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电视剧上映于1999年,距今已有24年之久,不只是上映之初好评如潮,一揽多项大奖,更是历经这么多年的市场考验,并没有泯然众人矣,反而是经久不衰,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之作。
整体来说,雍正王朝的剧情是相当紧凑而精彩的,大体走向也符合历史。但具体细节或者某一件事,属于是二次艺术创作,要么是将其他时期的历史事件糅合其中,要么是参考野史记载,进行了叙事。
虽然这部古装电视剧不能当真实历史来看,但是剧中蕴含着相当高深人情世故还有职场道理等等,其中的寓意和学问,是比之真实历史都不遑多让。说句毫不夸张的话,这部经典之作,剧情精彩而且有寓意,演员的演技也是登峰造极,观看之后,还是可以从中领悟和学习到一些人生道理,并且每次观看都会有着不同的感悟。
那么今天贫道来具体分析一番,在剧中老四为什么要杀了坎儿(高福)呢?
一、先回顾一下坎儿(高福)被杀的背景
在老四和老十三故意利用失窃案,在万永当铺成功找到任伯安寄存的百官行述以后,为了以防万一,参与其中的李卫不能留在京城,于是邬思道与老四商议以后,用计将李卫和翠儿安排到年羹尧身边,这样一来既可以使李卫离开京城,又在年羹尧身边安插了一个眼线。
说起来高福、李卫、翠儿三个人可谓是青梅竹马,甚至可以说是相依为命,因为洪灾爆发,一度是靠乞讨为生,后来老四下江南赈灾时将他们带回府中,高福和李卫都喜欢翠儿,而经此事件,翠儿是与李卫彻底走到一起,失恋的高福自然是伤心难过。
因此高福便去酒楼买醉,“碰巧”碰到八爷府的胡管家,醉酒之下中了美人计,无意中透露出了老四用计得《百官行述》,还有老四手里有太子给任伯安的亲笔信这两个重要信息。
老八知道以后,马上让胡管家想办法搞到太子亲笔信,因此又是将妓女赎回来送给高福,又是送高福四合院,面对这些诱惑,高福也是举棋不定,不知该怎么办。
而另一边,老十三和老四在下棋之时,直接提醒道四爷府上有人跟八爷府的人打得火热,至于说的是谁,自然是不言而喻,肯定是高福。
邬思道在一旁知道这件事以后,就去找高福,经过一番谈心以后,想要让高福将功赎罪,于是让高福将太子亲笔信将计就计的送给八爷府上的胡管家,而做完这一切以后,邬思道让高福不得向包括老四在内的任何人说起这件事,至此邬思道还没来得及下一步行动,老四就派高勿庸杀掉高福灭口。
半夜心神不宁的邬思道起来以后,直奔高福住处,却发现已经死去的高福,伤心之下,说出一句:“杀高福者,邬思道也”。
可以说这段剧情很是精彩而曲折,充斥着背叛、忠诚、阴谋、美色、金钱等,人物的内心活动也很是耐人寻味,虽说没有什么动人心弦的场景,但是耐人寻味之处,可谓是一抓一大把,可以说是雍正王朝中一处相当有意思的剧情。不过话说回来了,雍正王朝中这种精彩而有内涵的剧情可谓是比比皆是,不愧为经典之作。
二、坎儿(高福)之死,从李卫离京就已注定
高福为什么被赐死呢?
表面来看,一是背叛老四;二是老四为了杀人灭口。
再深层次来看,是邬思道利用高福之手,让太子亲笔信送到老八手里,让老八来完成二废太子,想要让老四不担废太子罪名,并且渔翁得利。
本来高福也就是被下套的说出了一些事情,无关大局,老四还不一定处不处死他呢,但是他将太子亲笔信送出去以后,等于是牵扯到了废太子之事,老四自然是要杀人灭口。
但是我们再全面来看,其实这幕后,一直有一只无形的大手隐隐的推动着这一切,即使是神机妙算的邬思道,也不过只是一颗稍大的棋子罢了,而幕后操控者就是老四。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不相信了,其实仔细看看雍正王朝,就会发现老四就是个扮猪吃老虎的主儿,像高福之死,就是体现老四是高手的最明显的一件事。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老四在这件事中的不正常之处:①、高福、李卫两个人都参与了万永当铺赎回《百官行述》之事,事后老四害怕李卫被认出,于是李卫被安排出京到了年羹尧处。
但心思缜密的老四却没有安排高福离京,这是一个很不正常的做法。
可能还有人说,高福去万永当铺赎《百官行述》,没有赎到就灰头土脸的回来了,应该没问题,但是这样的事情,谁敢保证对方百分之百的认不出来呢?
