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历史百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乾隆,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帝王都是终身制,都会干到驾崩为止。除非是在位期间出现特殊情况,皇帝是不会主动禅位退居二线的,更不会出现“一朝两帝”的现象。
但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太上皇这样一个特殊的现象。虽说人数寥寥,但也确实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存在,乾隆就曾在退位后,当了3年的太上皇。
那么,乾隆为什么会在有生之年选择退位呢?退位后的乾隆又在干什么呢?
乾隆在年幼时,就很受康熙赏识,是康熙最为宠爱的孙子。乾隆一直非常崇拜康熙,对康熙的文治武功也打心底里仰慕。因此,乾隆当皇帝期间,曾焚香许愿:“昔皇祖御极六十年,予不敢相比。若邀弯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
果然,在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乾隆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拿出了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的密旨,宣布将皇位传给了十五皇子永琰,自己过上了太上皇的生活。
应该说,乾隆的退位之举,确实有其历史进步意义。他的皇位禅让是主动的,并非是因受到武力胁迫,或健康原因被逼退位。
但乾隆的退位,又是表面的和不彻底的。在他交出皇帝宝座的三年里,实际上还是将皇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处处宣示着他仍然是这个国家的实际掌权者。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从乾隆退位后的太上皇生活就可以看出来。
一、把控军政大权和人事权,训政嘉庆。
乾隆在退位的同时宣布:“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勃几体健,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可以知所察承,不致错失。”
这段话明确说明,即便乾隆退位后,朝廷的军国大事和官员任免仍由他说了算,而且明确要求,嘉庆必须每天到他面前接受训政。
根据乾隆的旨意,退位后的他仍自称“朕”,他的谕旨仍称“敕旨”。乾隆的生辰称万万岁,嘉庆的生辰只能称万岁。文武官员进京朝见或离京赴任,都必须到乾隆跟前聆听训示,恭请圣安。乾隆拥有的礼仪规格和实际权力,都远远高于嘉庆。
嘉庆唯一能做的,除了定时向他汇报勤政情况和接受训政外,主要任务就是按期参加各种祭祀、经筵、耕藉、大阅等礼仪活动。
二、乾隆仍居养心殿,嘉庆则住在毓庆宫。
乾隆在退位之前,就为自己修建了气势恢宏的宁寿宫,作为他的休养之所。但他并未搬离养心殿。他的理由也很充足,那就是“寝兴六十养心惯”,换句话说,就是住在养心殿60年,习惯了。“当仍居养心殿, 诸事咸宜也”,意思是说,只要住在养心殿就万事大吉,安全顺利。
乾隆住在养心殿,还有一个理由是“己便兼亦欲人便”,方便自己训政。也方便文武大臣向他汇报和请示工作。虽然乾隆不止一次声明,会尽快搬出养心殿住到宁寿宫。但一直到死,乾隆都住在养心殿。
三、仍使用乾隆年号行文铸钱。
嘉庆继位后,改元为嘉庆元年,但在清宫内务府的档案中,仍能看到乾隆六十一年和六十二年的历书。直到乾隆去世,宫中仍在使用乾隆年号,说明乾隆的归政退位,并不彻底。
按理说,嘉庆继位后,朝廷的铸钱局和各省的铸钱机构,就应该使用嘉庆通宝。但为了表示对乾隆的尊重,铸钱局采用了将“乾隆、嘉庆年号各半分铸”的方法,乾隆欣然接受,并未提出任何异议。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怀着对权力无比眷恋的乾隆,终于走完了89岁的人生,驾崩在了养心殿的寝宫里。直到此时,40岁的嘉庆才真正拥有了帝王的权力和地位。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470.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