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刘綎外传(刘少保外传)及译文评注

位置:首页  »  人物野史  »  刘綎外传(刘少保外传)及译文评注
日期:2023-05-25 22:23热度:加载中...

刘綎外传(刘少保外传)及译文评注

欢迎转发

我们相信,历史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丰满形象,而非简简单单的历史脸谱。

本文主要

  • 收集散落的刘綎资料碎片,还其本来面貌,为《明史》修正错误

  • 分析了楊鎬與劉綎、浙兵的恩怨,可为萨尔浒之败提供视角

  • 收集了高田龚氏族谱,考证了刘綎生年,死亡年龄为67岁,为陈立立《刘綎将军生平事迹考》提供参考。

  • 梳理了刘綎的家族史,揭示了其父子与张位、沈一贯的关系,或可为晚明政争提供新的视角

  • 考证明廷赐予刘綎的谥号,为李佳《明代官员“忠”谥考论》中的刘綎谥“忠烈”问题提供参考

  • 通过刘朝元升为守备,并战死辽东,为郑洁西《跨境人员、情报网络、封贡危机  万历朝鲜战争与16世纪末的东亚 》一书中的“倭千总”为刘朝元推测提供参考

  • 发现了刘綎平建昌功劳泯灭的问题,为晚明武将叙功问题提供了资料。

前言

本文主要介绍晚明名将,抗倭英雄刘綎(1558~1619)的生平逸事,与主流史书所流传的、坊间所耳熟能详的刘綎事迹不同,本文补充了刘綎用兵、居家、处世时的各个侧面,充分展示了一位饱经沙场的将领老辣智慧的形象,也体现了其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经历。

刘綎 江西南昌人 父为总戎。綎不假思荫,自立武功。万历十一年以游击领腾冲守备事。极力安边,摅诚礼士,尤善谋略。素骁勇,远近畏服。志在灭缅,功垂成而去,人多惜之。《永昌府志》

初,綎因猓夷居岩穴,兵至难以进剿。知夷性嗜酒,乃以近夷诸市,酿之不取。值夷相以此传语,以期至,綎掩而擒之。夷势寝衰,遂破之。《西昌县志》(以美酒引蛇出洞,剿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敌人因此无力坚守)

在清修《明史》的记录里,刘綎的评价是“綎于诸将中最骁勇。平缅寇,平罗雄,平朝鲜倭,平播酋,平倮,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自此骁勇成为了刘綎的主要标签。明末武将地位低下,文官出于偏见,常常将他们视为没有文化的一勇之夫,在史书中也多突出其“打手”的一面,而中国小说创造的猛将“有勇无谋”的刻板印象,又使得人们易于对一个具有超凡勇力的武将先入为主地套入这种印象,即使是一些专家学者亦不能免俗,如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戚继光篇,即有此等描述:“一个将领所应该具备的素质是勇敢粗豪而不在于头脑清晰。上文所提到的刘綎,外号人称“刘大刀”....”,随着各种作品的传播,刘綎“勇将”的声名愈彰,而其“智将”的一面则逐步湮没,这未免于刘綎及其代表的有勇有谋的历史名将有所不公,而我们考之史料,刘綎绝非只凭过人武力破阵先登的蛮勇之人,而是精通火器兵法术数的计战之将,即使在其人生的最后一役,给努尔哈赤的檄文也是“我有七种火器...”(栅中日录),显然非徒恃勇力的粗豪将领。

阅读本文有助于打破刘綎“一百二十斤大刀”的“猛将”的刻板印象,还原刘綎“智将”的一面;通过刘綎留下的诗文石刻遗迹等,探究晚明诸将的人文修养,品味兴趣,丰满他们的人物形象,并部分反映了晚明士人及军队的生态及民族观。所摘录的刘綎作为大将的一些工作方法,处世态度,也有常人可以学习的地方。

本文中心《刘少保外传》载于《南昌文徵》,作者徐世溥,江西南昌新建人,明末文学家,与刘綎家为亲戚,同居南昌。幼时曾出入刘府,故刘府事知之甚详,所载逸事可信度较高,非江湖野史可比。笔者尝试翻译此文,以供观者研究,或有不当缺漏之处,请观者不吝指出及补充。

附世人对刘綎之评价:

