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得到于禁及三万魏卒后,关羽到底该怎么利用?

位置:首页  »  帝王野史  »  得到于禁及三万魏卒后,关羽到底该怎么利用?
日期:2023-03-31 17:30热度:加载中...

得到于禁及三万魏卒后,关羽到底该怎么利用?

  关羽水淹七军之后,以于禁为首的三万曹魏士卒被迫放下兵器投降。关羽在获得大量的俘虏之后,确实令人头疼,在处理这些俘虏的问题上,摆在他的面前有三条路:第一,消化吸收他们为自己所用;第二,将其全部斩杀不留后患;第三,押往后方以后慢慢处置。

  关羽对于这个难题,他选取了第三个方式,押往江陵城以待日后再处理,可是他这一措施为他日后出现粮荒和兵力不足埋下隐患,那么关羽到底应该怎样利用这股力量?

  我们一起来分析摆在关羽面前的这三条选择,孰优孰劣?接下来历史百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第一,消化吸收他们为自己所用

  将三万曹魏士卒消化吸收之后为自己所用,这个方式最为妥当有利。一方面可以缓解自己兵力不足的困境,另外一方面还可以不用白白耗费大量的粮草来供养他们,可谓一举两得。

  在金国灭北宋的时候就招降了大量的南宋投降军队,因此在打仗的时候,这些人冲锋陷阵很是厉害;又如清灭明更是如此,凭借不足十万之众打遍大明无敌手,这些明朝降卒打起仗来比那些八旗子弟甚至更狠,要是没有他们的加入,单凭八旗军队,够呛。

  可见,降卒要是能够消化好利用好,完全是一本万利的作用,那么放在关羽面前,这些曹魏降卒可以转化为自己的力量吗?答案是不可以,原因有三点:

得到于禁及三万魏卒后,关羽到底该怎么利用?

  首先,时间太短,没有机会做这些事情。

  关羽迫降这些士卒之后,曹魏的下一波攻势立马席卷而来,根本就没有给于关羽更多的时间来系统消化这些降卒。

  其次,这些降卒只是迫于现实暂时屈服而已。

  关羽借助汉水大涨的有利时机水淹了于禁三万之众,这些士卒包括将领们只是迫于形势投降,并非在屈服于对方强大的武力征服,对于他们而言,关羽的胜利带着很大一部分侥幸成分,并非因为武力不如人而失败,因此他们并不会从心里接受这个投降的结果。

  最后,曹魏是强国而刘备是弱势一方。

  从心理因素而言,弱势一方投降强势一方没有太大的心理障碍,而强势一方投降弱势一方则具有较大的心理障碍。即使强势一方被迫投降,但是这个心理障碍一时半刻很难扭转,这就需要时间过渡。

  曹魏作为强国,这些士卒即使被关羽俘虏,他们为尊者的心理依然没有改变,要改变这个想法让他们心悦诚服的投降为关羽所用,那就需要刘备具有强大的国力来征服他们,但是在当时那个情况下,三万士卒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

  因此,这三万降卒只是放下兵器苟且偷生而已,要想短时间里消化吸收他们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关羽想利用他们为自己所用也是无法做到的事情。

  第二,将三万降卒全部斩杀不留后患

  失去了第一选择,摆在关羽面前的有第二哥选择,那就是将这三万降卒全部斩杀,不留后患,这个可行吗?其实也是不可行,原因有以下三点。

  首先,斩杀降卒违背关羽的信念。

  关羽好读《春秋左氏传》,而这本书作为儒家经典早期书籍,记叙了对历史人物的褒贬,集中体现了对仁、义、礼、德等道德规范的肯定。关羽好读这样的书籍必然深受其思想的熏陶,因此其行为规范必然受其影响。

  斩杀降卒恰恰不合仁、义、礼、德的要求,因此此时斩杀手无寸铁的降卒对于关羽来说违背信义的要求,况且关羽傲君子体恤小人的性格也让他在面对这些降卒的时候也无法举起屠刀,干出这种伤天害理,欺负弱小的事情。

  其次,临阵斩杀降卒只会适得其反。

  水淹七军而逼降三万曹魏士卒促使曹魏和关羽之间的战争处于高峰而非结束,假如此时斩杀曹魏降卒不但起不到威慑对手的作用,反而激发对方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勇气,那么无论是在战场对阵还是攻城略地碰到的是置死地而后生的曹魏士卒。既然投降也是被斩杀,那么何不封妻荫子英勇战死呢?

