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工匠的地位,自秦汉大一统王朝建立以来,总体是呈直线下降趋势的。先秦时像公输班那样的大匠还能受到诸侯国君的礼遇,从蒙元开始,匠人们却落得连人身自由都无法保障的地步。明朝定鼎后继续沿袭了蒙元野蛮落后的匠户制度,使得工匠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受到进一步压制。不过这种情况也并非绝对,例如嘉靖皇帝在位期间,就一位木匠因为宫室营建之事受到了皇帝本人的青睐,从而青云直上,不仅跻身朝堂,而且晋升到了工部尚书的高位,这在整个明朝都是绝无仅有的。
这个幸运儿叫徐杲,本是扬州匠户出身,其家传绝技主要是木工中的所谓“大木作”,也就是木构建州的设计与施工,他自幼聪颖,不仅尽得祖传技艺而且有所生发,嘉靖后期,朝廷诏令天下能工巧匠齐集京师,为重修皇城三大殿献计献策。因为嘉靖三十六年的时候,紫禁城里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座核心殿宇、连同其他一些附属建筑,都在一次大雷击引发的火灾中被全部焚毁,作为朝廷的门面自然需要全盘恢复,但这项举国瞩目的工程却面临着很多实际困难。
首先自然是缺钱,明朝的财政危机此时已经越演越烈,朝廷的日常用度都已经十分吃紧,再加上嘉靖皇帝沉迷于修仙问道,耗费了大量资财在这上面,要挤出一大笔费用整修宫室十分困难。这还不算,工程方面遇到的难题是这样规模的殿堂需要大量优质木料,特别是支撑大殿的柱子,更是非数百年的巨型楠木不可,而当时这样的木料在大明境内很难再找到,即使某些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还有遗存,其开采和运输的成本之高也让人难以承受。
财政匮乏的问题不是工匠能解决的,但是关于大殿所用的梁柱问题却被徐杲等大匠设法解决了,那就是“积木为柱法”。简单来说,就是将小块木料用榫卯、包镶等方式拼接在一起,外观看起来浑然一体,不仅费用节省了一大截,还增加了柱子的承重能力。用这种办法不仅重修成了三大殿,还为皇帝当时居住的西苑增建了很多大型宫室,受到朝野一致赞誉,更是讨得了嘉靖的欢心,让其破格提拔徐杲主管工部,从而让一个木匠实现了梦幻般的飞跃。
在明朝诸帝中,嘉靖素以刻薄寡恩而著称,而且极度自私自利。不过他的优点在于拥有超强的权术手腕,能够将朝臣玩弄于股掌之上,而且敢于破格用人,这才给了徐杲这一难得的机遇。不过这种殊遇对徐杲也不一定就是好事,他执掌工部后着力提升下属效率,推动诸项大型工程项目进展,触犯了很多官宦世家的利益。嘉靖在位时,还能护着他,换了隆庆帝登基后,他就在朝臣攻讦下以贪腐的罪名下狱,这个“工匠尚书”从此在朝堂消失了。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43759.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