性机警,多权诈,外自巧饰,自奉甚约,能禁戢兵卒。-------郑琢

百战东西南北,满腔勇胆机谋-------李化龙

说者谓将军(刘綎)可与戚少保(继光)、李宁远(成梁)鼎足而三。夫少保无勇功,宁远无智名,惟将军兼总其长。--------尹宾商

杜松之勇、刘綎之智、贺世贤之刚------袁崇焕

綎老将持重------《明史稿》

刘綎生平年表

  • 刘綎生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五月,父亲刘显是南昌人,母亲蒋氏是四川人《高田龚氏宗谱》

  • 幼年时,拜沈一贯为师;13岁 束发从征

  • 嘉靖四十四至万历八年 12~28岁,于父亲刘显军中效力,抗倭于舟山朱家尖①,21岁从显讨九丝蛮。先登,擒其酋阿大②。随刘显讨平诸蛮,遂有“刘大刀”之名。承父荫,为南昌卫指挥。

  • 万历八年九月 28岁 以功迁云南迤东守备,改南京小教场坐营

  • 万历十一年 31岁 升為遊擊将军,管騰衝守備事

  • 万历十二年,32岁 与邓子龙合作反击缅甸侵略,兵锋越国境,独抵缅都阿瓦。擒岳凤,西南平;于今缅甸八莫,刻石勒功归,名动天下,神宗告谢郊庙。九月,加副总兵衔。

  • 万历十三年,33岁,平罗雄乱,破者继荣。

  • 万历十六年,36岁,任广西永宁防将(《广西通志》)

  • 万历十七年至十九年,37~39岁,平广西东兰州陈星乱,任四川参将

  • 万历二十年六月 40岁 任京师五军三营参将管事,遣赴宁夏平哱,未至而哱平③。

  • 万历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 41~42岁 第一次援朝抗倭,为备倭副总兵,署都督佥事,留戍朝鲜,训练朝军。二十二年末归,留三千精兵戍辽阳④。

  • 万历二十三年 43岁 杨应龙初叛,升四川总兵,奉命与李如柏同讨播。应龙乞赎罪,事平,八月,任甘肃临洮总兵官,镇河州,破蒙古诸部入侵。

  • 万历二十四年 44岁 与张栋、部下周国柱等三路合围,大破火落赤等部于莽剌川,蒙古呼为“飞天雷”,自此不敢入侵⑤。献俘朝廷,神宗告谢郊庙。

  • 万历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 45~47岁,二度援朝,为御倭总兵官,提督土汉兵。倭平,功第二,次于陈璘。

  • 万历二十八年 48岁 任四川总兵官,八道平播,为主将,督周敦吉、秦良玉、马千乘等土汉兵平定杨应龙之乱,功第一,陈璘第二,升左都督,加太子太保,荫指挥使。播州改土归流,始有遵义府、平越府。

  • 万历二十九至三十九年 49~59岁 贿李化龙,遭揭发,去官回南昌。三十三年恩师首辅沈一贯去职,朝中益无人。三十六年云南乱,起复为总兵,未至而滇平,解职。家居十余年,无所为,自叹“有须妇人”⑥江西铜鼓营土贼反,围宁州,綎佯病不出,贼不作防备,綎暗集家丁,一举荡平⑦。

  • 万历四十年至四十三年 60~63岁 四川建昌倮叛,四川巡抚奏请用刘綎,朝议无他人可用,遂起复为四川总兵,赴西昌平叛。四十一年九月,马湖知府詹淑酒醉侮辱刘綎,刘遂殴打詹淑;十月初十,发兵,连破桐槽、阿都、主罗巴姑、白石崖,宰罗,铁口诸寨,剿抚并用,与归降诸寨打狗钻牛皮、立木为信。四十二年三月,建昌荡平,拓地千里。后遭参劾,泯其功。又闻噩耗,丧妻丧子丧女⑧,所立战功至崇祯时犹未叙⑨。

  • 万历四十四年至四十六年 64~66岁 移镇四川,后以军政拾遗,革职回南昌。不予归饷,道穷路囧,空腹而归。沿途典当衣甲兵器,帐下家丁多散去,或寄在他将名下,仅余七百。以废置归家,时情落落,家飡无几,髀肉生厌,无往昔壮志⑩。

  • 万历四十六年至四十七年 66~67岁 努尔哈赤起兵反明,授援辽总兵官,赴辽东平叛。援辽一年,苦待川兵不至。四十七年二月,为楊镐所陷,先出宽甸诱敌,杨以亲信持红旗勒逼前行,又密令乔一琦,若綎不从,则夺其军权。刘綎无退路,又闻杜松已至,惧失期为楊镐所罪,为求一线生机,遂向死而生,急驰而行。三月,于阿布达里岗中伏身死,儒士龚利用及家丁数人得以逃脱。

