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历史那些事》:这部纪录片里的梗多得过《银魂》

位置:首页  »  人物野史  »  《历史那些事》:这部纪录片里的梗多得过《银魂》
日期:2023-05-25 22:24热度:加载中...

《历史那些事》:这部纪录片里的梗多得过《银魂》

B站在纪录片领域的尝试真的是越来越大胆了,在美食类纪录片《人生一串》获得口碑、流量双丰收后,B站又推出了一档新“纪录片”。

豆瓣8.9 |《人生一串》,给你一根竹签,你将撬起整个烧烤摊(☜戳我查看《人生一串》)


这档纪录片需要加个引号,因为它被「解构」地有些多样化,既像真人秀,又像情景剧、历史穿越剧,还有纪录片的影子,全片都被诙谐的网感包裹着。

很多网友质疑:这是纪录片吗?

观众对这部“纪录片”的评价两极分化,有的认为“玩”得很有趣,有的则认为完全跑偏了,压根不属于纪录片的范畴。

制作团队却认为:“不是所有的纪录片都要一本正经地跟大家传道受业解惑,纪录片也可以被解构,被脑洞大开。

这部“纪录片”就是《历史那些事》



《历史那些事》由B站和无奇不有工作室联合制作

《历史那些事》共分8集,每集半小时左右,目前更新到第3集,B站评分9.6




这部“纪录片”每集都有一个独立的主题,来讲述历史里发生的那些事,当然也会有妙趣横生的野史。

每一集被解构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本集要突出的历史故事,风格有些像《走近科学》;


第二部分:对历史的演绎(历史小剧场),采用「穿越」的手法,看看古代人来了现代会怎样?





第三部分:会给一集的故事做个提炼,俗称「上价值」,多引用名人的经典名言。




如此看下来,会觉得这部“纪录片”有些无厘头地好笑,能戳中年轻人的笑点,还科普了一定的知识点——


形式新颖,内容“老套”



在第1集《在下东坡 一个吃货》中,记录了苏东坡的部分生平以及他是如何做好合格的“吃货”的。

相传,宋代宫廷、民间都偏爱羊肉,轻视猪肉,用苏东坡的话来说就是“猪肉,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意思是:有钱人不愿意吃猪肉,穷人又不知道猪肉该怎么吃。

因此,猪肉在宋代一直滞销。

直到「东坡肉」的出现,苏轼制作的「东坡肉」解决了穷人不知道怎么吃的疑惑,并将这道美味推广到有钱人的家中。

人们开始愿意将猪肉摆到饭桌上,并称苏轼为猪肉的形象大使。




看到片中对「东坡肉」的图解,DOCO君内心有个疑惑:这跟红烧肉有何区别?




既然片中并未讲明,那就让自称是资深吃货的DOCO君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吧——

从制作工序来说,东坡肉多是通过炖和蒸的方法,提升整体的香滑口感,蒸得时间越长,肉质越稚嫩。

而红烧肉重在“烧”也就是炒,炒糖色决定了红烧肉的卖相,既可以让里面的肥肉清晰可见,又能产生肥而不腻的口感。

上等的红烧肉吃到嘴里即化,而东坡肉的口感相对较酥、焖香。




讲完东坡肉,片中苏轼的扮演者就穿越到现代一家小饭馆,当起了主厨,给大家烹饪了一道叫做「东坡肉」的菜肴。



第一集中饰演「苏轼」的演员


当然,作为从宋代穿越来的古人,说话语言要有别于现代人。

古人的现代化用词,十分接地气。

于是乎,就能看到苏轼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知道这是煤气灶,可是我并不会用,你帮我打开吧。




不仅剧情有些穿越,拍摄手法及风格,也“穿越”到了《孤独的美食家》,这波相似的安排,并没有逃过观众的火眼,弹幕区纷纷出现“抄袭《孤独的美食家》等字眼”。




这种相似的安排不止出现了一次,在后面苏轼烹饪「羊脊骨」时,镜头由一只慵懒的猫扫到烹饪的苏轼,风格与特点,仿佛是一个低配版的《日食记》。



《历史那些事》第1集画面



《日食记》画面


种种相似的部分,让观众有些“倒胃”:争做优质内容搬运者的《历史那些事》也能称为纪录片?

