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一直是蜀汉绕不过去的情结,但是北伐的最终结果是失败的,而这也并不能将错误归结在诸葛亮的身上,蜀汉穷尽竭力其实也难以做到北伐的胜利。所以单凭诸葛亮一人也无力回天,古代冷兵器战争拼的是国力,国力的基础就是人口。当时蜀汉人口不过九十四万,相比起曹魏的四百多万,不及四分之一,所以这限制了蜀汉所能调动的最大兵力,不过十万。可以说十万蜀汉军已经是达到了极限,相当于是九个人就需要供养一个士兵,看起来似乎差距不大,但对比一下汉武帝时期就明白了。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百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时期的蜀汉
汉武帝时期的人口峰值是六千万,而当时汉朝的常备军是六十万,相当于是一百比一的比例,然而就是这么大的容错空间,汉武帝还是背负了一个穷兵黩武的名声。可见有着十倍差距的诸葛亮,能不断发动北伐维持蜀汉权威,已经是非常尽力了。
但既然蜀汉如此艰难,为什么诸葛亮却还是要不断北伐呢?而且北伐的成功性那么小,是不是有什么好办法能打开突破口呢?
诸葛亮北伐
诸葛亮北伐从小说角度来看,是兴复汉室的具体表现,是诸葛亮忠臣形象的体现。为了先帝的遗愿不断尝试,实属千古奇谈。但现实情况远比小说复杂,人物的性格也不是单一不变的。回到三国这一段历史重看北伐,才明白诸葛亮的无奈之处。
诸葛亮
蜀汉建立的基础是兴复汉室,而刘备也是以汉室宗亲自居,奉曹操为国之大贼。而刘备之所以能迅速建立基业,也是源自于刘备的两层政治资源,其一就是身份属于刘氏一族,且不论是真是假,总而言之也没有证据能说明刘备不是。其二则是衣带诏事件,衣带诏事件当中刘备是参与了的,而后也是衣带诏事件的唯一幸存者,所以他以此为理由,讨伐曹操就是奉了汉献帝的命令。因此在隆中对当中诸葛亮就提出了看法,以勤王的身份讨伐,先割据立足,再等待时机北伐。
但随之而来的变化打破了这两层优势,刘备自诩汉室宗亲,却强取豪夺了益州,还将刘璋赶去了荆州。更惨的是在荆州失守之后刘璋去了东吴,这导致益州内部出现裂痕,越来越多的质疑和反抗出现。其次汉献帝禅让皇位,采取的是合法而且笼络人心的手段,而汉室江山都不存在了,何来的兴复?
刘备托孤
为了重新强调自己的权威,刘备采取了先称王再称帝的手段。需要注意的细节是刘备的选择,他称王时是汉中王,而不是益州王,实际上是因为汉中是汉朝的龙兴之地,而且相对益州独立,距离长安和洛阳更为接近,所以刘备只有称汉中王才能规避抢夺益州的过错。但刘备之后的称帝略显不够明智,一来汉献帝不但是没有去世,而且还得到了曹魏的妥善保护,二来刘备的势力内部危机重重,在还没有解决之前就引发了对外矛盾。
所以诸葛亮是在这种情况下接手蜀汉,前途充满荆棘。
北伐的目的
这么看来诸葛亮从政治角度出发北伐,原因就是为了能缓解内部矛盾,将矛盾全部集中在对外战争上。一来能够强调蜀汉存在的意义,讨伐曹魏;二来则是将内部注意力转移,全部身心都放在对外上。
诸葛亮北伐路线
真实历史之中的北伐没有那么去惊心动魄,除了第一次北伐时期击败张郃之外,取得的胜利微乎其微,在街亭失守之后无奈退回。而之后的诸葛亮北伐结局都是一句话概括,粮尽而还。而有了第一次北伐之后,就能看懂诸葛亮为什么在军事行动上一直小心翼翼。诸葛亮的每一次北伐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拿下关中地区,目标便是长安。但当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的时候,诸葛亮却并没有采纳。
原因不是诸葛亮和魏延不合,相反两人几乎是蜀汉的支柱,而且在北伐时诸葛亮也多次让魏延独领一军,可见器重。有关子午谷奇谋的成功性,史学上一直都没有定论,但这本身就是没有答案的事情,所以只能从诸葛亮的角度去看待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作为蜀汉的掌舵人,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得失,而是要考虑整个战役的得失,蜀汉能否在北伐取得成就之后维系,是诸葛亮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诸葛亮只有一个态度,小心为上,北伐不求能成功,只要能缓解内部压力即可,因此诸葛亮北伐往往是点到即止。
姜维
反观诸葛亮去世之后的姜维便没有考虑到这一层面,不但是发动北伐的次数多于诸葛亮,而且几乎都是战败而归,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收益。另外在曹魏讨伐蜀汉时,邓艾依靠小股军队就逼降了蜀汉,难道真的只是因为刘禅无能吗?我想刘禅也曾提议如何抵挡,但现实情况是刘禅听到的都是投降的声音。此时的蜀汉缺少了支持,本地士族和豪强不支持,法理上也不合法,所以蜀汉的衰败是必然的。
再回头去看诸葛亮北伐的所作所为,才能明白一代忠臣的苦心,即使明知前方是失败,也义无反顾撞南墙。旁人都在劝说放弃时,诸葛亮却在想,万一南墙被我撞破了呢?这或许就是诸葛亮的魅力所在吧。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31367.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