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荀彧为什么要反对曹操恢复九州制?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一般都认为,从大禹治水开始中国就有了九州这样的政区,后面才演变为十二州。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全国推行了郡县制,却没有在郡以上设立州。到了公元前二世末,也就是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左右,汉武帝将全国除首都附近的七个郡级单位以外政区分属于十三部,即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凉州、益州、荆州、扬州、交趾、朔方;每部设刺史一人,负责巡察境内的地方官和豪强地主;称为十三刺史部, 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
但这个时期的州还是一种监察区,而且这十一个以州命名的单位中没有九州中的梁州和雍州,增加了凉州、益州、并州和幽州。
在公元1世纪后的东汉,州才成为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域,朔方并入了并州,加上管辖首都一带的司隶校尉部,总数仍为十三。由于交趾改称交州,以州命名的单位就有了十二个,也不是九个。
由于全国就分为九州,所以九州又一直被当作全国、“天下”的代名词。如南宋诗人陆游《示儿》诗中的名句“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就是取这样的用意;晚清诗人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一句也是如此。
从地域上看,九州中不存在幽州与并州,毫无疑问这两个州都将并入冀州,成为曹操直接控制的领地。但事情绝不仅仅扩大地盘这么简单,《汉书》有云“州从《禹贡》为九,爵从周氏为五”,九州制的恢复与五等侯似乎是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恢复九州只是设立五等侯的前奏。
所谓五等侯,即公、侯、伯、子、男,而大汉实行的却是王、侯两级爵位。汉高祖剪除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规定非刘姓宗室不得封王,王国辖境相当于一郡。有功之臣只封侯,功高者为县侯,食一县封邑,小者为乡侯、亭侯。另有关内侯,有食俸而无具体封国。公爵一级虽然也存在,但只是象征性的。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光武帝封周朝后裔姬常为卫公、殷商后裔孔安为宋公,卫、宋两国实际被视为汉宾,封国等同一郡。在大汉四百年历史中,唯一一个有实权的公爵就是安汉公王莽,而且他也曾改十三州为九州,结果连汉室的江山社稷都篡了。
当董昭提出恢复禹贡九州之议,曹操肯定是全力支持,这是谁都抗拒不了的。荀彧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依旧竭力反对。因为事态越来越清楚,恢复九州不过是第一步,九州一旦恢复,曹操立刻便会恢复五等爵,进而谋取王公之位。
如今曹操这一系列步骤,岂不是明摆着要走王莽的老路?可见,九州制只是当时曹操对未来统一国家的一种规划,反映了曹操的一种政治理想或者是内心的想法。
了解三国历史的都知道,荀彧被称为是最后一个汉臣,所以荀彧反对是必然的。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47723.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