其实观众两级分化的点无非在于对纪录片的定义,《历史那些事》除了开头、结尾陈述了一些历史事实外,中间演绎的部分是纪录片“最忌讳”的一点。


即便纪录片中也不会呈现绝对地真实,但如此戏谑地表达,着实让观众有些不舒服,更何况还用了与其他作品相同的风格及镜头语言。


“纪录片”年轻化


好在,这部“纪录片”充分尊重了年轻人。

用词极具网感:

在第2集《我在我家偷文物》里,将进入青春期的溥仪描述为不想当“死宅”




第3集《请回答604》中,记者用《走近科学》惯用的夸大其词的方法,穿越回隋朝,采访了当时的人们。




……

成本不大的特效,勉强可以接受的画面:





后现代的解构风格:

从每集的题目里,就能看出这部“纪录片”的调性,将历史拍“活”,告别沉重,是片子所传达出来的精神特质。

就拿第二集《我在我家偷文物》来说,“我”代表末代皇帝溥仪以及他的弟弟溥杰,“我家”就是皇宫(故宫),“偷文物”是一种调侃式的表述。




从本意上来说,溥仪拿走皇宫里的东西不能用偷,但因为他所处时代的特殊性,他的家不是家,他没有自主权,原本属于他的东西(文物)也要另寻他主,除了那个不值钱的皇帝称号,溥仪一无所有。

“我在我家偷文物”这个标题既能表达出溥仪的无奈,还能凸显现代人回望古代人的态度,一语双关。

这种表达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说,蹭到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点,又在一定程度上巧妙地解构了它。

《历史那些事》不仅解构了纪录片这个创作大类,还在片中的细枝末节里解构着

解构本身的要义也就是要冲破原定的束缚,没人规定纪录片就应该怎样,那么打破它原有的格式,又何尝不可。


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越是晦涩难懂的知识,越应该用通俗的方式讲出来。

一直以来,纪录片都是一个较为严肃的艺术表达形式,很难获得大众的青睐。

很多时候,观众会因为它的严肃和无聊而拒绝观看,对于《历史那些事》的创作团队来说,他们觉得这一现状应该被打破。

纪录片应该受到年轻人的喜欢

那么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如何将纪录片里想要表达地深层含义用最简单的方式讲出来?

《历史那些事》加入了漫画、网络热词、段子等细节。




更重要的是,想要获得年轻化的表达,就要充分尊重年轻人

制片人金铁木表示:“谁都年轻过,但是每一代年轻人都有他们自己成长的土壤,要了解他们的土壤,去了解他们,去认识他们,像标本一样去解剖他们,解剖他们的精神世界,要非常平等地了解他们。



大型纪录片《复活的军团》、《玄奘之路》导演

大型文化史诗电影《圆明园》

大型文化史诗电影《大明宫》导演


《历史那些事》中有些无厘头地表达的确缓解了纪录片的沉闷调性,但也有不足的地方,观众诟病着这些不足,却也会因为这样另类的表达而喝彩。

敢于突破既定规则做一些新鲜尝试,总归是件好的事情。

你能接受《历史那些事》的表达吗?

你又如何看待片中解构纪录片的方式?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同讨论。


-END-


【相关文章】

《历史那些事》:这部纪录片里的梗多得过《银魂》

谈《历史喵》东汉末年篇

生民无疆:希罗多德《历史》不配称作历史,而且连“嗨故事”都够不上

江城著《历史深处的民国》第一章 不为鸦片的鸦片战争

希罗多德《历史》不配称作历史,而且连“嗨故事”都够不上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45202.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