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山英太郎(うちやま えいたろう、1887年(明治20年)12月16日 - 1973年(昭和48年)12月25日),日本陆军中将。炮兵出身,诺门罕战役的时候他是关东军炮兵司令。41年陈诚反攻宜昌的时候他是13师团长,44年豫中会战的时候他是第12军司令。45年他是大阪的第15方面军司令。
祖籍鸟取县 ,陆军大将内山小二郎的长子,从小过继给伯父内山定吾。仙台陆军地方幼年学校,中央幼年学校毕业,1909年(明治42年)5月,陆军士官学校21期毕业。同年12月,炮兵少尉任官,大正2年2月炮兵中尉,野战炮兵第1联队付。大正4年陆军野战炮兵学校射击教官,大正6年12月考入陆大,8年4月炮兵大尉,同校教导大队付等,1920年(大正9年)11月,陆军大学32期毕业。历任野战炮兵第1联队中队长,野战炮兵学校射击教官,炮兵监成员等,1927年9月至1930年5月以教育总监部付的名义自费留学法国。回国后,成为炮兵监中佐成员,1933年(昭和8年)8月,晋升炮兵大佐,野战炮兵第1联队长就任。陆军野战炮兵学校教官,经过陆军省整备局整备科长等,1937年(昭和12年)8月,陆军少将,野战炮兵学校干事。9月任野战重炮兵第5旅长,武汉会战的时候他的部队是中支那派遣军畑俊六司令官亲自掌握的两个炮兵旅团之一,(另一个是澄田赉四郎的野战重炮兵第六炮兵旅)38年12月关东军炮兵司令官,1939年(昭和14年)10月,陆军中将。翌年9月被任命第13师长,中国出征。此后,42年8月接替河边正三任关东军第3军司令官,驻吉林珲春。1944年2月接替大特务喜多诚一成为第12军司令官,指挥了豫中会战和豫西鄂北会战,4月8日占领了第五战区刘峙的司令部和老河口空军基地。1945年(昭和20年)4月7日被任命为第15方面军司令官,在大阪准备本土决战时迎接了战争结束。
1945年10月,就任第2复员军司令官,同年12月被编入预备役,1946年(昭和21年)到6月担任中部复员监。1946年7月,作为战犯嫌疑被逮捕,1949年(昭和24年)1月被判处40年徒刑。关在巢鸭监狱,不过,1958年(昭和33年)4月就假释出狱了。有一妹夫远藤喜一,海军第九舰队司令,44年在新几内亚战死后追晋海军大将。
诺门罕战斗不过半个多月,关东军参战部队伤亡近半, 7月14日,矶谷廉介参谋长亲临一线,与现场的指挥官、参谋人员商讨对策。 经过讨论,对于占压倒性优势的苏军炮兵,关东军必须抽调伪满州地区全境内的重炮部队进行对抗。对于这个会议结论,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大将表示了首肯。于是,从7月15日起,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境内开始集结重炮部队上战场。一门门100毫米的九二式加农炮纷纷从隐藏的洞窟中被拖出,关东军这次为了挽回面子,把所有的老本都豁了出去。驻旅顺的第3重炮旅团、穆陵重炮联队、野战重炮第1联队、独立重炮第7联队都受到了上前线的命令。这对于缺乏机械牵引工具的日本陆军来说,集合这么多的炮兵上战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打个比方来说,一门150毫米榴弹炮需要16匹马才能拉得动。在沙土上可能就需要32匹。一个炮兵联队需要上千匹的马才能保证最低的机动。再算上观测、军械、弹药、粮秣、卫生、器材、维修等分队,理论上一个炮兵联队至少要有3000牲畜。 关东军司令植田大将经过考虑,认为既然为了本次作战,关东军炮兵已经倾囊而出,连驻扎在旅顺的要塞炮都拆了下来,所以,应该让炮兵再下一轮攻势中唱主角。
7月22日上午6时30分,关东军原定进攻时间已到,但由于天气条件较差(下雨),能见度极低,日军炮兵无法确认目标,所以迟迟不能发起。 7月23日,天气情况良好。上午6点,日本的第2飞行集团数十架飞机赶到战场,试图对苏军炮兵阵地进行压制。不过,他们很快就被200多架苏军战斗机围困,并被赶出了战场,原定的轰炸任务也没有完成。 6时30分,日军的部分山炮开火,试图引诱苏军炮兵还击,然后在发现苏军炮兵阵地具体位置之后,再由主力炮兵进行突袭。不过,没有上当的苏军除了用一些野炮、迫击炮进行了反击之外,没有更大的动作。 这样的零星炮战进行了将近一个半小时后,已经等得不耐烦的内山少将下令所有重炮开火。顿时,从150毫米加农炮到75毫米野炮的大口径火炮82门一齐开始射击。如果再加上一些小口径步兵炮、山炮什么的,前前后后总共有一百五六十门各型火炮参与了射击。这个规模使得日俄战争时期的成绩相形见绌,在这之后也只有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陆军攻击新加坡、菲律宾的时候可与之相提并论。而且,那个时候,英美军队的炮兵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日本炮兵是毫无顾忌地扫射,可不像这次是在和苏联人进行对等的炮战。
