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作为朱祁钰旧臣为何还被朱祁镇重用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百科小编告诉你。
正统十四年,朱祁镇听信宦官王振谗言,轻率御驾亲征蒙古,结果在土木堡被也先率领的军队打败,京师三大营死伤殆尽不说,自己也做了蒙古族的俘虏。一年后,双方达成意见,蒙古送还了朱祁镇,但此时的朱祁钰已经贪恋上皇位,拒绝还位于朱祁镇,不仅与如此,还将其囚禁在南宫;七年后,朱祁镇趁朱祁钰病重之际,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夺回了皇位,并立刻对朱祁钰旧臣进行了清算,于谦、王文、陈循等人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
然而,有一个人不仅没有被清算,反而得到了重用,此人就是李贤。在“土木堡之变”前,此人只是一个任吏部文选司郎中,属于吏部下面的一个二级机构的头目,官阶是从五品,本来连跟随朱祁镇亲征的资格都没有,只因原定人选吏部侍郎告假了,才让他顶了上来。“土木堡之变”中,他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讨回北京后,朱祁钰对李贤很看重,第二年就升他作为了兵部右侍郎,而后转调户部右侍郎,之后又调任吏部右侍郎,而在明朝的官场体系中,吏部管升迁权力最大,户部管钱财,权力仅次于吏部,兵部管军队,权力还在礼部之下,虽然都是平职调动,但是对李贤的重用也是显而易见。
按照朱祁镇非彼几次的划分方法,李贤作为朱祁钰的得力干将,必然是重点清算的对象,毕竟连于谦这样人都是当街屠杀,还有什么不能杀之人。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李贤非但没有被清算,反而得到为了进一步的重用。
“夺门之变”发生后,很快就将李贤召入内阁,并升其为吏部尚书,“夺门”功臣曹吉祥、石亨与李贤不合,借天象异变打击李贤,可是仅仅过了一个月,就又恢复了李贤的尚书之位,而且依然值守内阁。不仅如此,当李贤与曹、石二人政见有出入时,朱祁镇每次都以李贤的为主。
徐有贞被撤销首辅之位后,更是立李贤为内阁首辅,而且直到去世都没有再更换过内阁首辅,由于李贤不仅有内阁首辅的虚名,更有吏部尚书的实权,很多人也都把李贤作为明朝内阁制度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人物。
那么,在朱祁镇复位后屠刀高悬的情况下,为何李贤不仅能够成功自保,还能一路加官进爵呢?甚至还为自己赢得了“自三杨以来,得君无如贤者”的美誉。我感觉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首先,特殊的历史时局。当时被杀的人中,于谦是兵部尚书,王文是吏部尚书,流放的陈循是内阁首辅,都是在朱祁镇看来有足够的建议权的,可能会影响朝政的,而当时李贤是吏部右侍郎,属于二把手,官阶不高不低,不至于因出头鸟被杀,也很难因他人而受到牵连,算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岗位,而且就一般而言,都是杀正职不杀副职,因为业务还是需要有人干的。
其次,出众的个人能力。这个能力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人才华,比如说朱祁钰刚登基不久,他呈上了一篇《正本十策》,深受朱祁钰喜爱;朱祁镇复位后,他入内阁,也是表现良好,“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另一个是个人品行、脾气等,这个看似很虚,实则最为重要,他想扳倒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但朱祁镇数次询问,他都表现的风轻云淡,只在言语间有意无意的暗示朱祁镇该怎么做,这种稳中求进的行为方式以及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将自己始终处于不败之地,正如《明史》记载的,“亨知帝向贤,怒,然无可如何,乃佯与交欢。贤亦深自匿,非宣召不入,而帝益亲贤,顾问无虚日。”
最后,对手的间接助攻。“夺门之变”后,朝堂被曹吉祥、徐有贞、石亨三人把控,曹吉祥是个稍微聪明点的太监,石亨是个大老粗,只有徐有贞还算有水平,结果这三个哥们刚刚得势就迅速陷入内斗,不到半年,曹吉祥、石亨联手赶走了徐有贞,剩下这两人想对付李贤,以他们的政治智慧基本是不可能的。从另一方面来说,三人的内斗让“夺门之变”的事实真相,很快就浮现在了朱祁镇面前,这对李贤的得势是个非常大的帮助。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65925.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