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在位共二十二年,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下面历史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从1410年到1424年,明成祖朱棣曾经五次亲征蒙古,不少史学家称颂朱棣北征的功业,极尽赞美之词,所谓“五出漠北,三犁虏庭”,所谓“北清沙漠,南定交阯,其威德所加,不远过汉高哉。”认为朱棣的功劳远在汉高祖之上。
甚至还有更夸张的说法:“文皇帝躬擐甲胄,张皇师徒,穷追遐讨,深入漠北,以靖胡虏,妖氛残孽,荡焉廓清,几无孑遗,乘舆所至,盖汉武唐宗所不到者。”认为他的功绩甚至超过了汉武帝和唐太宗。
即使在当下,不少学者也异口同声地肯定它“沉重打击了蒙古贵族的割据势力”,“在朱元璋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蒙古地区的管理”。那么朱棣的功绩确实如此吗?确实如杨荣所说的那样,为后代留下了“万世不拔之功业”吗?
可能,面对如此多的带有“权威性”的赞誉之辞,很多人早已不假思索地点头称赞。但如果我们想要真正地了解历史,认清真相,就不能人云亦云,我们得依据史实,作出自己的判断,笃定自己内心的答案。
第一次北征
永乐八年(1410年)2月,朱棣率50万大军深入漠北,亲征鞑靼。据《明太宗实录》记载:五月乙卯,首虏本雅失里苍黄穷迫,以七骑遁去。六月甲辰,阿鲁台以其家属远遁。丁未,我师奋进,大败之,斩其名王以下数十人。己酉,虏见大军渡河,果贪所载物,竟趋而至……遂生擒数十人,余尽死。
这与郑晓的《今言》和王世贞的《弇州史料前集》所记载的内容相差无几,笼统地称“虏势披靡”、“虏众溃散”。明人记载征战,对于战功一向是详而复详。一示天子以不欺,二以为纪功行赏之凭据,三借以考察敌我力量之消长。但是,反观这些记录,均于战果过于笼统、语焉不详。
按道理说,天子亲征,举国企望,朱棣本身又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更欲以此留美名于后世,一出塞便急于勒铭刻石。如果朱棣北征战果可观,一定会详述以夸示天下。不幸的是,北征战果寥寥。模棱的数字,茫然的记载,显系史官有意掩饰之。所以谈迁才说:
上不胜丘福之忿,慷慨临戎,出塞千里。观其走可汗,败太师,所俘斩史不著其数,则卤获亦甚微矣。
第二次北征
永乐十二年(1414年),朱棣率50万大军开始了第二次亲征。据《明太宗实录》记载:上遥见之(明军作战不利,马聚被创,都指挥战死),率铁骑驰击,虏大败,杀其王子十余人,斩虏首数千级。余众败走。大军乘胜追之,至土剌河,生擒数个人。马哈木、太平等脱身远遁。
王世贞的《弇州史料前集》也有与《明太宗实录》同样的记载,但是多了“盖是时虽胜,所杀伤相当,几危而复攻,班师之令所以急下也”的描述。
也就是说,虽然明军是以"五十万众" 征讨"扫境"不过"可三万余人"的瓦剌,但是,明军打得十分艰苦,双方"杀伤相当",如果不是"班师之令""急下",其胜负将不知何如。用谈迁的话来说,就是明军"几危而复攻,故急还"。
第三次北征
永乐二十年(1422年)3月21日,朱棣开始了第三次亲征。《实录》等几种记载,多含混夸张之词,但总之都说这次出征的主要目的并未达到。阿鲁台远遁,明军未能与之交锋,回师击兀良哈,亦仅俘其老弱。
王世贞在《弇州史料前集》中说“是举(朱棣没有找到原来的对手阿鲁台,反而背信弃义地攻击了毫无防备的兀良哈三卫)最为得志”,然后接着又说“阿鲁台竟遁去,未伏诛”。这里面的讽刺意味十足。
第四次北征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7月23日,朱棣率30万大军又一次踏上了漫无目标的征途。阿鲁台仍然是疾走远遁。朱棣的亲征再一次徒劳无益,直到这一年的十月仍留驻在万全右卫,并未跨出长城关隘,结果到十月底不得不下诏班师。此时的朱棣已经对战争充满了厌倦(兵岂堪数动,朕固厌之)。
第五次北征
相距不到半年,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4月3日,朱棣第五次北征,六月中旬抵达答兰纳木儿河,明军在方圆数百里的山谷荒原上搜寻,始终没有发现阿鲁台的一丝踪迹,朱棣决定停止北征,结果7月8日,朱棣病死于榆木川,带着北征不果的遗憾,溘然长逝。
更糟糕的事
其实,五次北征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还不算最糟糕。更糟糕的是,永乐北征,第一、二两次用兵均达五十万,第四次三十万,其他两次亦在数十万之数。结果造成了“国库空虚”、“财力大窘”。
第一次北征时,就遇到粮饷不足。清远侯王友率军运饷不至,“军士乏食,多饿死者”,朱棣不得不“久素食”,“命以所获牛羊悉分诸将给军食”,甚至“供具减半”。
在第三次北征之前,朱棣让户部尚书夏元吉、吏部尚书吕震、兵部尚书方宾、工部尚书吴中等人商议出师事宜,他们都认为国库空虚,“北征饷绌”,“皆言兵不当出”。于是,在第三次北征,搜寻阿鲁台时,粮饷供应已相当困难,而偷袭兀良哈之后,军中粮草告罄,不得不从开平挽运接济。
第五次北征,“士卒饥冻,馈运不济,死亡十二三”,杨荣“请以供御之余给军,而令军中有余者得相贷,入塞官为倍偿才勉强渡过难关。”
因此,总体上看,朱棣麾数十万大军,竭全天下之人力,频年出师,并没有解决蒙古问题,反而使得明廷“财力大窘”。
如同黄仁宇的推测,永乐帝进行的一切事业的费用可能超过国家正常收入的两倍或三倍。这些财政需要无疑使国库空虚,而且确实削弱了国家的财政管理。它们还使人民负担增加,使人民为了偿还欠税而负债累累。也如《剑桥中国史》上所说的:
这些不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也大大损耗了帝国的财力,伤害了军队的士气…在这些战役中,皇帝既没有摧毁蒙古人的诸帐部落,也没有能够限制他们对北方边境的进犯。
无独有偶,二十多年后,“土木堡之变”,大明王朝差一点江山易主社稷变色。
后记
在太多人的心中,朱棣都是个马上天子,是个民族英雄,这就是很多人心中的英雄情结。可是,如果我们以史为据,就会发现,朱棣的表现只能说是“精神可嘉”,因为,他虽然五征漠北,但并没有实现到他的理想,反而,让更多的无辜的人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一旦我们刻意忽略这些史实,不正视史实,就是不忠于历史。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55920.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