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一直都是很多人热衷于讨论的时期,三个国家各自都有很多著名的将领,比如蜀汉刘备就有五虎上将,而与之相对应的,曹魏也有五子良将,虽然说双方可能并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但是这也各自代表了各自的武将,尽管这些名号都是后人给他们编出来的。不过,曹魏和蜀汉都有了,那东吴有什么?东吴有没有很厉害的武将,能够与这些相提并论的呢?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蜀汉为彰显军中功绩和才能杰出的武将,封赏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上将”,而曹魏为了与“五虎上将”抗衡,弄出了一个“五子良将”,面对蜀汉和曹魏的人才优势,东吴又拿出什么来抗衡?大部分三国读者对东吴的印象其实并不深刻,其实和蜀汉五虎,还有曹魏五子良将一样,东吴也有自己的“四都督”。那么这四个都督又是谁,能不能和五虎、五子良将抗衡呢?
周瑜为人大度,恢廓,擅长与人沟通——人际关系良好,以德服人,擅长音律(有“"曲有误,周郎顾”美名),最重要的是——是个大帅哥。并且是个对外作战的强硬派,指出曹操并没有完全一统北方,还有马超等后患,加上北方不习水战,东吴对曹操有优势。曾经提出天下二分计策:吞并巴蜀、汉中,以荆州为基地,联手关中的马超,共同攻打曹操。并非《三国演义》中的脓包,小气鬼。
鲁肃善于收买人心(和周瑜善于和士大夫们交际不同,鲁肃善于收买中低层人心),对金钱不敢兴趣,身材魁梧有力,有雄心壮志,喜欢谋略,少年就经常召集一帮人一起习武射箭,为人严肃认真,节俭不奢侈,治军号令森严。榻上计:灭黄祖、刘表,夺取长江以南,称霸长江以南,等待北方动乱之机进行一统。以吊丧刘表为由,暗中和刘备联盟抗击曹操。
孙刘联盟抗曹,在刘表刚死时,就被鲁肃提出。鲁肃是第一个提出孙刘联盟的人,并非诸葛亮。全力促进孙刘联盟的达成,其中的一个关键是:鲁肃是周瑜的好友。没有鲁肃的这句话“我子瑜友也”,刘备和诸葛亮不敢相信孙吴真有联盟的诚意。此外借荆州给刘备:鲁肃借荆州给刘备,是出于整体大局去考虑:如果不借荆州:刘备继续弱小,不可能占领巴蜀汉中,成为曹操的敌手;孙吴面临两淮地区和荆州地区两线作战的局面,当时的孙吴还不能两头对抗曹操。
吕蒙为人勇猛有胆识,年少不读书经常让部下帮写奏折(后在孙权、鲁肃鼓励下读书),对待部下和朋友很是忠义,大度不记仇,反对在战争中滥杀无辜(在平定庐陵强盗时只杀为首的,其余都释放),擅长诡计(因兵少为避免被孙权合并,让士兵统一服装、认真操练,取悦孙权;鲁肃为都督时就提前提出防备关羽的三条不为人知的计策;白衣渡江夺取荆州)。
救甘宁夺江陵:在赤壁之战后,曹仁以粮多、兵多两大优势镇守江陵。在夷陵的甘宁被曹仁派兵围攻时,各将都以本来吴东兵就少更不能分兵去救。吕蒙提出自己和周瑜率军救甘宁,留凌统留守大本营,又提前用300人把手险道夺取曹仁骑兵所丢弃的马匹,最后形成江南、江北夹击江陵的局势,迫使曹仁在优势条件下撤离江陵。
提前预备关羽密计:在鲁肃取得周瑜后,吕蒙即向鲁肃提出防备关羽的密计——真的是绝密,无人得知,就连数量也有分歧(《三国志》记录是5个计策,《江表传》记录是3个计策)。密计让曹操进退不得:曹操率军在濡须攻打孙权,吕蒙提出了几个密计(怎么都不公开的,保密期限有这么久么?),让曹操无从下手,只得退军了事。
在吕蒙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时,零陵太守赫普坚决不投降。吕蒙让赫普的朋友跟随自己去攻打零陵。攻打前先遣兵布将安排好,说是次日凌晨攻城,然后告诉赫普朋友:零陵城铁定能攻破,城破赫普必死,刘备、关羽太远,援军不会到了。吕蒙让赫普朋友入城让赫普出城和吕蒙和谈。结果吕蒙预先在各个城门安排一百人埋伏,在赫普一出城就入城开门,让东吴军入城,而赫普还傻乎乎的和吕蒙和谈,身后的零陵城已经被吕蒙占领。
劝孙权夺取荆州而非徐州:吕蒙认为刘备、关羽不可信赖,且荆州东吴水军可守,而徐州即便7、8万人也不能抵挡曹操骑兵。以退为进、白衣渡江夺取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个大家都熟悉,就不多说了。
陆逊是一个能力很全面的人,谋略、军事、治理都在行。夺取荆州、夷陵之战、夺取襄阳等战,陆逊都是以示弱为诱敌,招数比较单一。
东吴四大都督,这四人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各方面的比拼上也是各有千秋。无论是策略还是武功,一点也不比蜀汉五虎,曹魏五子良将要差。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21496.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