而事实也证明,后来当铺的人的确认出了高福,所以才顺藤摸瓜的通过高福得到了太子亲笔信。
再看看胡管家“碰巧”遇到醉酒的高福时,两人对话也透露一个重要信息,高福不认识胡管家,说记不起来他是谁,而胡管家是这样说的:“怎么记不起来了,前些天你不是随四爷到八爷府上来过嘛,咱们照过面儿”。这说明高福经常跟着老四出去,并且还刚去过老八府上。
高福如此明显的人物,老四为什么没让他离京?
②、老十三说出老四府上有人与老八府上的人打得火热,以老四的暴脾气,为什么没有马上处置高福,反而任由邬思道去找高福,并且让高福将太子亲笔信送到老八府上人手中?
③、太子的亲笔信这个关键东西,太子屡次问老十三要,老十三以找不到,应该随着江夏镇的覆灭而被火烧了糊弄过去,为了以防万一,老十三又找老四,让他烧掉这封信。
但老四并没有烧,理由是留着这封信,万一事情败露,太子将罪过都推到老十三身上,而有了这封信,太子也有所顾忌的,说实话,这个理由还是有些勉强的。
而且这件事说完以后,老十三特意提醒老四府里有人给老八府里人打得火热,让老四小心点,结果太子的亲笔信,在老十三特意提醒之下,还是被送出府,到了老八手中,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综合来说,唯一的合理解释,其实就是老四一直在背后无形中推动这一切,因为他要夺嫡,但他明面上是太子一党,而且不能担废太子的罪名,所以即使手中有太子写过任伯安的信这个大杀器,也是没法直接用。所以老四步步为营,以隐晦的方式,无形中将这个大杀器给了老八,并且让老八不起疑心,让老八去对付太子,承担废太子罪名,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这个隐晦方式,第一步是留下太子亲笔信这个大杀器;第二步就是让李卫离京,故意留下高福这个破绽,让老八以此顺藤摸瓜;第三步见机行事,等到老十三说出府里有人与老八府里打得火热的事情,暴脾气的老四也没有发作,而是利用急于助他夺嫡,想要扶他上储君之位的邬思道的急迫心理,让邬思道自作主张让高福将太子亲笔信送出,让老八去承担废太子罪名。
当然关于邬思道让高福送出太子亲笔信这个行为,剧中没有明确交代,有两种可能。
①、前文中说的是邬思道自作主张行为。
②、邬思道提前与老四沟通好,想以此保住高福性命,没想到老四事后是直接杀人灭口。
不论是老四主动交代还是邬思道自作主张,这背后的操控者还是老四,当然贫道个人倾向于邬思道自作主张这种可能。因为老四这个人隐藏很深,善于利用人的各种心理来不知不觉完成自己目标。像邬思道就是急切助老四夺嫡的心理,这点老四肯定会把握住,让邬思道不知不觉间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又让邬思道猜不到自己的想法。
所以说从李卫离京开始,就注定着高福成为弃子,一步步的完成老四的计划,没有用以后,自然是被杀人灭口。不然万一康熙也顺藤摸瓜查太子亲笔信这件事,查到高福这里,自己也难脱干系,所以高福必须要死,从始至终是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说起来雍正王朝中寓意也是处处可见,高福这个名字带有福气,但是小名却叫坎儿,结果是刚开始的确有福气,从小乞丐成为四王爷府邸中人,但是遇到人生的坎,迈不过去,命也就丢了。
李卫小名狗儿,虽然名字不是那么有福气,但是小名很符合他的一生,是老老实实做老四的忠犬,最后也是大富大贵。
三、老四杀高福,还有一个杀鸡给猴看的深意
老四杀高福,不只是杀人灭口,其实还有一重意思就是杀鸡给猴看,让邬思道明白谁才是真正做主的人儿。
在剧中,邬思道是个神机妙算的奇人,他这样的人,将康熙的想法算的很准,可谓是相当自命不凡。
而有着这样才气的人,往往不是那么好把控的,聪明的老四也不会让邬思道摸透自己的,而且老四也是一直通过各种方法来敲打邬思道。