  • 天启元年 死后两年 三月,熹宗为刘綎恤,赠少保,赐谥“忠烈”⑪,世人多不知;四月,兵部文官索贿,长子卖数宅,方得办妥手续,承袭应有的南昌卫指挥使职位。

  • 崇祯元年 死后九年 六月,刘綎女婿 副总兵刘文昭上书,请叙平建昌功,距刘綎建昌时已过十四年之久,生前五年,死后九年犹未叙功。

  • 崇祯十四年 死后二十二年 夏四月丙午朔立故都督劉綎祠。

  • 1678年,死后五十九年 明亡后三十四年,张岱《石匮书》成,其中评语“...视弃刘杜如腐鼠,而朝廷亦弃之如腐鼠,犹谓有人。焉肯指踵顶而死疆场,无是理矣!”以刘綎为代表的贡献卓著的武将,生前死后遭受的不公待遇,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让明王朝失去了武士阶层的支持。

①《明史钞略》刘綎传:“追倭入海,过朱家尖”②《明史》刘綎传③⑤《山中闻见录》刘綎传。④《明实录》⑥《元明事类钞》⑦道光《义宁州志》⑧《征蛮疏草》⑨《中国明朝档案总汇》第四册p444。⑩王在晋《都督刘将军传》

⑪《龚氏宗谱》载刘綎谥号忠烈。明人尹宾商《阃外春秋》“赠少保,荣升三级,荫一子指挥佥事,世袭,谥忠烈”与《明实录》天启元年三月条“各袭升三级仍荫一子本卫指挥佥事世袭赐谥立祠加祭营葬”高度吻合;又明末清初之书《续表忠录》目录有“刘忠烈公綎”、《明名臣言行录》有“都督刘忠烈公綎”传;各书内容有不同,而皆载“忠烈”,其中以尹宾商书可靠度最高,故刘綎谥号忠烈应无误。此外有《明史钞略》作“忠武”,《江南通志》作“忠节”,皆孤证,故不纳。从刘綎谥号的混乱程度,亦可知明末武人之不受重视。乾隆误谥“忠壮”,差矣!刘綎、李如松俱为跨灶之儿,克绍箕裘,同死王事,理当同谥“忠烈”。

刘綎一生转战天下,可以说遍布东亚,四川、江西、贵州、浙江、云南、广西、重庆,甘肃、青海、江苏、辽宁,国外则有缅甸、朝鲜,俱有其痕迹留存

族谱载刘綎画像


刘綎塑像 位于南昌百花洲主祀刘綎的台湾鹿港威灵庙,为刘綎部将渡台所建,世代奉刘綎为保护神贵州绥阳刘綎神像,为刘綎义子家人部将所建,世代供奉

刘綎战迹图刘綎击败缅甸后的纪功石碑

正文

刘少保外传

少保刘将军綎,族本南昌高田龚氏。父显①,少贫,漫游西川。卫使刘岷②感黑虎之梦,翼日见显皂衣假寐当虎处,遂馆以为上客,久之相得如父子,因以刘姓仕。平诸洞蛮,开地千里,官至左军府都督,赐绯蟒玉带。

綎少以父任,累官舆,同平播州,置遵义;并平越,为两府;救朝鲜、剿哱承恩,功常在麻贵陈璘诸将上。唯延绥杜总兵,名与相匹,世称南刘北杜焉。年十三从军,即以勇略闻西南。所用宾铁偃月刀,百二十斤,积加至二百斤,马上轮旋若飞,故天下称刘大刀,由诸洞蛮所号也。

初归南昌,兄弟皆蜀言,曰:“我父非岷公,不及此,且生长彼土,既袭其姓矣,于是令家人皆蜀言,世世无忘也。”始其先将军在蜀诸凯绩,巡抚都御史曾公省吾③,奏叙之力为多,故以省吾为号,曰使子孙闻吾号,记忆曾公云。

注:

①显:即刘显,刘綎之父,本姓龚。明朝嘉靖年间著名抗倭将领,谭纶评俞大猷“精悍驰骋,公不如刘”,与戚继光俱为张居正所器重。清修《明史》戚、俞、刘三人同传。部曲多健儿,刘綎“拥以自雄”。

②刘岷:疑为刘大直,字岷川。

③曾省吾:字三省,号确庵,隆庆末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附张居正,张死,受牵连,革职为民。

