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公孙衍当初为什么要离开秦国 公孙衍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位置:首页  »  人物野史  »  公孙衍当初为什么要离开秦国 公孙衍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日期:2023-03-29 18:21热度:加载中...

公孙衍当初为什么要离开秦国 公孙衍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公孙衍和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公孙衍首先发起,由苏秦游说六国推动六国最终完成联合抗秦。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公孙衍本为魏人,却于早年入秦参军,一路凭借军功登上大良造之高位,眼看即将名利双收,天上突然掉下个张仪,公孙衍一怒之下离开秦国。那么,离开秦国后的公孙衍,其结局又是如何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01.魏人出身却入秦参军,张仪到来公孙衍无可奈何离秦

公孙衍当初为什么要离开秦国 公孙衍最后的下场是什么-趣历史网

  魏惠王十年(前360年),公孙衍出生于魏国阴晋,本为魏人出身的他,却不了解因何而于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年)离魏入秦,并先后参加秦攻魏岸门、秦攻韩宜阳和秦魏“雕阴之战”。凭借战功,公孙衍很快便升任左庶长,且获封最高爵位大良造。

  彼时秦惠文王在位,秦国高层之中,地位最高者乃是相邦樛游,排名第二的则是庶长秦操,而担任左庶长的公孙衍,则排名第三。在极为重视军功的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公孙衍,无疑是最有希望接替樛游,担任下一任秦国相邦的人选。

  然而,此时张仪也已经入秦,并很快便凭借自己的学识征服了秦惠文王嬴驷,尤其是在秦魏“蒲阳之战”后,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用秦国攻占的蒲阳换来了魏国的上郡十五县和少梁,从而使得秦惠文王对其更为重视。

  于是,当相邦樛游于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去世之后,张仪得以出任新一任相邦,不仅导致公孙衍希望落空,而且因建议暂缓攻魏的公孙衍,也开始受到怀疑和排挤,心灰意冷之下,公孙衍便离开秦国,返回了母国魏国。

  02.首倡合纵促成五国伐秦,秦国东出步伐被迫放缓

  当时,秦、齐、楚三国势大,其余列国面临极大威胁,公孙衍开始思考弱国抵抗强国策略,并提出弱国合纵以抗强国之策。此后,公孙衍在陈轸建议下,开始游走于燕、赵等国,推销自己的合纵策略,并先后担任燕、赵、齐三国相邦。

公孙衍当初为什么要离开秦国 公孙衍最后的下场是什么-趣历史网

  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从而促成魏、韩、赵、燕、中山五国合纵,“五国相王”之举,立即引起了秦、齐、楚等大国警惕,齐国先是以中山国小为借口,意图联合魏、赵、燕迫使中山国放弃王号,后又以割让平邑给燕、赵,而意图促使燕赵出兵攻打中山,但同样以失败告终。相对于齐国而言,楚、秦可就直接很多,先有楚国于同年出兵攻魏夺取八邑,后有秦国于次年出兵夺取魏国曲沃、平周和韩国鄢陵。

  魏惠王见合纵仍无法抵御强国,便开始对“合纵”策略动摇,再加上张仪的不断蛊惑,魏国遂“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的连横策略,并任命张仪为相。而就在张仪的连横在魏国取得成功之时,公孙衍则派人前往韩国,说服韩国大臣公叔,韩国遂也将国事托付于公孙衍,如此公孙衍已在燕、赵、齐、韩四国掌权。

  与此同时,由于秦国的大举东进,东方各国望而生畏,开始纷纷支持公孙衍的“合纵”,而继燕、赵、齐、韩四国之后,楚国也“以事因犀首”。在诸国压力之下,魏惠王遂又赶走张仪,改以公孙衍为相。秦惠文王二十年(前318年),在公孙衍的推动下,魏、赵、韩、燕、楚五国共推楚怀王为纵长,组织联军进攻秦国,公孙衍又鼓动义渠自侧背进攻秦国,遂成前后夹击之势。

  面对气势汹汹的联军,秦国先以“文绣千匹,好女百人”稳住义渠,再集中精锐全力在函谷关迎战联军。联军方面,楚、燕两国因威胁不大,态度消极、心存观望,只有魏、赵、韩三国大军与秦军交战,结果被击败。次年,庶长樗里疾率秦军反击韩、赵、魏三国联军,于修鱼大败联军,斩杀联军主力魏军8.2万、赵军13万,联军败退观泽,秦军追击又于观泽败韩军,斩首超三万,俘虏韩将鲮申差。

  此次合纵攻秦虽以失败告终,但当时秦国面临的局面却相当危险,一个处理不慎,“商鞅变法”以来的成就,便会毁于一旦。因此,为了避免引起东方列国的剧烈反弹,重蹈先前危机,秦惠文王开始减缓东出步伐,开始将战略重心放在南北两端。

  03.身挂五国相印再成合纵,却因对列国失望而病逝于秦

  秦国将战略重心转向南方巴蜀和北方义渠后,中原列国之间便成为了张仪和公孙衍的主战场,连横与合纵开始激烈交锋。公孙衍、张仪搅动天下局势,正如景春所评价,““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公孙衍当初为什么要离开秦国 公孙衍最后的下场是什么-趣历史网

  由于“五国伐秦”失败,魏国大臣田需趁机指责、中伤公孙衍,魏襄王于是不再信任公孙衍,田需逐渐掌握大权,公孙衍无可奈何之下只好离魏。不过,为了避免合纵大业被毁,公孙衍离开之前,请来田文接替自己担任魏相。田文本就是齐国公子,因而很容易便获得了齐国宰相田婴的支持,合纵形势好转。

  公孙衍离魏之后,却并未放弃合纵策略,而是前往韩国担任相邦,并开始策划和推进新一轮的合纵。面对再度合纵,深感不安的秦惠王随即发兵攻韩,韩国如何是秦国的对手,虽然公孙衍尽力周全,将韩军的损失降到了极限,但韩国的战败仍难以避免。与此同时,盟国无人出兵相救,却让公孙衍对于合纵前途,开始变得悲观起来。

  此后,秦国又派张仪入楚离间齐楚联盟,张仪以“六百里商於之地”说动楚怀王,令其不顾屈原等人劝告断然与齐绝交,事后张仪却根本不认账。楚怀王一怒之下发兵攻秦却惨遭战败,反使秦国占据汉中。与此同时,齐国也趁机与秦结盟,联合韩、魏进攻楚国,于垂沙之战大败楚军,楚国就此国势大衰。

  然而,就在张仪游说东方列国之时,秦惠文王突然于前311年病逝,而齐、燕、赵、韩、魏等国听说张仪与秦武王有矛盾,便又纷纷背叛连横之策,恢复合纵联盟,并由公孙衍担任纵约长,并同时担任齐、燕、赵、韩、魏五国相邦。

  再成合纵,公孙衍声望达到顶点,然而此时公孙衍对于东方列国却早已失望,因此促成合纵后便没有了下一步动作。前309年,张仪去世,公孙衍便又回到了秦国,担任秦国相邦。后秦武王增设左、右丞相作为相邦副手协助公孙衍。三年后,公孙衍病逝于秦国相邦任上,右丞相嬴疾继任相邦。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公孙衍是怎么死的?

公孙衍得到秦王重用为什么又离开秦国?

张仪和公孙衍各自是如何施展连横合纵之策的?

公孙衍为什么非要合纵伐秦呢?

公孙衍当初为什么要离开秦国 公孙衍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标签:公孙衍  苏秦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46187.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