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这个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很多人会说,晚清政府的无能与腐败导致了中国在近代历史上屡屡受到外国势力的侵略和欺负的根本原因。实上,大多数的民众都是在时代洪流里的片瓦。而真正主导当时历史走向的人物中,最重要的当属那个危坐在深宫庙宇中与风雨飘扬的满清绑定的慈禧太后。
历史给予了这个女人最特殊的地位,她既是近代中国的千古罪人,独揽大权,致使清朝气数耗散殆尽;也是封建王朝历史里少有的坐拥天下王权的女性之一。然而为世人所知的是,尽管她一生遭遇颠沛流离,也享尽万千荣华;但她长眠地下之后,却仍然没有获得善终,下场凄惨,世所罕见。
这段历史可以说是广为流传,在数年间也是被分录为多种版本,绘声绘色,外界也出现了各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孙殿英其人到底如何,他为什么对慈禧墓做出了如此暴行。很多细节早就埋藏在了历史的尘埃里。而这个真实的故事,还得从当年的那段往事说起。
盗墓看似凶险异常,实则早已作为中国部分人群的特定谋生工具代代相传。虽为人所不齿,但因其可以在短时间内牟取暴利,也吸引了不少乱世中求生的人。古往今来,盗墓者往往被人嗤之以鼻,甚至冠以“贼人”的名头,可以说是阴德尽丧。
但也不乏因为盗墓而出名的乱世枭雄。这样的勾当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年间,最著名的盗墓人士当属曹操手下的“摸金校尉”一行,为曹操获取军饷而特别设立的一支部队。多年后,这样的行为也在延续,贯穿了封建王朝历史的数千年。
而这一切,本来和孙殿英没有直接关联。1928年的春天,已经投靠国名革命军的孙殿英可谓是风头正盛。此时河北境内的匪徒流窜,肆意抢掠。孙殿英也正是在此时被派往东陵一带剿匪。本意是消除匪患,可谁知孙殿英的部队经过东陵,看到眼前富丽堂皇的宫殿,他似乎改变了主意。
这东陵正是慈禧的陵墓,慈禧其人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作为晚清最重要的执政者,她死后带入陵寝的陪葬品和陵墓规模甚至不亚于乾隆皇帝等人。本是清朝最重要的陵墓之一的东陵,原本也是伴随着重兵把守。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政局的动荡,守灵人在当时早已不见踪影,对谁来说,眼前的东陵似乎都是绝佳的目标。
无论是为了筹集军费,还是别的理由。现在所知的是,孙殿英带领的部队,在1928年间驻扎当地。不久后,他便以军事演习的名义,迅速占领了周围的所有区域,封锁了当地消息的同时里三层外三层的军事把守也毫不懈怠。他终于准备动手了,外界得知相关消息早已是许久之后的事情,同时,谁也不知道具体的消息。只知道,孙殿英并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文人书生,作为北伐军中的高级将领,他在此事上尤为杀伐果断。
陵墓的设计并不普通,甚至为了防盗做出来精心的设计。但孙殿英同时也凭借手下的人力和炸药等设备做出了无情的轰炸。最终慈禧墓还是轻易被摧毁成了断壁残垣。墓中的所有珍宝在第一时间消失得没了踪影。就连尸身上的首饰也没有被放过。就这样,晚清第一当权者的陵墓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
显然这样的事情并不能长久的被瞒下。很快,东陵和相关陵寝被盗的事实便经由相关媒体和公众被全国公告。当时全国上下一片哗然,各种流言蜚语随之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最突出的是满清权贵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尤为愤怒,并最终将孙殿英的盗墓事件作为耻辱向国民政府告发。舆论在此时达到了最高潮。
孙殿英此时却不为所动,他似乎早已准备好了充分的理由,陵墓内的各种珍宝此时早已流失到了各处,甚至到了蒋先生的手中。孙殿英在此时向外界提出了无可置疑的理由,便是满清跟自己是世仇,他的祖先是被满清迫害的,他说满清杀他祖宗三代。从这时候开始,他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情有可原。就这样,舆论在国民政府的弹压和他的理由辩争中轻而易举的化解。
此时外界的舆论并没有停止对于这个事件的追究。孙殿英因此声名大噪,但同时也迎来了千言万语的质疑和攻击。他原本的理由是满清对于自己祖先的迫害导致了他的行为,但是到底事情的真相如何,他的祖先又是何人,此时显得格外重要。
其实外界早就知道孙殿英的真实目的,但这个问题始终高悬在人的心头。到底孙殿英的祖先和满清政府有什么样的关系。可以让他将此作为理由来争辩做出这样盗墓行为。真相往往藏在历史的深处。
孙殿英其人原为河南驻马店人氏,混迹江湖许久后投奔军阀。在盗墓事件后真正走进众人的视野。这一切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联系。但实际上,孙殿英的祖先确实与满清先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的这个祖先名叫孙承宗,当年是明朝有名的兵部尚书。不仅在当年赫赫有名,甚至还间接培养了一批文才武略的将才能人。
本该告老还乡的孙承宗,在当年遭到奸臣所害,被迫辞官在家。崇祯十一年间,满清军队攻入高阳境内,孙承宗不幸死于其中。
因此,在历史的角度,孙殿英的祖先确实和满清有着极大的仇恨,他的盗墓行为其中可能掺杂报仇。
其实,真相有时候很难解释所有的历史渊源。孙殿英确实与满清有着无解的仇恨,但他也做出了惨无人道的掘墓盗宝的行径。外界实际上早就明白,这只不过是一套正好适合他的理由说辞,在当时的环境中也确实无可置疑。实际上他贪图财宝功名的念头也被坐实。一个完美的借口骗得过外界舆论,终究难逃历史质疑。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59413.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