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三国同样英雄辈出,前仆后继的武将在展现着飒爽英姿的同时多变的时局也使得他们无法长期安身立命,无法掌控着自己的命运.接下来历史百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不幸的是,魏延恰恰就是这样的人。魏延的能力无疑是极为出众的,在刘备诸葛亮麾下尚能有他的一席之地,可诸葛亮去世后,魏延不肯居于人下的心思就按捺不住了,或多或少流露了出来。那时候的掌权者杨仪可就没诸葛亮那个涵养了,魏延的下场自然凄惨--夷三族而亡。魏延能力出众,而且也没有谋逆之心,却被罗贯中为了情节需要,硬生生塑造成了一个脑后有反骨的,反复无常的“小人”,着实是有些冤枉。
我们来看看魏延的生平事迹。魏延,字文长,荆州南阳人士。对于他的相貌描述,史书中并没有记载,想来也就普普通通,既不英俊帅气,也没什么丑的“出彩”之处。可后世却对他的样貌做出了虚构,说他身高八尺,面如重枣,剑眉星目,堪称是一个仪表堂堂的美男子,大概和关羽有那么一两分相似,就是典型的高大威猛的武将形象。他出身于部曲,事实上这样的出身并不算高,却是刘备实打实的嫡系了,算得上是刘备的亲信,而非从其他势力那里叛逃而来的将领。
刘备在西川征战,试图攻取汉中的时候,魏延是有着斐然战功的。他骁勇善战,冲锋陷阵十分勇猛,多次得到升迁,很快做到了牙门将军。可以说,魏延的升迁都是有着实打实的战功的,而并非靠着卖主求荣。
魏延有能力不假,可他的缺点同样明显,他骄傲矜高,更致命的是,他喜欢私下评论上司。魏延跟随诸葛亮北伐,常常向诸葛亮提议独自带领一队军队,以开辟更好的战局,求取更高的战功。可他每每提议,却每每被诸葛亮所拒绝。魏延自然有所不满,曾私下“吐槽”诸葛亮有些过于优柔胆怯,使得自己空有一腔热血却无法施展。
其实魏延也并非全无“情商”,他作战勇猛的同时,其实是十分善待下属的,因此他手下的士卒对他也算是忠心耿耿。只是他实在倨傲,总觉得高人一头。其他人一方面深知他的“刺头”个性,另一方面又碍于他的赫赫战功,一般不会和他太过计较。唯有杨仪那是相当不买账。杨仪也是个刺头,性格同样有些孤傲冷僻,和同僚上峰关系也不是非常融洽,自然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因此杨仪经常和魏延呛声起冲突,魏延甚至到了举刀怒目相向的地步,说句势同水火一点也不为过。
事实上,诸葛亮十分欣赏杨仪的足智多谋及魏延的骁勇善战,怎奈二人就像仇人似的,一见面就“掐”,费祎也曾试图调和二人关系,最后却也是无功而返。两名重臣却无法同心协力,诸葛亮实在是难以将北伐的重担托付给他二人。
其实从这里我们已经可以隐约窥见当时魏延尴尬处境了。以魏延的资历和战功来说,他是名副其实的蜀汉北伐前线的二号人物。可诸葛亮属意的接班人很显然不是他。并且我们前面提到过,魏延更具侵略性的战略思想在根本上是和诸葛亮不相符的。凡此种种,在加上紧张的同僚关系,魏延的处境在诸葛亮去世后变得愈发岌岌可危。
诸葛亮认为自己去世后,蜀汉的实力是无法继续支持北伐的。在他临死前的一次密会上,他反复重申了自己的观点:杨仪、费祎、姜维等人率军撤退,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并着重强调,若到时候魏延不肯遵守军令,杨仪与费祎可先行退军。
诸葛亮去世的消息被很好的隐瞒了下来,费祎也曾去魏延那儿探过虚实,魏延坚定地表示:丞相虽然去世了,但我魏延完全有能力带领大家继续北伐。他什么身份,怎么可能为杨仪所差遣。要知道,魏延从来都是以诸葛亮的接班人自诩,诸葛亮去世虽然是一个沉痛打击,但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一个人而中断北伐大业。更令他无比愤怒的是,在魏延心目中,自己才是当之无愧的接班人,可诸葛亮却把总指挥权交给了自己最“讨厌”的杨仪。憋闷气愤之下,魏延扣押了费祎,企图逼迫他与自己联手篡改丞相的遗嘱。费祎设计逃脱了,蜀汉大军还是按照杨仪的部署有序撤退了。
魏延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竟然率领自己的部下把栈道给烧毁了,还发书上奏说杨仪谋反。杨仪见事不好,也连忙上书,同样说魏延谋反。两封奏章发往成都,在董允和蒋琬的证实之下,魏延被确认为谋反。山大的帽子扣下来,哪怕是魏延也无能为力。最后,魏延被杨仪等人追赶,最终被马岱等斩首。
魏延恃才傲物,本领大,脾气也不小。平时大家看他劳苦功高,也不愿与他多计较。诸葛亮也算爱惜人才,作为一个领导,一直容忍着魏延的“小脾气”。这些无疑也纵容滋长了魏延的坏脾气。可当魏延的顶头上司换成了“小肚鸡肠”的杨仪,这样的小脾气当然不可能得到容忍。纵使魏延犯的错误并不算特别大,起码不至于得到一个夷灭三族的凄惨下场。但领导挑你刺,神也挡不住。在魏延“不协不合”的性格影响下,最后也只能获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45190.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