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为什么衰落得那么快?历史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隋朝在中国悠长的历史河流中绝对算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一共只有三个皇帝,存在时间不过前前后后37年,隋朝明明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据局面,明明是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的王朝,明明应该是一个开创大好时代的王朝,却为何衰落得那么快,只存在了37年?
一、武力强行镇压动乱,新朝存在多个安全隐患
隋王朝在统治的过程中,都是用武力镇压起义者以及不服者,这样的强行用武力镇压,虽然在当时可以直接制止住动乱,却埋下了动乱的种子。
随着时间的发展,种子会慢慢发芽,安全隐患会越来越明显,我认为暴力镇压是隋朝迅速衰落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上一王朝存在的旧贵族旧势力的反扑。隋朝在建立之前,一定要推翻上一王朝存在的旧贵族旧军阀势力等,隋王朝面临的旧势力就是关陇集团,而这些势力都有一个特点,他们对于强行用暴力的镇压的王朝是不服气的,即使被镇压了,也在寻找机会,重新攻陷这个新生王朝。
所以在隋王朝建立之后,它的最主要任务是削弱关陇集团的实力,削弱这些关东贵族的势力,在《隋书·食货志》中就有记载"山东尚承齐俗,机巧奸伪,避役情游者十六七。"
隋王朝采取"大索貌阅"的政策来对付关东贵族,但是,这样的镇压政策在关东贵族极力反对下失效了,不能起到压制关东贵族的作用了。
而当时的隋王朝还需要一统南方,对关东贵族的镇压力度减少了,在此期间,关东贵族不断发展,势力扩张,给后面的动乱发展提供了基础。
其次是,周边少数民族的入侵。隋朝建立后,周边的少数民族也清楚如果不在早期进攻,后期进攻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减小。
所以这些少数民族在隋朝刚建立的之后就进行各种攻打骚扰,消耗隋朝的兵力、人力、财力,在一定程度了消耗了隋朝的国力,也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秩序,生灵涂炭,社会矛盾出现并加剧,尤其与周边民族打仗后,民族矛盾会更加突显,威胁到在边疆生活的隋朝人民。
这些人民会更加痛恨隋朝统治者,更加痛恨政府,等待时机的出现,就会爆发,人民心中怨恨的种子埋下了就很难消失了,给后面的人民起义提供了群众基础,更多的人参与到起义中,演变成全民起义。
最后是,隋朝武力开拓其他事业,加剧社会动乱。科举制虽然在后世是功大于过,但是在当时科举制抑制了门阀势力,门阀势力与统治阶层的矛盾加剧,隋朝统治者没有解决矛盾,反而继续用武力作为科举制的保证,引发大量士族的不满。
另外,再加上为了减少官员,隋朝统治者裁撤了一些官员,改了郡县制,被裁撤的官员心中也有不满,在后期暴政作为导火索的情况下,这些不满都会爆发出来。
隋朝在解决南北朝分裂局面后,不能改变用武力镇压的方式,引起了多方的不满,例如前朝遗留势力关陇集团的不满和反扑,周边民族矛盾激化,影响隋朝人民生计,社会矛盾加剧,裁撤大量官员,科举阻挡士族升官等,这些未解决的武力镇压的活动都是后期成为了压倒骆驼的稻草。
我认为隋朝这种武力镇压的方式留下了诸多矛盾,都成为新朝持续发展的安全隐患,这也是为什么隋王朝衰落得这么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新制度有缺陷,磨合期时间不充足
隋朝在一统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迅速实行新制度,但是长达300年的分裂局面,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新制度的推行,百姓也不能迅速适应,引起诸多矛盾,所以我认为新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制度与人民的磨合期不充足是隋朝迅速灭亡的另一重要原因。
长达300年的分裂局面,使得百姓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分裂期的生活,反而对一统后的生活充满了不信任和怀疑,再加上隋朝政府推行制度太过于迅速,没有给百姓留足适应的时间,矛盾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例如隋朝的粮仓制度。
