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百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代灭亡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大明王朝,究竟亡于宦官还是党争?
看过《大明王朝1566》的大家可能对这部剧印象深刻,现在《大明王朝1566》在豆瓣上的评价极高,被评为了神剧。《大明王朝1566》中,就很清楚的演出了在嘉靖年间朝廷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这些事情都反映了每一个人在当时的的官场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其中,电视剧中着重表现的就是明代内部的党争现象。
大明王朝不是亡于1566年,但是坐着还是很清楚得通过这一年所发生的种种现象,揭露出来了大明王朝内部的各种乱象,这也就最终说明了大明代这个玉宇琼楼是如何轰然溃塌的。很多人认为明代最终失败是由于魏忠贤的势力所导致的,而不是什么党争,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究竟是什么让大明王朝走到了最后。
大明王朝最后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国内的叛乱,这一点一定要弄清楚。虽然清代的部队对明代的覆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明代最后就是被李自成所率领的大顺军所击败的。那么,为什么会有内乱呢?其原因是连年的灾荒加上政府不断的增税。连年的灾荒无法避免,是为天灾,但是,征税又是因为什么呢?
征税是为了打仗,跟谁打呢?跟清军打,这么说的话,明代失败的罪魁祸首是清军了!但是,其根本问题并不是这样,我们遗漏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皇帝在征穷人的税,把穷人逼疯,而富人却安然处之,不必要担心自己被征税。
崇祯皇帝所征的税款大部分来自于当时贫穷的陕西、山西,山东与浙江、江苏极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省份大多数都是东林党们的故乡,一旦这些地区收税,那么他们在老家的田地就都要交税,那他们么就会受到损失,所以,这些地方收上来的税就很少。
从富人手里收不上税的崇祯,只能从穷人那里盘剥,因为需要打仗,就只能不断盘剥穷人,最后引起了内部的农民起义。越是农民起义,越是没有钱,最后造成了中央政府财政紧张,皇帝都要穿着补丁衣服。
皇帝与百姓穷困国库空虚之际,那些富商与士绅,朝中大元都成为了具有巨额财产的富户。这些富户有着巨量的财富,享受着最好的待遇。但是,等到李自成入京之时,这些钱财都成为了李自成的财产,不过这些钱就如同烫手的山芋,李自成也因为这些钱财最终失去了成为皇帝的机会。
东林党是明代后期形成的一个政治利益集团,他们在开始的时候还是以乡党的形式存在的,后来由于利益关系,他们结成了一张利益网。而魏忠贤属于朱由校的势力,朱由校很好的利用了魏忠贤来打压东林党,维持住了明代脆弱的平衡。
当崇祯皇帝即位后,他铲除了魏忠贤,也一并把太监都处死了,这一下子使得东林党人弹冠相庆,他们再也没有了限制。而崇祯满以为自己可以重振朝纲,但却是把明代最后的脆弱平衡打破了。没有了魏忠贤的存在,崇祯皇帝必须自己对抗文官集团,他可以更换一个首辅,也可以更换每一个官员,但是,东林党已经结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络,无论他再用谁,几乎都难以破除东林党人的网络。
所以崇祯就不断的更换首辅,换掉军事将领,但是越是这样,东林党人就越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崇祯皇帝似乎永远破不开这个局,他最后直到自杀也没有想明白自己如何破解这个这个网络。
其实破解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再立一个魏忠贤一样的人物,或许明代还能苟延残喘。但是,崇祯皇帝的性格有着一个致命缺陷,他不懂得如何作为一个君王来制衡各个势力,崇祯从自己的心意出发,他是一个想要真正做成就事业的心情,但是,他越做反而越错,形成了死循环,反而绞死了自己。
大明代的失败几乎是必然的,在崇祯时期,大明代已经腐朽不堪,富者愈富,贫者极为贫苦,已经无法改革来改变,必须要通过社会的重新洗牌来改善。而崇祯皇帝最后的作为确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代的灭亡。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46226.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