅客贩,不得往高丽、新罗及登、莱州界,违者,并徒二年,船物皆没入官",但仍有不少商船公然违抗禁令往来于高丽,屡禁不止,于是神宗时改变政策,取消禁令,将去往高丽的商船名籍入册,统一管理,但效果依然不佳,苏轼的奏折中说:"闽浙商贾因往高丽,遂通契丹,岁久迹熟,必为莫大之患",直至北宋灭亡,也没能完全禁止海上走私

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宋辽澶渊之盟后的贸易争夺

宋船

从走私贸易包括的内容可以看出,宋朝向辽朝走私马匹用作军需,采购粮食解决粮荒,看上去对辽朝的依赖更深,但是走私贸易是因为双方民间的强烈需求而兴起的,是没有办法完全禁止的,所以在走私贸易的争夺上,双方都是胜者

货币战争-宋辽两国的铜钱争夺战

辽朝兴起之前,契丹人之间的交易方式还停留在以物易物的状态中,辽朝建立后,逐渐建立起了本国的货币体系,但是由于辽境少有铜矿,铸钱原料匮乏,无法打造大量铜钱,所以辽朝统治者将目光放在了宋朝铜钱上

  • 辽朝吸引宋朝铜钱的方法

为了能吸引宋钱入境,辽朝采用了很多办法,首先是同通过正常贸易的方式吸钱,辽朝的盐和羊是输往宋朝的两大王牌产品,每年宋朝在这两项商品上耗费的钱量十分巨大,沈括认为:"盐重则外盐日至,而中国之钱日北。牛羊之来于外国皆私易以中国之实钱,如此之比,泄中国之钱于北者,岁不知其几何。"另外辽朝在宋朝商人身上也收了不少铜钱,每名宋商进入榷场,必须先交一贯三百的入场费,辽朝还规定货物交易和税收必须以铜钱结算,有人统计过,一个宋朝商人到辽朝交易一次,平均要给辽朝交出三贯铜钱,虽然在宋辽贸易中辽朝的经济底蕴不如对方,但是宋朝人口基数大,消费能力强,仅仅通过正常贸易的途径,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宋钱流入辽朝

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宋辽澶渊之盟后的贸易争夺

古代铜钱

第二种方法就是造"假币",辽朝境内铁多铜少,而且铸币业水平低下,货币长期处于紧缩状态,于是辽朝以劣质的铁钱换取宋朝铜钱,史载"北敌亦能铸铁钱,以易并边铜钱而去,所害尤大",当然辽朝的铁钱上面刻的不是辽朝年号,而是宋朝年号,这样才能更方便的换取宋朝铜钱,北宋的币制比较混乱,陕西、河东等地曾经广泛使用铁钱,这也给了辽朝可乘之机,不少辽制铁钱混入宋朝市场,也为辽朝攫取了一部分财富

第三种办法就是敲诈,澶渊之盟规定,宋朝每年需要送给辽朝十万两白银,这些白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以铜钱结算的,正因为这笔财富,辽朝才不至于闹钱荒,正如没人会嫌钱少一样,辽朝也一直惦记着怎么能让宋朝再多给一些岁币,宋仁宗年间,北宋与西夏开战,先后在定川寨、好水川和三川口三战中败于西夏,辽帝趁机扬言南下,逼北宋遣使和谈,将岁币增至三十万两白银,大大增加了宋钱的流入量

  • 宋朝的对策

宋朝虽然钱多,但人却不傻,他们知道铜钱大量外流的坏处,通过正常贸易进入辽朝的铜钱没法管,只能对走私行为进行打击,太宗时规定"吏民有敢阑出铜钱百以上,论罪有差",仁宗也曾下诏"以铜、铁出外界一贯以上,为首者处死",后世除王安石变法时短暂开禁以外,历代皇帝都严格遵守祖宗旧法,控制铜钱外流

但是宋朝本身有自己的缺陷,由于铜钱不断外流,宋朝不得不开始铸造铁钱来缓解钱荒,宋朝的货币大致分为三个流通区域,四川是铁钱流通区,后来宋夏开战,又陆续在陕西、河东等地铸造铁钱,使其成为铜、铁钱混合使用区,其他地方则是铜钱流通区,而陕西河东等地又离辽朝不远,使该地的不少铜钱流入辽境,给宋朝政府执行禁令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苏辙出使辽朝后曾说:"臣等窃见北界别无钱币,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铜钱",辽朝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宋钱,可见北宋铜钱外流情况之严重

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宋辽澶渊之盟后的贸易争夺

铁钱

  • 货币战争的影响

在宋辽两国之间的贸易中,宋朝长期保持贸易顺差,辽国的财富是慢慢归入宋朝的,所以整体来看,在贸易上宋朝是赢家,北宋的铜钱大量外流,只有其中一小部分流向辽国,绝大部分外流铜钱都去往了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终宋一世,也没能妥善的解决货币问题,所以,宋朝闹钱荒,是由于本国的货币政策出现了问题,辽朝因素绝非主因

辽朝通过不断吸纳宋钱,极大的促进了本国货币经济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的 "宝钱制"货币体系,基本进入货币经济的时代,得益于这项政策的成功,辽朝既没有闹过钱荒,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可以说,在货币战争的战场上,辽朝是最后的赢家

总结

榷场贸易的开通,使两国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通畅,不但为政府带来了巨额财富,也间接的促进了民族交流,而走私贸易作为榷场贸易的重要补充,虽然未经官方认定,但是它丰富了两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榷场贸易受限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保障了各民族之间的有效沟通,两种贸易方式既是对立的,也是互补的,缺一不可

宋辽两国的贸易,无论通过哪种形式,双方都能各取所需,使北方边境保持了上百年的和平局面,既促进了两国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北方地区多民族的统一,其历史意义仍然值得现代人去深度挖掘和仔细研究

【相关文章】

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宋辽澶渊之盟后的贸易争夺

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宋辽澶渊之盟后的贸易争夺

标签:辽朝  宋朝  漆器  瓷器    河北  宋真宗  北宋  霸州  骆驼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8297.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