  此时当战事处于紧张之际,安抚和诱降对手,并且给予对方更好的待遇,示以恩惠而瓦解对方的军心才是最好的办法。

  因此,临阵斩杀降卒实为不智。

  最后,斩杀降卒有损刘备集团仁德之风。

  刘备集团以恢复汉室天下为己任,视天下百姓为自己的子民,即使是曹魏麾下的士卒也是汉室天下的子民,因此对于刘备集团来说,只要他们能够放下刀枪,也同样可以视为自己的子民,此意屠杀手无寸铁之民不符合刘备起兵为恢复汉室天下的宗旨。

  正是在这一宗旨之下,关羽不杀降卒确实符合刘备一贯倡导的仁爱之风。

  因此,将这三万降卒斩杀不留后患完全不合关羽的信念以及刘备集团的仁爱之风,同样也不利于瓦解地方,壮大自身实力的现实要求。

  第三,押往后方慢慢处置

得到于禁及三万魏卒后,关羽到底该怎么利用?

  既不能消化吸收为自己所用,又不能够斩杀不留后患,那么对于关羽来说,只能将他们押往后方慢慢处置。

  这样处置有以下几个好处:

  首先,不杀降卒可以瓦解对方军心。

  关羽威震华夏可不是仅仅只是单凭武力,还掺杂着心理战的作用,这样导致从樊城到许都乃至洛阳一带出现了震动。对方不仅被关羽强大的军事能力所震撼,更是为关羽仁义博爱的做法所折服。

  因此,在曹魏的后方出现许多响应关羽的势力,从而为关羽攻打樊城增强了声势,动摇了曹魏的信心。

  其次,缓解前线的压力。

  关羽的兵力本来就不是很多,特别是在前线拉长,各方吃紧的情况下,兵力更是显得不足,要是把三万降卒放在前线就需要更多的士卒和物力来看管他们,这对于前线紧张的形势来说极为不利,因此只能押往后方慢慢处置。

  最后,押到后方可以给予消化吸收以充足时间。

  在战乱纷扰的三国时代,人口急剧下降,劳动力急缺,因此各国为了充实人口更是费尽了心血。

  这三万士卒拿起刀枪就是武士,可是一旦放下刀枪就是实实在在的农夫,而且是身强力壮的劳动力。假如这次襄樊之战能够取得胜利或者能够顺利退回去,那么关羽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消化和吸收这些曹魏降卒,一部分可以继续从戎,一部分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蜀汉增加劳动力,可谓一举两得的事情。

  因此,将这三万士卒押到后方可以给予更加充足的时间来消化系后,以是想利益最大化。只是可惜的时候,关羽在前线失败,连江陵也丢失,从而导致这三万士卒也丢失了。

  由此可见,关羽在面临着三万士卒的处置问题上选择了将他们押会江陵看管确实是明智之举,当然这个做法也导致一些问题,比如白白的消耗了大量的粮草,也浪费了许多士卒去看管这些降卒,这个也是导致关羽粮草不济,兵源不足的一个原因。

  然而,在两害相权的情况下,关羽做出了最优的选择,帮他们全部押到江陵以观后效而非斩杀或者就地消化吸收。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得到于禁及三万魏卒后,关羽到底该怎么利用?

得到于禁及三万魏卒后,关羽到底该怎么利用?

标签:于禁  三国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79167.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