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以上问题历史百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事实上多由贵戚担任,掌握朝政,职位甚高。《汉官仪》载:“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文献通考》卷五十九云:“大将军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远出丞相之右。”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无疑是魏蜀吴三国的朝廷重臣了。比如曹魏历史上,夏侯惇、曹仁、曹真、曹休曾担任大将军,再比如蜀汉历史上,蒋琬、费祎、姜维曾担任大将军。
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孙权建立的东吴,除了大将军这一官职,还特别设立了上大将军。“上大将军”之职并非汉制,而是孙权为陆逊特别创立的,“吴于大将军之上复置上大将军”,也即上大将军的地位,还要在大将军之上,这显然是东吴位极人臣的官职了。
上大将军:陆逊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登基称帝,正式建立东吴后,因为赞赏陆逊的功绩,所以在大将军之上又设置上大将军,地位高于三公。陆逊被拜为上大将军、右都护。因此,在公元229年时,陆逊不仅是东吴武将的第一人,也可以说是位列东吴文武百官之首了。而这,自然也是和陆逊的功绩相适应的。在公元229年之前,陆逊不仅协助吕蒙夺取荆州,促使东吴的疆域明显增加,更是在夷陵之战中击败了久经沙场的刘备,巩固了东吴对于荆州的占领。在夷陵之战后,陆逊还防御曹魏的进攻,成为东吴武将中的栋梁。特别是在周瑜、鲁肃、吕蒙之后,陆逊在东吴的地位,自然是不可撼动的。
赤乌七年(244年),陆逊被孙权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当时,太子孙和同鲁王孙霸为了争夺太子之位两宫并立,朝廷内外的官员,大多派遣子弟侍奉孙和或孙霸。对于陆逊来说,孙和、孙霸二宫之争时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昭”。总的来说,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朝政二十余年。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陆逊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在三国的文臣武将中,陆逊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完全可以和蜀汉丞相诸葛亮相提并论。
上大将军:吕岱
吕岱(161年-256年),字定公,广陵海陵(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东汉末年,吕岱因避乱而南渡,这和诸葛瑾等人的情况比较类似,并且同样受到了孙权的赏识。建安十六年(211年),吕岱以督军校尉之职,与蒋钦等领兵平定叛乱。建安二十年(215年),吕岱随孙权进取长沙三郡。延康元年(220年),吕岱代步骘出任交州刺史,升任安南将军、假节,封爵都乡侯。黄武五年(226年),吕岱平定士徽叛乱,控制岭南,从而被孙权晋封为番禺侯。
赤乌二年(239年),吕岱接替潘濬处理荆州文书公务,与陆逊同在武昌。赤乌八年(245年),东吴丞相陆逊去世,诸葛恪接替陆逊职位,孙权于是分武昌为两部,吕岱督领右部,自武昌而上至蒲圻,吕岱被升任为上大将军,儿子吕凯也被授予副军校尉,在蒲圻监军。由此,对于吕岱来说,成为东吴第二任上大将军。太平元年(256年),吕岱去世,年九十六。对此,在笔者看来,就活到96岁的吕岱,不仅是东吴,也是整个三国时期寿命最长的武将之一了。并且,相对于第一任上大将军陆逊,吕岱最终的结局,显然是相对较好的,也即获得了善终的结局。
上大将军:施绩
施绩(?—270年),字公绪,丹杨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原名朱绩。左大司马、当阳侯朱然之子,吴少帝孙亮登基后恢复本姓“施”。对此,在笔者看来,施绩的情况,显然和陆逊之子陆抗比较类似,也即两人的父亲,都是东吴的顶级武将,并且两人最后的官职和地位,完全可以和自己的父亲相提并论。施绩的父亲朱然去世,他承袭父亲的事业,担任平魏将军、乐乡(今湖北省江陵县西南)督。公元252年,孙权去世,孙亮继位,施绩被任命为镇东将军。公元257年,施绩被任命为骠骑将军。
按照东汉时期的武将官制,骠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和大司马,比如蜀汉建立后,刘备就册封马超为骠骑将军。而这,意味着施绩距离上大将军一职,已经是越来越接近了。公元258年十月,孙休的登基称帝,同年腊月孙休与张布、丁奉等密谋,除掉执掌大权的孙綝,施绩便被任命为上大将军、都护督,也即施绩成为东吴第三任上大将军,也是最后一位上大将军,自施绩之后,东吴就没有人担任这一官职了。《三国志》的欧哲陈寿评施绩有将领之才,可以说继承父业。公元270年四月,施绩卒,之后吴国荆州的兵马大权便交到了陆逊之子陆抗手上。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49696.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