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魏骥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百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明朝南京吏部尚书魏骥,字仲房,号南斋,洪武七年(1374年)出生于浙江萧山城厢镇,成化七年(1471年)去世,享年九十八岁。
魏骥一生经历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等九朝,堪称大明官场的一大奇迹。
魏骥幼年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永乐三年(1405年)考中举人。次年,以进士副榜身份被授予松江府儒学训导一职,奉命参与编撰《永乐大典》。
魏骥历任太常博士、吏部考功员外郎、南京太常寺少卿、行在吏部左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官职。曾多次奉朝廷之命,巡视灾区,询问民间疾苦。
正统八年(1443年),魏骥升任礼部左侍郎,以年老力衰为由请求退休,朝廷不准,改任南京吏部侍郎。
正统十三年(1448年),年已七十五岁的魏骥再度请求辞职,朝廷还是不同意,次年调任南京吏部尚书。曾为朝廷征讨瓦剌部进言献策,计策多为朝廷采纳。
景泰元年(1450年),魏骥终于光荣地退休了,那年已经七十七岁高龄了。魏骥退休期间,依旧操心国事,二十年间“忧国忧民,老而弥笃。”
魏骥在家乡继续发挥余热,“倡修螺山、石岩、毕公诸塘堰,捍江潮,兴湖利……乡人赖之”,造福一方,在百姓中口碑极佳。
成化七年(1471年)正月,明宪宗闻听魏老的事迹,非常感动,亲自派遣使者“赐羊酒,命有司月给米三石”,代表皇帝看望老臣。
可惜的是,使者尚在路上,魏老爷子已经仙逝了,享年九十八岁,当地官员应百姓请求,特建祠纪念魏骥。
魏骥三十三岁进入官场,为官四十五载,退休后又继续为国为民奉献了二十一年,九十八年的人生堪称完美无瑕。
是什么原因让他在尔虞我诈的险恶官场屹立不倒,长寿而终呢?
魏骥为人和善,极富爱心,刚刚参加工作时,为松江训导,不过一个七品芝麻官,收入有限,但是他“常夜分携茗粥劳诸生,诸生感奋,多成就者。”
他自己掏腰包资助贫困学生,给他们买来茶水、米粥,学生们大为感动,从此励志苦读。
后来有成就者多达百余人,门生故吏遍布天下,魏骥却从不结党营私,这也是他在官场成为不倒翁的一个重要原因。
魏骥做官,没有官架子,不为鸡零狗碎的琐事所忧心,放手让属下抓具体事,自己定方略框架,身心轻松,自然远离疾病困扰。
魏骥性格随和,常常宽容对待他人。当权的太监王振在朝中欺压大臣,众多大臣恨之入骨。
魏骥虽然也很讨厌王振,但考虑到王振和皇帝亦师亦友的特殊关系,对王振的不法行为不闻不问。
王振残酷打击异己的公卿大臣,却唯独没有对魏骥暗中挖坑下绊子,而且对他非常尊重,称呼他为先生。
王振这种货色魏骥都能忍受,对待其他大臣也就可想而知了。
魏骥为官,从不贪恋权位,多次“以老请致仕”、最终在七十七岁时“复以老辞”,退休回乡。
魏骥退休后,倡导兴修水利,解决百姓引水灌溉的难题,协助县令抓教育,表现出大爱无私的一面。
魏骥心态好,老而不张扬,整天过着“布衣粝食,不殖生产”的清淡日子,从不以自己的声望攫取钱财。
用林则徐府衙那副对联形容魏骥非常精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28770.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