内山少将站在隐蔽所内,通过望远镜观察着射击效果。对于能够指挥这次帝国陆军史上最大规模的炮战,内山的内心是非常激动。不仅如此,一向小气的日本陆军这次特地准许内山的炮群可以打满5个基数的炮弹。(5个基数啊!一般按照规定,一门重炮一天只能打二、三十发炮弹)只见,矮小粗壮的炮兵满头大汗,将一发发炮弹塞进炽热的炮膛,狠狠地进行着射击。冒烟的黄铜弹壳在炮兵阵地背后堆得像小山一般,连内山自己都数不清打出了多少炮弹。 不过,82门重炮中能够打到河西岸苏军炮兵阵地的不过46门,所以说,很多炮弹都给射进河里去了。 这样的炮击效果当然不佳,内山发现,两个小时的射击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战果。犹豫片刻的内山临时决定炮火射击延长一个小时,结果日军的这次炮击整整打了三个多小时,一口气发射了5000余发炮弹。日军辛苦储备的炮弹都没了踪影。而且,由于连续射击,日军的大炮还发生了数起炸膛、折断事故。100毫米加农炮更是在射击中毁坏了6门,把内山给心疼的差点昏了过去。
下午,缓过神来的苏军炮火开始了反击。苏军已经将炮兵阵地从原来的阵地后撤了近十公里,彻底脱离了日军的炮火射程。而且,苏军使用侦察机高空侦测,在空中对地面炮兵进行立体校正。越打越准的苏军炮弹很快覆盖了内山的炮兵阵地,将一门门内山的大炮打成了残废。整个下午,内山的火炮基本上没有还手,只得以苏军10发,自己还击1发的速度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这种近乎呻吟的抵抗反而招致苏军更加猛烈的反击,布防在炮兵阵地附近的步兵急急忙忙跑来恳求炮兵弟兄停止射击,以免连累了步兵部队--这种情形在之后的太平洋战争中再次重演,不过,对手已经换成了美国人。
苏军的炮击直到黄昏才停了下来。内山在一天的炮战中,发射炮弹近万发,战果却很小。而苏军打出了3万余发还击弹,使日军损失了25%的火炮,全部的牵引车辆、弹药补给车。日军一天里面就消耗了2/3的炮弹,而关东军为支持这次作战已经调拨了70%的储备量给内山,如果炮战按这个速度发展下去的话,关东军再过两、三天就要破产了。(对比,朱可夫手上还有20万发备用弹,且正在不断增加中)
24日晚,内山在和步兵的协同会议上铁青着脸,一言不发。他知道,他的炮兵既没有摧毁苏军的炮兵部队,也没能切断哈拉哈河上的浮桥。所以,从步兵指挥官那里传来的轻蔑的眼神使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小松原中将也指出,炮兵的射击精确度差,持续时间短,且效果不明显。不过,他希望在明天的战斗中,日本炮兵能够前进,伴随步兵部队进行抵近射击。但是,内山却表示了反对。因为在一天的炮战中,他的牵引车辆基本上都成了历史遗迹,所以,他没法将重达几吨的大炮往前移动,跟随步兵前进。 这一下,步兵们指挥官们可不干了。本来就对炮兵的无能颇有微词的各步兵联队长一下子大爆发,会场成了双方争吵的舞台。主持会议的关东军副参谋长矢野少将不得已出来调停,最后搞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山内从炮群中抽出两个75mm野炮大队跟随步兵进攻,主力部队则原地不动继续与苏联炮兵对战。
24日8时,日军炮兵再次进行射击。这次,他们将目标转向了苏军架在哈拉哈河上的浮桥,并一举摧毁之。 炮兵终于有了点值得炫耀的成绩。内山紧绷着的脸少许松弛了一些。不过,他兴奋了没多一会儿,前方步兵就传来了一条惊人的消息。苏军车辆、人员在河面上依旧穿梭不断,如履平地。 原来,苏军在河面下几十厘米处修建了一条暗桥。这个用肉眼无法确认的浮桥保障了苏军补给的畅通无阻。
整个上午都没有受到日本人袭击的苏军炮兵司令高尔金少将大喜过望。他立刻命令所有炮兵都去除伪装,全体投入到对日军炮兵阵地的反击中。苏军炮兵在24日一天的时间里,以压倒一切的气势将关东军的炮兵阵地翻了个底朝天。日军炮兵阵地一秒钟就要落下十几发炮弹。到当天黄昏时分,日军阵地上所有的炮位都或伤或亡,场面异常凄惨。 25日,炮战依然继续。内山在将最后的3000发重型炮弹打出去以后,被迫带领炮兵退出了战斗。如今,关东军除了在旅顺要塞内还有5000多发重型炮弹以外,已经没有其他库存了。内山少将直到29日才得到补给,补充了些许炮弹(平均可以满足每门炮十几发的存量)。稍微恢复了些元气的内山立刻将所有炮兵向东后撤。这场持续了三天的大炮战以日军的彻底失败告终。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26836.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