诸如两个人第一次深夜彻谈之时,邬思道是口若悬河洋洋洒洒说了半天,让老四接追缴国库欠款的差使,老四却并没有表态,而是说了句“夜深了先生,安息吧”。根本不说自己的真实想法,也让邬思道摸不透他的想法。
还有刑部冤案时,邬思道一再表态不要让老四接这个差使,因为涉及到废太子,而老四虽然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但却是先在康熙那里,以忧心江山社稷的态度,接下这个差使,然后又冰火两重天将自己搞生病,选择了明哲保身,不牵扯到其中,而老四用的这招,也没有同邬思道提前说明。
而等到邬思道自作主张让高福将太子亲笔信送出去的时候,老四马上毫不留情将高福杀人灭口,无疑是敲山震虎,杀鸡给猴看,让邬思道明白谁是真正做主的人。也使邬思道真正看清老四狠辣都一面,所以老四继位当晚,邬思道马上就要急流勇退,要半隐,因为他害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高福。
四、邬思道为什么会说“杀高福者,邬思道也”?
其实仔细看看这段剧情,就会发现邬思道对于同样出身于底层的李卫和高福,是尽力保全。
像李卫与翠儿私会时,说道因为万永当铺的事,老四害怕别人认出他,因此要撵他走,说着说着都哭了。
如果只是撵他走,李卫为何会害怕的哭出来呢,即使是以后可能见不到翠儿也不至于这样,这说明李卫对于老四的狠辣一面还是很清楚的,害怕老四别是说撵他走,结果却将他给杀人灭口。
因此李卫自然是害怕的哭出来,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结果。
而在白天,邬思道就建议老四,在年羹尧身边安插眼线,于是李卫就成为监视年羹尧的眼线,自然就有了晚上李卫和翠儿私会被抓现行,第二天被进府的年羹尧见到,并且求情老四,将李卫和翠儿带到四川。
老四要撵李卫走,邬思道肯定清楚,所以如此安排李卫,其实也是变相的保护他,不然他一个王府下人,没有了用处,撵他走真可能是撵上西天。
而高福邬思道也是想要尽量保全,或许是想等着事成之后,向老四解释,保下高福。
或许是让高福不要对包括老四在内所有人说这件事的时候,就打算让高福趁老四不知道的时候赶紧跑路,说不定可以保住性命,但幕后黑手老四早对这一切早已了然于心,自然是先下手为强,不等邬思道反应过来,就先杀高福灭口。
五、不必以非黑即白的视角审视老四的腹黑
身为雍正王朝中的主角,老四肯定是一个正面存在。
但其实老四有时候办事并不正面,诸如高福之死,背后是老四为了夺嫡的谋划,特地以此借老八之手完成废太子之事,只不过雍正王朝电视剧的表达手法很是隐晦,但即使如此,仔细观看,还是会发现老四腹黑、狠辣的一面。
正所谓千人千面,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贫道个人认为像老四腹黑的这一面,电视剧其实在表达一个道理,那便是不必非黑即白,不是说正面的人物,就一定会行光明正大之事,毕竟人无完人,而且老四面对老八这样的劲敌,如果他真的是中规中矩,不扮猪吃老虎,不腹黑夺嫡,不采取一些阴谋手段,是根本不可能赢的,而且关键是不论老四手段如何,他是为国为民的出发点。
而像老八这样的最大反派,也并非是从头到尾是坏的,也是有着一定大局观的。诸如雍正登基以后,对西北的用兵,老八就是尽心尽力的帮助雍正,还因此惹得一向对他言听计从的老九、老十、老十四合伙发难。
所以说领悟了电视剧中蕴含的这个道理,再看看主角的某些隐晦的阴谋手段,也是也可以理解的。同理分析出主角腹黑的一面,也不代表否定主角,因为很多东西并非一定就是非黑即白的。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44935.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