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墨谈,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击名片添加关注
他是罗马帝国的奠基者,擅长打仗,军事能力极强。他一路征战高卢、日耳曼和不列颠,后来终于顺利征服罗马。他的荣耀光芒万丈,他就是罗马神话般的人物——凯撒大帝。
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他虽然从未真正意义上称帝,却被后人视作“无冕之皇”。2000多年前,凯撒征服了环地中海地区,作为才干卓绝的军事统帅留下英名,他作战的战略与战术被后世西方很多将领(包括拿破仑)效仿。因为实行保护平民权益、限制权贵改革等制度,他在任的时期成为罗马史上最开明的时期,他的一系列政治措施更是为后世近1500年空前强盛的罗马帝国奠定了基石。罗马帝国对整个欧洲、甚至是西方文明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凯撒不但被视为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更被很多史学家视为西方文明的重要奠基者。
正是因为凯撒卓越杰出的政治和军事才华,以至于让人们一直都忽视了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其实,凯撒个人的文学造诣也受到了后世的推崇,其战争回忆录《高卢战记》、《内战记》等,被史学家西塞罗评价为“简洁明了而又不失优美,没有演说术的堂皇词句的装饰”,是后世人学习拉丁文的必读书。
他既是罗马共和国里的大帝,也是前无古人的一代文豪。
凯撒在位期间,积极推动罗马的各项改革,赋予更多人公民权,修订历法,筑建了许多公共建设。他以摧枯拉朽的方式破坏了旧的贵族共和体制,把军政大权集中于一身,基本上完成了向君主独裁制的过渡。他逐步废除旧罗马作为一个城邦霸国所遗留下来的种种特权,把公民权陆续给子罗马的各个行省,使这个大帝国的统治集团基础更加扩大和巩固。他颁布反对行省官员勒索的法令,扩大授予罗马公民权的范围,建立退役老兵殖民地,实行自治市法,增设高级官职。此外他还改订历法,推行"儒略历"。
凯撒大帝一生征战无数,是百年难遇的军事天才,作为军事统帅,他善于并用政治手段与军事手段,分化瓦解和各个歼灭敌人。公元前52年,凯撒率领罗马十个军团不足五万人被高卢主力军八万人追击。面对敌众我寡的战争局面,凯撒当即指挥罗马军团修建先进的防御工事作战,对内对外都修了城墙和濠沟,最后以其先进的工事和杰出的军事策略赢得胜利。在这场战役中,野蛮雄武的高卢人输得心服口服,最终归顺成为罗马行省。
凯撒曾经亲率大军两度跨海登陆不列颠,虽然一百年后他的后人才征服这片土地,但罗马军团的到来也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文明。正如英国著名政治家丘吉尔在《英语民族事史》开篇所言:“随着凯撒的登录,突然,迷雾驱散了,人类历史的阳光普照不列颠。”
7岁时,凯撒就被送进当时的贵族子弟学校学习。在学校里,他不但要学习最基础的字母、数字和拉丁文,接受军事教育和体育训练,还要修习文学、历史、地理等科目。而他在这些科目上优异的表现,常常令老师赞赏有加。凯撒精通希腊文并且酷爱希腊古典文学,十几岁时就发表了《赫库力斯的功勋》和悲剧《俄狄浦斯》。他还曾师从雄辩术老师,学习修辞学和演说术。可以说,凯撒所学知识之渊博、跨度之广大,当时少有人能及。
凯撒与同时代的西塞罗被后世并称为拉丁文学的两大文豪,他生前曾留下大量著作和文章,但绝大多数都失传了,唯有两部传世著作《高卢战记》和《内战记》流传至今。这两部作品文风简朴但韵律优美,在当时的寻常百姓家中普遍受到欢迎。近代自文艺复兴以来,它们更是被人们当作学习拉丁文的启蒙读本。欧美学童读拉丁文第一课的范文往往就选自《高卢战记》,它在欧美拉丁文学启蒙读物中的地位就如同我国的《三字经》、《千字文》,它的开卷第一句话“高卢全境分三部分”就像我国的“人之初,性本善”那样家喻户晓。
①《高卢战记》
凯撒所写的《高卢战记》主要记述了高卢的自然地理、风俗习惯以及他在高卢作战的经过。《高卢战记》全书共七卷,时间跨度从公元前58年至52年,书中将每年的事迹分成一卷。凯撒死后,他的幕僚奥卢斯·伊尔久斯续写了第八卷,以补公元前51至52年的空缺。因此《高卢战记》也成为记述这些地区情况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它对高卢和日耳曼各地区从氏族公社逐渐解体、到国家出现萌芽状态这段时间里的政治、社会、风俗和宗教等方面的记述,成为我们研究原始社会和民族学的重要依据。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就曾经大量引用过它的内容。
书中这一段对日耳曼人中的苏威皮族的介绍就十分具体,从部族特点、作战方式,到生活饮食习惯,甚至是族民性格特点,凯撒全都一一详尽描述,娓娓道来:
