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爱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百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宗爱是北魏宦官,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封王的宦官。据说宗爱能够得到太武帝拓跋焘的重用,也是因为他曾把拓跋焘伺候的舒舒服服,导致拓跋焘离开宗爱就浑身不舒服。后来宗爱担心太子继位后会对自己不利,于是诬陷太子意图谋反,导致太子积郁而逝。后来宗爱又连弑两位皇帝,其行为令人胆寒。一位宦官为什么能有如此权利呢?当时宗爱在朝中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
太监在中国历史是极其特殊的群体,原本太监只是在皇宫里侍奉皇帝、皇后等皇室成员的普通人,身份和地位跟宫女差不多,但种种因素令太监这个群体逐渐参与到朝政当中,甚至掌握着能左右朝政的实权。
在中国历史上,太监给后世的印象都不太好,可能是因为历史上比较多臭名昭著的太监,比如秦王朝的赵高、明王朝的魏忠贤等,他们都是极其心狠手辣的太监,犯下很多令人发指的罪名。
不过个人认为,中国历史最心狠手辣的太监既不是赵高,也不是魏忠贤,而是现在要介绍的这位,他就是北魏王朝的宗爱,其知名度比赵高和魏忠贤低得多,但其心狠手辣比赵高和魏忠贤有过之而无不及。
宗爱生于公元401年,其出身等在史料上没有记载,只知道他因为犯了罪被阉割了,后来被送入北魏皇宫当太监,起初身份和地位都是最低的,经常被皇宫里的老太监欺负。后来,北魏第三代皇帝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期间,宗爱得到太武帝的赏识,从最低的太监做到中常侍,在当时这是皇帝最宠信的人才能担任的职位。
太武帝的长子叫拓跋晃,被立为太子,他跟父亲太武帝一样英明神武,太武帝领兵在外作战的时候,拓跋晃代替父亲把朝政处理得井井有条,是个深得朝廷内外称赞的好太子。
自从宗爱担任中常侍,仗着是太武帝宠信的人,性格变得专横跋扈、目中无人、心狠手辣,其行事作风跟太子拓跋晃正好两个极端,因此拓跋晃经常向太武帝弹劾宗爱,幸亏太武帝宠信宗爱才不了了之,但是从此宗爱极度怨恨拓跋晃。
公元450年,宗爱找到了机会,无中生有地捏造了一起企图谋反的案件,涉案官员和大臣多达几十人,连太子拓跋晃也被怀疑参与谋反,太武帝处死了几十名官员和大臣,太子拓跋晃在被关进牢狱期间,被宗爱一再迫害,最终死在牢狱中。
公元452年,太武帝恍然大悟,打算处死宗爱,但是太武帝还没下令抓捕宗爱,宗爱就先下手为强,趁着太武帝放松警惕的时候弑杀了太武帝,并对外声称太武帝因病猝死。宗爱不仅幸运逃过一死,还继续掌握实权。
由于太子拓跋晃死后,太武帝没有改立太子,因此他死后皇位空缺,满朝文武商议谁来继承皇位。按照北魏皇位继承制度,应该由太子拓跋晃的长子,即皇孙拓跋濬继承皇位,但是很多文武大臣认为拓跋濬还很年幼,还不好继承皇位,提议由太武帝的第三子,即太子拓跋晃的三弟拓跋翰继承皇位。
由于宗爱把太子拓跋晃迫害至死,他当然不愿由皇孙拓跋濬继承皇位,而宗爱一直都跟皇子拓跋翰不和,也不想让他继承皇位,于是宗爱勾结平日名声就很差的太武帝的第六子兼幼子拓跋余,暗中杀死拓跋翰,随后拥立拓跋余继承皇位。
拓跋余是北魏王朝最昏庸无能的皇帝,终日沉迷酒色享乐,朝政就扔给宗爱处理,因此宗爱更加权势滔天,满朝文武再也没人敢跟他作对。
虽然拓跋余跟宗爱是互相勾结才当上的皇帝,但是他担心有朝一日宗爱会危及自己的皇位,于是想趁机铲除宗爱,结果还是被宗爱抢先一步,反被宗爱弑杀,此时离拓跋余当皇帝还不到半年。由于拓跋余昏庸无能,因此死后没有庙号和谥号,以生前爵位南安王称呼。
至此,中国历史上最心狠手辣的太监宗爱,先后连杀一位太子拓跋晃、两位皇帝太武帝拓跋焘和南安王拓跋余。
拓跋余死后,年仅12岁的皇孙拓跋濬还是被跟宗爱对抗的文武大臣拥立为帝,成为北魏王朝第五代皇帝,史称“文成帝”。文成帝对宗爱的所作所为一清二楚,他刚刚继承皇位,就抢先在宗爱对自己下手之前诛杀了宗爱,是用了五马分尸的极刑,此时的历史时间是公元452年10月。
北魏太监宗爱,杀太子杀皇帝,还杀了很多其他人,最终被五马分尸的极刑诛杀,也算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24591.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