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豫,即唐代宗,唐朝第八位皇帝,唐肃宗李亨长子,他在位期间彻底平定了安史之乱,但也没能带领大唐重回盛世。接下来历史百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开元十四年,公元727年1月,东都洛阳上阳宫,李豫出生,据《旧唐书》记载,李豫“幼而好学,尤专《礼》《易》,且仁孝温恭,宇量弘深,宽而能断,喜惧不形于色,玄宗钟爱之。身为唐玄宗嫡长皇孙,少年的李豫享尽盛世荣华,十五岁时封为广平王。
然而公元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大唐盛世戛然而止,唐玄宗仓皇奔蜀,从此28岁的李豫随父亲李亨北上灵武,李亨继位后,李豫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帅郭子仪、李光弼等与叛军作战,作为平定叛乱的核心人物之一。
一年零三个月后,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密谋杀死,安庆绪继大燕帝位,叛军内乱,给了唐军千载难逢的机会,公元757年九月,李豫联合回纥军共计十五万人,在长安与十万叛军展开决战,直到夜幕降临,叛军溃逃而去。战场上留下六万多具尸体,唐军大胜。收复了两京。
公元758年5月,李豫被立为皇太子,公元762年,35岁的太子李豫,在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等人拥立下,继承皇位,成为李唐王朝皇帝中,第一个由宦官拥立的帝王。
即位后,他却又被另一个人所控制,那就是宦官李辅国。昔日李辅国因拥立肃宗即位,备受宠信,掌握禁军兵权,权势煊赫,此时又依仗拥立代宗之功,日益骄横。甚至对李豫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如此狂妄的说法,让代宗对他日益不满起来,于是代宗采取捧杀政策,尊称李辅国为“尚父”,任命他为司空兼中书令。李辅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继赵高之后,第二个出任宰相的宦官,然而到达权力巅峰的李辅国已然走到了尽头。
在权力的诱惑下,李辅国的阵营中有一个叫程元振的宦官,他本是李辅国的心腹,还掌握着一支神射手部队,李豫决定用程元振来制衡李辅国。两个月后,笼络了程元振和大部分禁军将领之后,李豫突然下诏,解除了李辅国的兵权,迁居宫外,并指使人将他刺杀。曾经叱咤风云的一代宦官,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踏上了黄泉路,而李豫下令追查凶手,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公元763年,史朝义败亡,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宣告终结。李豫终于完成了肃宗未竟的事业,天下百姓欢呼雀跃。
安史之乱既是大唐盛世的终点,也是一个大裂变时代的起点,鉴于当时困窘的政治和军事格局,不得不瓜分河北地授叛将对安史旧将及亲族一律不加追究。于是藩镇割据局面开始了。同时西部吐蕃乘虚入侵,陷掠河西、陇右之地,而此时在李豫身边的程元振却干了件蠢事。
公元763年十月,吐蕃集结吐谷浑、党项、氐、羌共二十万重兵,向唐朝发起大规模进攻,边境守将频频告急,可程元振却置若罔闻,既不上奏一辈子,也不发兵御敌,导致吐蕃军队长驱直入,兵锋直指奉天和武功。直到逼近长安,李豫和百官才惊闻。京师震恐,很快兵临城下,李豫只好仓皇逃奔陕州,三天后,吐蕃进攻长安掠夺府库钱财,焚毁民房,洗劫一空。国难当头,李豫紧急起用郭子仪,征调武关的部队,发起反攻。
吐蕃人听闻郭子仪集结大军向长安杀来,匆匆带上战利品呼啸而去。长安收复。朝中大臣群起上书,要求惩治程元振,但仁厚的李豫并没有杀他,而是消除了他的官爵,将其遣回原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正月,曾经追随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的立下赫赫战功的仆固怀恩,在河东拉起了反旗,这位满门忠烈的忠义将士为何要反叛呢?由于安史之乱后,武将颇受猜疑,加之宦官乱政,奸臣当道,功高不赏,名将被杀,仆固怀恩不敢上朝明志,最终被逼走了上反叛之路。
公元765年九月,仆固怀恩纠集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等数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大举入侵,途中仆固怀恩暴亡,郭子仪意识到分化对手的时机成熟,上演“单骑盟回纥”的一幕,最终唐回握手言和,成为中国历史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战例,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一次又一次使李唐王朝转危为安。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
李豫一生,情路波折,第一位皇后沈氏不知所终,贵妃独孤氏的突然离世和华阳公主的夭亡,都让他悲痛至极。甚至完全超出了他精神所能承受的极限,陪伴着这个内忧外患的大唐帝国步履蹒跚地走过十七度春秋后,心力交瘁的代宗李豫病倒了,在病榻上,李豫的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悲凉。
公元779年6月,大明宫紫宸殿,李豫驾崩,终年53岁。群臣上谥号曰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葬于元陵。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50652.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