苏威皮族是所有日耳曼人中最大、最骁勇善战的一族,据说他们有一百个部,每年都从每一个部征召一千名武装人员到境外去作战,其余留在本土的,即从事生产,以维持自己和那些出征者的生活。同样,下一年就轮到他们出去参加战争,再由上年服役的人回家生产。这样,无论是种地还是作战的方略和技术、都不会荒疏掉。他们中间没有私有的、划开的土地,也不允许停留在一个地方居住一年以上。他们不大吃粮食,生活大部分都依靠乳类和家畜,特别着重打猎。因而,由于食物的特点、日常的锻炼,再加上生活的自由自在 ——从童年时代起,他们就不曾受过责任心和纪律的束缚,无论什么违反本性的事情都没勉强做过——使他们既增强了筋力,又发育得魁梧异常。而且他们还让自己养成一种习惯,即哪怕在最寒冷的地方,除了兽皮之外,什么东西也不穿,同时又因兽皮的稀少,迫使他们不得不把身体的大部分都裸露在外面。他们就在河里洗澡。
《高卢战记》虽然在文笔方面简单朴素、不饰华丽辞藻,但在叙事方面却详实精确。凯撒在场面细节描述的时候,也极具文学美:
维钦及托列克斯披上最好的甲胄,马也套上华丽的马衣,驰出营门,来到凯撒军队的驻地,绕凯撒一周——凯撒仍然危坐不动——,离鞍下马,脱去甲胄,静静地坐在凯撒脚下,由凯撒命令他的校尉把他带走,留待凯旋时之用。
这么一段详尽的描述,让尘封的历史事件霎时变得有血有肉,透过了几千年的光景,我们仿佛看到了古典骑士的骄傲与高贵。
凯撒将大型战役的客观描述与对个别英雄战士的具体叙述结合起来,既表现了战斗的残酷又表现了罗马战士的英勇,让人读起来如临其境。《高卢战记》将文学与历史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既有文学的美感,又有历史的真实。
②《内战记》
《内战记》记述了公元前49年至前48年,凯撒击败以庞培为首的贵族共和派政治势力的事件,是一部赤裸裸的为自己发动内战的辩护之作。它成为派系和个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攻击对手、为自己歌功颂德的一种工具。为了使读者最大限度地接受他的观点和思想,凯撒在写作《内战记》时采用了比《高卢战记》更加成熟的写作方法。这种方法主要表现为:
第一、在叙事过程中不时加入政敌的言行,并以政敌之口来表述自己的思想。
在书中卷一的第30节,凯撒叙述了庞培在意大利的失败后,立即加进了一段庞培派首领迎图在集会上抱怨庞培的话。迪图说道:"庞培根本什么东西都没准备好,就贸然发动了一场不必要的战争。"因为迪图是庞培派的核心人物,用他的口吻说出这一席话,很容易使人相信这场战争的失败就是庞培的责任。
又如在卷三的第18节,凯撒插进了庞培在拒绝讨论凯撒的和平建议后给部下所作的解释,他说:"如果人家认为我之所以能够保有自己的性命和自己的公民权是出于凯撒的恩赐,我还要他们做什么呢?我是从意大利出来的,如果战争结束时,人家把我看作是被带回到意大利去的,就再没办法改变人家的这种看法。"通过这一叙述,就很容易使读者感到是庞培的面子观念才使战争有了更大规模的发展。
第二、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从题材上说,《内战记》是一部具有回忆录性质的作品。按照惯例,这类作品在表述上一般都采用第一人称,因为书中的主人公本身就是作者自己。但凯撒却一反常态,自始至终都以第三者自居,似乎他所叙述的战争完全与自己无关。这样,就很容易使那些不明当时背景的人放松警惕,轻易地接受作者为他们提的观点。这也正是凯撒在写作方面的高妙之处。
第三、在语言表达上力求自然流畅、通俗易懂。凯撤在写作时十分注重文字的运用,对于疑难的句法和古僻的文字,他都一概不用。在他的作品中几乎找不到任何复杂的语言结构,甚至连一般的连接词都很少出现。几乎所有受过拉丁语初步训练的人都能把它读懂,这种"文不甚深,言不疑难",简洁明了、雅俗共赏的作品自然会具有很强的宣传性。
从史学影响和史料价值等诸多方面来说,《内战记》的地位并不如《高卢战记》高,但就其写作的务实性,以及朴素的文风、简洁的工笔、平铺直叙的风格、高低错落的叙事情节,还有极具特色的第三人称写法,都是值得探讨和揣摩的,尤其是写作目的明确实用这一特点,更是体现了凯撒史著具有鲜明的实用性这一特点。
罗马共和国末期到帝国建立时期的历史,两千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苏拉、庞培、凯撒、安东尼、屋大维等等这些人物的历史故事,一次又一次地被人们搬上大荧幕。其中,凯撒最为引人注目,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凯撒”后来甚至成为罗马皇帝的称号,进而影响到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和俄国沙皇的称号。凯撒能够取得这么大影响,除了其南征北战,建立罗马帝制的文韬武略外,还因为他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演说家、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他既是古罗马最伟大的领袖,也是最全面的天才。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23643.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