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创业史,今天来讲张士诚团队。
在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中,张士诚是为数不多的好领导。元末诗坛领袖杨维桢评价他:兵不嗜杀,一也;闻善言则拜,二也;俭于自奉,三也;厚给利禄而奸贪必诛,四也。因为人望颇高,张士诚的身边不乏贤臣名士,著名作家施耐庵与罗贯中都曾是他的幕僚。张士诚心地仁厚,治理有方,在那样一个乱世,他统御的苏州竟能“承平日久,户口殷盛”。然而此时的竞争是场淘汰赛,光有菩萨心肠没有雷霆手段注定会被淘汰出局。
张士诚,小名张九四,泰州白驹场亭人(今江苏盐城)。和绝大部分农民起义者一样,张士诚家境贫寒,他和三个弟弟都以撑船运盐为生。虽然盐业是当时元朝财政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盐民们的生活却苦不堪言。张士诚家里也不宽裕,但他轻财好施,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总是慷慨解囊,有求必应,因此很得人心。
由于给官家运盐收入微薄,张士诚和几个胆大的同乡一起做起了贩卖私盐的营生。贩私盐是违法行为,当地的富户从他们手里买了私盐,还以报官相要挟,经常赖账。其中有一个叫丘义的弓箭手欺人最甚,张士诚忍无可忍,带领弟弟及李伯升等十八人杀死丘义。随后,这十八人又冲进当地富户家中,打开仓库,将粮食和钱财分发给当地的老百姓,接着一把火把房屋烧了个干净。
张士诚一不做二不休,1353年,他进入邻郡,招集青年起兵。当时盐丁们正为重役所苦,便共推张士诚为首领,攻陷泰州。随后高邮守将李齐招降了他,但张士诚很快反叛,他诱杀李齐,袭据高邮,自称诚王,号大周,此时张士诚的部众已有万余人。
自立为王的张士诚很快遭到元兵的剿杀。第二年,元右丞相脱脱统领大军,包围高邮,张士诚危在旦夕。可就在高邮城即将被攻下时,元顺帝听信谗言,解除了脱脱的兵权,“百万大军”一时群龙无首,张士诚乘机反击,元军溃败而去,张士诚得以再壮声威。
1356年,张士诚攻陷平江、湖州、松江及常州诸路。他把平江(今苏州)改为隆平府,并从高邮迁都至此,将承天寺作为府第。在《明史》中,这一幕颇有仪式感:张士诚‘踞坐大殿中,射三矢于栋以识。’这一年,朱元璋也攻下集庆,派杨宪送信通好张士诚,他在信中说道:“昔日隗嚣称雄于天水,今日足下也据姑苏称王,事势相等,我深为足下高兴。睦邻守境,这是古人所重视的,我非常羡慕。但愿从今天起我们能信使往来,不为谗言所惑,以生边衅。”这封信并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张士诚收到信后,扣留杨宪,不予回信。后来竟然派遣水军进攻镇江,结果被徐达击败。之后双方往来征战,张士诚大败,失去张、汤二将,这才写信求和,请求每年纳粟二十万石,黄金五百两,白金三百斤。朱元璋复信,责成他放回杨宪,每年缴纳粟五十万石,张士诚再次不予回信。
得罪了朱元璋这个邻居之后,张士诚开始四面受阻。南面元军堵住了嘉兴、杭州。朱元璋在他的上游,又从西面攻取了长兴、常州、江阴,张士诚无法突围,势力日渐缩小。不久,朱元璋部将徐达率兵进攻常熟,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战败被擒。张士德,小名张九六,善战有谋,在军中很得人心,浙西之地都是他略定的。张世德被擒后,张士诚大为沮丧。朱元璋本想扣留张士德以招降张士诚,张士德却偷偷给张士诚写了一封信,让他投降元朝,随后在金陵(南京)绝食而死。
事情走到这一步,张士诚似乎也只能降元。降元后,元朝授他以太尉一职,默许他和以前一样拥有军队、土地,但是每年要从海路输送十一万石粮食至大都。张士诚的做法让他的团队出现动荡,那些一心反元的成员选择离他而去。
降元之后,整个团队渐渐变得奢侈放纵。他的弟弟张士信、女婿潘元绍尤其喜欢聚敛财宝,金玉珍宝、名家书画,无不收罗家中,而且夜夜笙歌。将帅也懒散松懈,不听命令,每有攻战,总是自称有病,被授予官爵田宅之后才肯领命出征。大军出行时,装载妻妾奴婢、乐器的车辆络绎不绝,一路之上,或者大会游谈之士,或者赌博踢球,都不将军务放在心中。打了败仗,张士诚一概置之不问,不久,又重新将其任命为将领。