隋朝非常富强,在历史上就有记载,"其蛮夷陪列者三十余国",可见当时周边的少数民族已经臣服于隋朝,并且也向隋朝进献自己的粮食、宝物等物件。
另外,在《隋书·音乐志》中也有记载:"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如此宏大的场面,彰显了富强的隋朝,但这富强是属于隋朝统治者的,而非隋朝百姓。
隋朝的粮仓制度大致是以义仓为代表的粮仓,本来是为了救灾减灾设计的,但是随着管理层级越来越高,从州县到中央,制度设计的目标与社会现实生活完全相悖。
当饥荒发生时,百姓的需求被层层上报,更有甚者不上报,如此,百姓的需求不能够被满足,富强的隋朝,充盈的粮仓,却饿遍野。
百姓得不到救助,又看到粮仓的粮食充盈,对政府的怨恨就更加朝着不可调和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典型的新制度磨合期不够,适得其反,不仅不能够维护统治,相反却在加剧王朝的矛盾,促使其灭亡。
富强的隋朝,却不能通过制度把富强也分给百姓,阶级矛盾加剧,社会矛盾加剧,这些都在寻找机会催化着隋朝的灭亡。
另外还有隋朝把秦朝的郡县制的三级改为两级,制度修改非常迅速,实行也非常迅速,但是统治者并没有考虑到这与现实情况不符,造成很多官员失去赖以为生的官位,这也是为什么后期农民起义的时候,很多官员都会参与了这场推翻隋朝的运动。
没有生计,这个王朝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很多没有生活来源的官员也参加了起义。新制度施行迅速,却并没有考虑到与现实社会生活的适配性,造成了严重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而统治者沉迷于大一统的成就中也没有看到这样的缺陷。
所以我认为新制度的缺陷和磨合期太短,使得百姓和官员不能安于生活,是隋朝迅速灭亡的另一重要原因。
三、隋炀帝暴政,直接引发隋末农民大起义
上文写到隋朝在建立之初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再加上制度的缺陷、修正不及时和磨合期不够的问题,距离隋朝速亡只缺了一个导火索,我认为隋炀帝上台后施行的各种政治活动就是隋朝速亡的导火索。
隋炀帝上台后施行的一系列措施将隋文帝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毁于一旦,直接激起民怨,招致灾祸。
隋炀帝继位后,先是将都城迁至洛阳,开始劳役人民修建洛阳都城,同时就开始修建长城和开通大运河,这三大工程同时进行,使得百姓没有喘息的机会,劳役不息,征调不止,百姓苦不堪言。
虽然这三大工程对后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当时的百姓就是灾难,很多人都累死在这些修建过程中。
另外,隋炀帝还有三征高丽,大肆征兵,士兵半数死于战场,壮劳力都去打仗,百姓也没办法耕种土地,田地荒芜,农村经济被破坏,百姓也没有了生活来源,"民以食为天",没有吃的,那真的离暴动不远了。
另外,隋炀帝不允许有人忤逆他的朝廷,但凡有人反抗,立刻就执行死刑,严酷的刑罚使得百姓更加对这个王朝产生了逆反心理,为后期的起义打好了基础。
隋炀帝的暴政严重引发了百姓的动乱,全国范围的农民开始起义,隋朝天下大乱,由于三征高丽、西征吐谷浑,隋炀帝的做法造就不得一些官员的民心了,在农民起义的同时,隋朝官员也参与了这场起义,不仅在从外开始摧毁这个不得民心的王朝,还从内开始破坏隋炀帝的统治,速亡成了历史。
隋炀帝的一系列保证将上文提到的各种隐患、缺陷暴露无遗,并且激化了这些矛盾,引发了隋末农民大起义,所以我认为隋炀帝的暴政是隋朝速亡的导火索,让这个王朝顷刻间不复存在了。
四、结语
隋朝在建立之初,以武力取胜,不仅要镇压前朝遗留势力,还要镇压周边民族以及内部镇压,武力强行镇压的缺点就是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这些势力会伺机反扑。
隋朝的新制度不能满足当时百姓的需要,饥荒时不能开仓赈粮,很多的官员被新制度弄丢了饭碗,百姓生计得不到满足,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加剧。
再加上,隋炀帝在上位后一系列的保证,压榨农民,压榨士兵,修建许多费时费力费钱的工程,百姓再也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起义,迅速且成功地摧毁了这个暴政的皇帝,这也是为什么隋朝衰落得那么快的原因。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57012.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