译:

少保刘綎将军,本来是出自南昌高田龚氏一族。他的父亲龚显,少年时贫困,在四川流浪。卫所指挥使刘岷梦到黑虎盘踞,第二天就看到龚显身穿黑衣,在梦里黑虎盘踞的地方小憩。因此,刘岷便把龚显招揽到家中,待其为上宾。时间一久,双方相处有如父子,所以就让龚显改姓刘,并以刘显之名进入仕途。刘显扫平诸洞蛮夷,为明朝开拓疆土千里,官至左军府都督(明代武官最高职位),获赐绯色蟒袍及玉带。

刘綎少年时即承袭父亲的职位,积累官声。同诸将一起平定播州,建立遵义府;吞并平越府,建立两个府县。拯救朝鲜,剿灭哱承恩,所立军功经常在麻贵、陈璘等诸将之上,只有延绥的杜松总兵与之齐名,世人称为南刘北杜。

刘綎十三岁的时候就从军,当时就已经以勇敢有谋略而闻名西南。所用的镔铁偃月刀,重一百二十斤,后来累计加重达二百斤。在马上旋转如同飞舞,所以天下称他为“刘大刀”,这个外号是由诸洞蛮夷所起的。

刘綎刚刚回到南昌的时候,他和兄弟们都说四川话,为此解释道:“我父亲没有刘岷公,则不会有此成就,而且在四川长大,既然已经承袭了刘姓,所以让家人都说四川方言,世世代代不忘记这段恩情”;最初,刘綎逝去的父亲刘显在四川的许多凯旋战绩,大多依靠巡抚都御史曾省吾为之出力奏叙,所以刘綎以“省(xing)吾”为号,说:“让子孙听到我的名号,回忆曾公”云云。

评:

  1. 此段主要记叙刘綎家世及个人基本情况,经查阅资料,刘綎字子绶(宗谱载“紫绶”),号省吾,与此书相合,《明史》上说“字省吾”,很明显是错误的。朝鮮人申欽记载刘綎字子绅,按“”字含义“絲綬帶綎”,则很明显“子绶”比“子绅”更有可能。

  2. 同治《南昌府志》中记载,刘显曾祖父刘孟光,为庠生;祖父刘尚麟,为廪生;父刘呈。此三人本姓龚,因刘显的原因,改姓刘,并被赠予荣禄大夫的文职。由此可见,刘綎的家族是诗书世家,但因家贫,所以到了刘显这一代,才弃文从武。刘显本人最初也是读过一些诗书的,与不识字的粗豪武将有所不同,是属于有文化的一批人。刘綎文化水平自然也有基础。

  3. 卫使刘岷。徐世溥认为是一个叫刘岷的指挥使收刘显为义子,而据《龚氏宗谱》记载,刘显是被給事中刘大直(号岷川)收留,并为其儿子刘明远做枪手,考取了嘉靖二十二年的武进士。后改名刘显,以军功晋升。考明实录,嘉靖二十二年前刘大直担任给事中,理论上没可能回到四川,不知何缘故收留刘显,或者是其子刘明远所为?待考。

  4. 刘綎的初始条件非常优越,父亲是左都督,与戚继光、俞大猷齐名的抗倭名将;妻子是兵部尚书张鏊孙女;义祖父是四川军卫指挥使(或刘大直);姻亲是阁老,南昌人张位;恩师是后来的内阁首辅沈一贯。在南方军界吃得开,浙兵川兵都推为首。

  5. 刘显军政双优。立下军功,让刘明远顶替,于是出名。四川巡抚、南昌人张臬将他充为先锋,又向兵部尚书,南昌人张鏊推荐刘显,张鏊升其为建武营指挥;抗倭有功,升总兵,统制大江南北,知府以下悉听节制;后又与张居正心腹,四川巡抚,湖广人曾省吾搭档,颇得省吾相助。张居正倒,戚继光黜,刘显领兵如故。又颇得李攀龙等名士相推。刘显有识人之明,识张位于诸生之中,又延沈一贯为长子刘綎老师《南昌府志》,沈一贯彼时一落榜生耳,后至首辅、张位亦入阁。长子刘綎与张鏊之女联姻,从武,次子刘国相为儒生,从文。差点自杀成功的流浪汉刘显,一路逢贵人,固然是运气使然,但若无出众的能力,焉能一路披荆斩棘,屹立不倒?视其规划周远,子孙甚得其泽,倘遇乱世,未尝不是周勃、陶侃、察罕帖木儿之流。