1363年,张士诚在这一年接连做出了几个错误决定。
1、陈友谅约张士诚夹攻朱元璋,而张士诚则仅想守境观变,所以虽然口头答应,却不采取行动。他的观望给了朱元璋机会,一举将陈友谅剿灭。除掉陈友谅之后,朱元璋便立即命令徐达等进取淮东,淮北之地由此全部被朱元璋平定。更要命的是张士诚的观望改变了三足鼎立的格局,无异于引火烧身。
2、中原红巾军发生分裂,力量削弱。张士诚乘人之危,派部将吕珍进攻安丰,红巾军首领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待到朱元璋率军赶到安丰时,吕珍已经杀死刘福通,占据安丰。在朱元璋的猛攻下,吕珍三战皆输,落荒而逃。这一仗张士诚可以说赔了夫人又折兵,他趁人之危一败涂地,反观朱元璋仗义驰援大获全胜。
3、再次反元,重新自立为吴王。元朝来征粮时,张士诚不再缴纳。一部分幕僚不同意反元,还有一部分幕僚反对立刻称王。这些意见都没有被采纳,众多幕僚随即离去。就在张士诚称王的几个月后,朱元璋也自称吴王。一片土地之上怎能有两个吴王呢?生死之战很快就要上演。
1366年,朱元璋发出讨伐檄文,历数张士诚八条罪状。随后以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二十万精兵,集中主力消灭张士诚。朱元璋命二将不要先攻苏州,反而直击湖州,“使其疲于奔命,羽翼既疲,然后移兵姑苏,取之必矣!”这一战术果然让张士诚诸将疲于奔命,杭州、湖州先后投降,平江成为孤城。
1367年一月,朱元璋大军围困平江。张士诚拒守数月之后,朱元璋派人送信招降他,信中写道:“古之豪杰,都以敬畏上天、顺从民意为贤能,以保全自身及家族为明智,汉代窦融、宋代钱俶就是如此。你应当三思,不要自取灭亡,为天下人耻笑。”张士诚没有回信。在僵持的过程中,他屡次尝试突围,都没能成功。张士诚以前有一支勇胜军号称“十条龙”,个个骁猛善战,也都在这次平江之战中阵亡。最后他的弟弟张士信也中炮而死,城中喧闹纷乱,已无斗志。在坚守八个月后,平江城被攻破,张士诚在府中自缢,被旧部将解救,随后被俘。
作为朱元璋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张士诚所据之地,南抵绍兴,北逾徐州,西到汝、颍、濠、泗,东临海边,二千多里,拥兵数十万。再加上他喜延宾客,出手阔绰,车子、房子以及其他宝贝,说送就送。所以寓居他乡,流落在外的人纷纷归附。
张士诚占据吴中后,吴境太平已久,人丁兴旺。这和他宽厚待民的政策不无关系。在大周政权初创之时,张士诚就下令废除元朝施加在农民和盐民头上的苛捐杂税;派军队与当地农民一起,开垦荒地,全部种植粮食作物,并减免当地农民一年的赋税;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命人把承天寺的铜佛融化,铸造“天佑通宝”,取代元顺帝发行的至正钞在江浙地区流通,有效地稳定了江浙地区的物价和市场。
为了发展教育,整饬民风,张士诚颁布了《州县兴学校令》,开办弘文馆,招纳“将吏子弟、民间俊秀”,入学者的日常饮食和津贴都由大周政权提供;1362年、1365年,张士诚在江浙地区先后两次举行乡试,遴选了一批优秀的读书人入仕。在他的治理下,当地民生安定,经济繁荣,因此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中,有“友谅最桀,士诚最富”之说。
平江城被围困多日,城内粮草不济,但张士诚却绝干不出杀人为食的行径。城破之时,他的妻妾登楼自焚而死。他自杀未遂,被朱元璋俘虏。在被押往金陵的路上,他不说话,不吃饭。到了金陵后,自缢而死,时年四十七岁。
明代太仓人陆容的《菽园杂记》记载:
高皇(朱元璋)尝微行至三山街,见老妪门有坐榻,假坐移时,问妪为何许人?妪以苏人对。又问:“张士诚在苏何如?”妪云:“大明皇帝起手时,张王自知非真命天子,全城归附。苏人不受兵戈之苦,至今感德。”
作为一名创业者,纵然张士诚身上有各种不足,他的仁与善都足以让人感怀至今。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8283.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