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14年10月,南北朝的南梁启动了一项重大工程——在淮河上筑坝,拦阻河水。为了这个工程,徐州和扬州范围内,每二十户要出五名青壮年参与,共投入工匠及战士二十万人,可谓举全国之力。
这个工程不是形象工程也不是政绩工程,修它是有战略目的的。当时南北大战已持续多年,互有胜负,为此双方都消耗巨大,但谁也占不了绝对上风。为了取得一次决定性胜利,南梁采纳了一项意见,即修淮河大坝,以令河水倒灌寿阳,拔除这个重要钉子。
战略定下后,南梁派出水利工程师陈承伯、材官将军祖(日恒)前往勘察。勘察的结果,二人一致认为此计不可行:“淮河含沙量太大,河床飘忽流动,不够坚固,承受不住压力。”
勘察报告交上去,皇上不满意。南梁帝萧衍是个坚信人定胜天的人,“人多,没有什么困难不可以解决”。在政治任务前,老天爷也得让路。于是工程照常开始。
时值冬季,大坝很快筑成。到第二年四月,春季的洪水立即冲毁了大坝。筑坝工程总监康绚从铁矿场运来铁器数千万斤,沉入淮河水底,但水势湍急,大坝还是不能合龙。于是又砍伐木材,在河中先做护栏,再填巨大石块,再在上面加土。沿淮河两岸一百里以内,树木石块无论粗细大小,一扫而光。士卒民工担土扛木,十分辛苦,而炎热又导致瘟疫流行,死者尸体相互枕藉。
到这年冬天,工程仍未结束。赶上一个严冬,气温大幅下降,淮河、泗水全都结冰,雨雪连宵。侥幸躲过瘟疫的民工们,十分之七八都被冻死,也就是说死了十余万人。
到第三年四月,淮河大坝终于筑成,长9里,下宽140丈,上宽45丈,高20丈,大坝两侧种植杨柳,坝上驻屯军营,蓄水区面积广达数百平方里,十分壮观。南梁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剪彩完工。
这简直是给那些立场不坚定的小知识分子一个响亮的耳光——谁说客观条件不允许?只要意志坚,什么困难能挡得住我们?!
淮河大坝果然起到了预期的战略作用。寿阳城墙受水浸泡,开始崩坏,居民纷纷攀山登冈,躲避日益上涨的水势。水坝积水区水质清澈,被淹没的房舍、坟墓,静静地卧在水底,清晰可见。为了防备水毁,敌国北魏不得不在八公山东南修建新城,以作为紧急避难之用,北魏边防军也进入紧急状态,准备对付大坝。
南梁的论功行赏以及战略成功后的权力争夺还没有结束,这个重要的战略工事先毁的却是自己。完工后这一年的九月十三日,淮河水位暴涨,大坝崩溃,发出雷鸣般的响声,三百里外都听得清楚。洪水瞬间下泻,下游两岸所有村庄十余万人,全被洪水吞噬。
这个用近三十万生命换来的淮河大坝叫浮山堰,如今在江苏泗洪县仍保留一部分遗迹,最宽处仍有四十米左右。可惜,遗迹保留着,教训却丢掉了,在它之后,任然有人尝试这种逆天而为的庞大工程。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48602.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