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后,开始进行统一天下的军事行动。赵匡胤针对北边契丹辽朝军事实力强大,因而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南”的战略决策。
从963年起,赵匡胤先后派兵攻灭了南平(荆南)、后蜀(成都)、后汉(广州)的割据政权。这样,盘踞在江南金陵(今南京)的南唐政权就陷入宋军的包围之中。
南唐后主李煜知道战不过宋军,他几次请求休战,以期继续割据于江南,但均被赵匡胤拒绝。975年,宋军兵临金陵城下,把金陵城围得如铁桶一般,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李煜面临着抉择,是该投降还是继续抗战呢?
这时,李煜的宰相张洎[jì]作为首辅,慷慨激昂地主战,他发誓不做亡国奴,并在李煜面前信誓旦旦地说:“苟一旦不虞,即臣当先死。”
张洎还和另外一位大臣陈乔约定,城破之日,就是他们赴死之时,这两位忠心耿耿的大臣誓言,让李煜感动的不行行!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位宰相,张洎(934—997),南唐的进士,在南唐中主李璟的时代,担任监察御史,这个官是专门负责弹劾与谏言的官,由此的缘故,他得罪了不少南唐的官员。
后来李璟迁都南昌,让李煜留守金陵,有官员便建议让张洎留下来陪李煜。此举无形中把张洎排出了京官的队伍,因为,当时的李煜不是太子。
谁料,仅仅过了几年,这个不是太子的李煜却当上了南唐后主。李煜当上了皇帝,自然要大力照顾当初陪同自己坐冷板凳的人,张洎随后一路提拔,最后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南唐宰相。
李煜是古代帝王里著名的诗人,宰相张洎也是个才子,《宋史》上说他“少有俊才,博通坟典”,后来的宋太宗也评价他“富有文艺,至今尚苦学,江东士人之冠也”。因而李煜和张洎两人在一起有共同语言,李煜也非常信任并接受张洎的各种意见,两人属于那种典型的君臣相知。
975年冬,金陵城被宋军攻破,那位和张洎相约一起自尽的陈乔果然用一条带子了结了自己。
张洎却反复权衡后,最后找到李煜说:“我与陈乔同为朝廷宰辅,国亡臣死,天经地义。但是,倘若我们都死了,万一宋朝责怪您负隅顽抗、久不归顺的时候,总得有个人为您辩护吧?”看看,他还真说了一条不能自尽的理由,而且还很冠冕堂皇。
之后,李煜和张洎一同被押往北宋都城汴京。赵匡胤把他们叫到跟前谈话,第一个就叫张洎出列,并且厉声责问:“你教唆李煜不投降,致使战事僵持到现在,害得我损兵折将,该当何罪?”赵匡胤还命人取出张洎的亲笔书写的调兵遣将的“蜡丸书”为证。
张洎面对威严的宋太祖,却从容不迫地说“拒绝投降和调兵,都是我所为,这只不过是各为其主罢了,今能一死,也算尽了我的为臣本分!”
本就是一代英豪的赵匡胤看到张洎有如此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不禁暗暗称奇,遂免其死罪,并授官太子中允,入舍人院。后来的宋太宗更是逐步提拔张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与寇准同列中枢。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76837.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