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百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邦起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先秦到秦朝时期,人们在选主公的时候,一般都只会选帝王将相及贵族出身的人,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有主公的样子。乃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为了积攒人气,招募大家入伙,陈胜、吴广都不敢说是自己在当主公,而是把扶苏、项燕这两个早已去世的贵族出身的人提出来当主公。直到后来,他们的声势变得很大以后,才敢说自己就是主公。
不过,当陈胜、吴广亮明身份,表明自己就是主公以后,他们所得到的支持就没有之前多了。尽管陈胜已经称王,但是反而拥戴他们的并不是很多。包括武臣等很多人都背叛了陈胜,而且陈胜最终还被自己的车夫给杀掉的。
(陈胜吴广起义)
假设陈胜当年继续打着扶苏和项燕的旗号打下去,而不是自己急急忙忙就走到前台,说不定他们最终就成功了。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那时候的人,都只相信帝王将相及人家出身的人,才是能够当主公的。
秦朝末年,群雄并起,绝大部分主公也都是帝王将相及贵族后人。
比如,项羽是贵族之后,田广是贵族之后,魏豹是贵族之后,赵歇是贵族之后,韩王信是贵族之后。六国的那些后人,除了项羽以外,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本事,但是他们却都能够拉起数量庞大的队伍,称霸一方。若不是后来遇到项羽,韩信这些能征善战的人,三两下就把他们给灭了,说不定他们会形成很大的气候,重新恢复春秋战国时期的样子。
总之那时候的人,在认主公的时候,基本上都只认帝王将相及贵族之后。
但是有一个人,却自始至终都得到大家的认可,并且他的队伍还越来越大,这就是刘邦。要知道,刘邦并不是贵族之后,他也没有像陈胜、吴广那样,拉一个贵族之后出来撑场子。刘邦并没有这么宣扬,可是他却获得了老百姓的支持,他的队伍也变得越来越大,最终还夺得了江山。那么,为什么这样的规律,在刘邦这里就不成立了呢?刘邦究竟有什么样的本事呢?
(刘邦)
很多人可能认为,这是因为刘邦尊重人才,喜爱人才,很多人才在刘邦那里,能够获得重用。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刘邦一生并没有像曹操那样,提出过“唯才是举”的口号。并且他似乎也并不重用人才。他除了特别喜欢张良以外,也就没有他更喜欢的人了。我们所得到的历史记载,大都是刘邦不喜欢人才的信息。比如郦食其前去投奔他的时候,他就对他一通嘲笑。还有很多儒生,去投奔他的时候,他也瞧不上这些儒生。看见他们戴高帽子,就把他们的高帽子取下来,在上面撒尿。有人认为他这是不喜欢没本事的假人才。但是,一般老百姓怎么知道真假呢?只能看出刘邦不重视人才。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韩信,他一直不重视韩信,最后虽然拜韩信为大将,不过是他已经走投无路,没有办法,而萧何又不断向他推荐,他才这样做的。这多多少少有点“死马当活马医”的味道,本身并不表明他认可韩信是一个人才。
当然了,也不能说刘邦就完全不重视人才。但刘邦重视人才,基本上是看这个人是否脾气相投。比如陈平有“昧金盗嫂”的行为,这样的人,和他脾性相投,所以他才会喜欢他。
但是,刘邦真正要聚集人气,与刘邦重不重视人才关系并不是很大。我们现在所谈的,是为什么有那么多普通老百姓也会跟随刘邦的问题。因为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所要跟随的主公,只能是帝王贵族及其后人。刘邦那一点,吸引了普通老百姓?
(韩信)
我认为,刘邦能够获得普通老百姓的认可和跟随,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刘邦最先攻入咸阳,灭掉秦朝。刘邦最先攻入咸阳灭掉秦朝,那么刘邦就是取代旧朝廷的那个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再加上义帝当年说过,谁要是最先攻入咸阳,就封谁为王。两方面的原因,刘邦自然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而项羽不认可他,却又得到了老百姓的同情。
二是刘邦多次宣扬君权神授思想。刘邦多次对外宣称,自己身上盘着龙,宣称自己曾经斩白蛇等等。这些东西在那个时代是很吃香的,因为那时候的人,都认可“君权神授”的道理。所以大家都会跟随他,这也是刘邦能够吸引普通老百姓一直跟随他的重要原因。
三是刘邦后来打仗胜率越来越高。事实上,最初跟随刘邦的人,因为在刘邦打败仗的时候,尤其准备到汉中去当汉中王的时候,很多人都走了。到了后来,刘邦打回中关中,气势上来了,与项羽划定鸿沟为界了,他的人气又起来了。由此可见,刘邦能不能够积攒人气,主要还是看刘邦自己能不能打胜仗。
(参考资料:《史记》等)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38308.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