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光绪执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百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很多人说光绪皇帝是慈禧控制的一个傀儡皇帝,其实不尽然。据相关史书记载,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直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在位曾实行"戊戌变法",无奈遭到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的极力反对。此后又遭袁世凯陷害自此被慈禧幽禁。从他过短的执政生涯中,我们很难看出中国在晚清政府治理下的变化,也很难看到光绪的执政能力。我们都知道,晚清王朝的结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就算光绪除去慈禧,清政府已病入膏肓,命不久矣。更何况与慈禧相比,光绪终究是慈禧养出来的一个棋子,又怎能比得了老谋深算,经验丰富的太后呢?无论是影响力还是领导力都不及她,光绪真的能把握住那个混乱的晚清局面吗?
个性软弱的光绪帝
《清史稿》记载"(光绪十五年)己卯,皇太后归政"。
可见历史上真的有段时间是光绪帝掌权的,慈禧太后为了试探光绪帝的站位和实力故意放权。不可否认在这统治的大约十年里,光绪帝助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也献出力量。但是我们该看到甲午战争中,以慈禧太后和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主和派,并不支持战争继续打下去。因为光绪帝主战从而导致清政府损失更加惨重,加重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事实证明虽然光绪帝敢于改革,但慈禧不让其参政的原因更多可是因为光绪帝还过于年轻没能力没手腕治理得了国家。
主和派的慈禧太后和李鸿章
我们可以肯定,光绪帝是一个爱国者,他迫切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变好。尽管在现在看来,改革科举制,削减军费开支,在各个方面大力改革,进行戊戌变法有进步意义。但放在当时,光绪帝有点急于求成,一下子改革引起了求士之人,老弱残兵的强烈不满,人心散乱,再加上触碰到了慈禧太后等人的利益很难搞起来,所以此次变法也仅维持了百日。支持公车上书,进行百日维新本身没错,错在没有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思想,可见光绪帝执政方式仍然存在问题。
康有为等人与603名举人一起联名上书
变法没有科学的理论和实际的考虑,忽略了晚清时期的人民有着封闭的小农思想。光绪帝只顾着颁布各项制度,未考虑到人们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没有说服群众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最终导致了失败。
梁启超在《政变前记》中这样写道,"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见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戊戌六君子
综上所述,光绪帝并没有能够执政的真正实力,就算杀了慈禧,以他从小就养成的懦弱的性格,以及后期的急功近利的心理,也无法挽救清政府的衰亡。这一点在他亲自执政的将近十年里就可以看到。无法挽救清政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清政府早已腐烂至极,衰亡是它的命运归宿,历史潮流罢了。
参考文献
《清朝历史解析》
《政变前记》
《清史稿》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28365.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