  6. 论军事能力,刘显不弱于戚继光,论政治能力,甚至可说更胜一筹。但现今戚继光更广为人知,除了他足够优秀的军事理论创新外,著书立命这一文化工程也是必不可少。俞大猷亦有《剑经》《正气堂集》传世,刘显无著述,故声名不显。所谓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诚如是哉。

  7. 刘綎年少时作《百寿岩》诗:南北奔驰春又深,寿岩深处漫开襟。酒情误惹闲花妒,诗兴偏谐好鸟吟。百战有怀怜白骨,九重无自暴丹心。丈夫满抱筹边防,肯向天涯叹陆沈。匣剑重开血未干,龙光又射斗牛寒。玉关西去几千里,函谷东封仅一丸。敢谓风尘淹逐客,还期露布走材官。生平许国心如铁,到处乾坤正气漫。《广西通志》

  8. 流传下来的资料多有记录刘綎为武状元的记载,与刘綎相关的各地遗迹,比如沭阳吴集的状元街,也多以刘綎考取武状元的典故命名。而本文则明确刘綎是袭父荫踏入军界的,并非武举出身。

  9. 明代文武官、太监收部曲家丁为义子的情况屡见不鲜,刘显即为一例。今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均有刘綎子孙支系,或为诸义子所播,待考。

  10. 刘綎深得部下崇敬,江苏、杭州、贵州、台湾均有其部将为其立祠祭祀,至今仍香火不绝。

  11. 本文录刘綎战绩,平倭陈璘功第一,刘綎第二,麻贵第三;平播则刘綎功第一,陈璘第二。所谓功常在麻贵、陈璘诸将上,只能说能服麻而未能服陈。至于“剿哱承恩”即哱拜之乱,目前未查到任何刘綎参与其中的资料,但后文又记录刘招孙于宁夏之役失一目,似乎真有其事,因此只能说待考。“并平越,为两府”指平定播州,建立遵义跟平越两府;“唯延绥杜总兵松名与相匹”,杜松刘綎年龄相仿,万历三大征时从未专制一面,其声名鹊起于万历三大征后的二十年间,并未经过真正大战检验,更像是舆论捧出来的当红炸子鸡,勇则勇矣,在李如松、麻贵等名将凋零后,方得出头。

  12. 刘綎出道即以一百二十斤(72kg)大刀闻名天下,后累积加重至二百斤(120kg)。按刀增重之说,似乎这把镔铁刀为打熬气力的武具较为合理,而非实战用刀。然而在马上高速挥舞120kg铁刀,非绝顶天赋之人,亦绝不可办到。本文说“刘大刀”这个外号是由蛮夷所称,然后传遍天下,于情理相合。炫耀神力,亦是刘綎对辖区不稳定因素的一种攻心战略。《永昌府志》載:“试勇技于三宣,诸彝望风归附”《山中聞見錄》载:“(刘)显大阅军中,以汉寿亭侯(关羽)祠大刀置地,一军莫敢举。綎舞而趋风,军中惊服,呼刘大刀云。”

  13. 刘綎说的是四川话。

  14. 刘綎为人知恩图报,对刘岷、曾省吾二位有恩于彼父子的官员感念至深,并令子孙勿忘。

刘显与张位、沈一贯右侧骑花马,持偃月刀者为刘綎


族人初欲观其能,乃大会于教场。卓所用大刀于操台,坐定乍起,只手掣之,环操场二匝,顿之将台,插地深尺,肱不挠、面不赤,鼻息不促,而令曰:“有能如我者,予十金”。有人从众中直上将台,舒左臂,掣刀环台走七匝,至台前把之而立。肱不挠,面不赤,鼻息不促,扬言曰:“受所悬赏而缴,即予二十四金”。顿刀台前,入地尺五。问其姓名,曰徐咨也。明日遣人以百金聘之,咨竟不受。

凡见闻技勇膂力过人,无贵贱,交之如恐不及,故门下得人为多。苟有一能虽鸡偷豕阉,未尝不收蓄焉。其可任偏裨者与之姓,呼之儿;通书史占侯,能会计,知四方扼塞,道里堪乡导者俸之宾客。

乙支思者,岛夷也。能没海中,水宿三日。使主鰌船①;黎载满,湖盗也。能横身蹑②壁行数步,使轻捷者受其法;

【相关文章】

刘綎外传(刘少保外传)及译文评注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44966.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