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代书圣王羲之,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其最著名成果的便是《兰亭集序》了。在中学课本里,我们从《兰亭集序》中可以洞悉,王羲之畅快洒脱,旷达不羁,从对人生的感慨中寻求自然真理,于生死的讨论里探索生命的意义。种种迹象表明,他应该是一个旷达的人。可是,我们也在《世说新语》里发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王羲之。
根据《世说新语》的内容,王羲之始终与一个名为王述的人过不去。在此,先介绍一下王述其人。
王述(303年-368年),字怀祖,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东晋官员,东海太守王承之子。王述年少丧父,承袭父爵蓝田侯,因此他也被称之为“王蓝田”。
据《世说新语》记载,在平时的日常生活里王蓝田是一个性情急躁的人。曾经吃鸡蛋,用筷子刺,未刺中,便大怒将鸡蛋抛掷于地上。蛋滚动不停,便下床用屐齿踏蛋,又未踏住。极为恼怒,抓起来塞进嘴里,咬碎又吐出来。
但就是这一个性格急躁的人,却能在官场大事和待人接物上保持令人惊叹的沉着与克制。谢奕性情粗暴,曾怨恨王述,用恶毒之言痛骂他。王述不予理睬,面向墙壁站着而已。过了半日,谢奕离去了,他才回到座位上。人们因此称赞他的涵养。他以孝侍奉母亲,安贫守约,不求名达。
后来王蓝田做了骠骑将军后,与王羲之齐名。据《世说新语》记载,王羲之看不起他。曾经大力嗤笑王蓝田,嗤笑他居然对一个鸡蛋发火。但一直以来,王述对王羲之的态度十分友好,并且在遭母丧时,还请求王羲之来吊唁。但王羲之态度极不友好,,孝子们已经哭了起来,王羲之却不上前行礼,也不说一些“节哀”之类的话。在丧礼上,当王述主动给他打招呼时,他没有回应,而是转身就走,并且也就来了这一次。封建时代十分重视孝道,并且王蓝田在当时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孝子。在母丧时遭此羞辱,王述自然怨恨王羲之。自此,王述与王羲之之间的矛盾全面升级。
据《世说新语》记载,后来王述被授以显赫的位置,王羲之就为自己做他的属下而感到耻辱。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派遣了一个使者前往朝廷,要求将会稽郡立为越州,从而让自己摆脱王述的管理。使者说话不恰当,导致行政区域调整没有按王羲之的想法实现,他依旧是王述的下属。事发后,“大为时贤所笑”,王羲之遭到了当时社会贤达名流的嘲笑,王羲之丢了一回脸。
王羲之心气很高,不愿当自己仇人的下属,便辞职回乡了。在乡下他也没有解决好这块心病。对王述耿耿于怀。而当王述的儿子王坦之成名后,王羲之便大声斥责自己的儿子,训斥他们竟然比不上王坦之。(虽然我们对王献之比对王坦之更熟悉,也说明了其实在历史上王献之更出名),最终,“右军遂称疾去郡,以愤慨致终。”王右军就是王羲之,《世说新语》上写明他是被气出疾病而死。
或许,《世说新语》只是一家之言。许多民间野史和故事流传都在讲他最后是在山林里自由自在地快乐地生活下去,直至去世。但《世说新语》是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相当于一个正史,本身具有一定的可信度。而且,《晋史》里也记载了与此相类似的事件。并且《晋史》对王羲之的人品评价很低。
因此,或许书圣的另一面石锤了。辩证看待一个历史人物,取其精华,反思其糟粕,最终为今天的建设提个醒——请宽以待人
。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45004.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