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创作本是原因7月初与历史老师的一场交谈,在关于克拉苏东征罗马步兵被帕提亚骑兵全歼,而卡莱之战能成功击败帕提亚讨论,讲到了步兵与骑兵对决的问题,不经想起悲壮的将领西汉的李陵,在课文苏武传中也有他的身影,又发现现在的人对于其多有偏见和误解,了解也不够全面,故一时兴起,拟出这一文章,奈何本人拖延症甚重,自七月初拟好大纲以来不知不觉已2个月了,仍未截稿。故接中秋教师双节之际完成此文,也当做给各位历史爱好者,关注的人,以及我的老师的一份献礼了。
关于整体评价方面在此我截取了一些评价,来了解这一人物,此时正值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学的浸润还没有那么深刻,所以将领投降而转投另一方面并不是罕见的行为,何况其弓断弦裂,力尽而降,为手下几千的伤兵而降,也是尽了一个将领的责任了。
【历代名人评价】
苏武《报李陵书》: “每念足下,才为世英。器为时出。”
太史公:“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於天下。”
江淹《恨赋》:“至于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剑击柱,吊影惭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门。裂帛系书,誓还汉恩。朝露溘至,握手何及!”
李世民:“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
骆宾王《和道士闺情诗启》:“李都尉鸳鸯之辞,缠绵巧妙。
杜甫:“李陵,苏武是吾师。”(这里也可能有指李陵的五言诗)
白居易《汉将李陵论》:“汉李陵策名上将,出讨匈奴,窃谓不死於王事非忠,生降於戎虏非勇,弃前功非智,召后祸非孝,四者无一可,而遂亡其宗。”
苏东坡:“苏、李之天成,二公尊之至矣。”
北宋军事家何去非:“夫李广、李陵皆山西之英将也,材武善战,能得士死力。然轻暴易敌,可以属人,难以专将。”
宋代名将杨业: “宁为杨业死,毋为李陵生”(蔡东藩之野史《宋史演义》)(有批判)
王夫之:“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负面)
钱穆《秦汉史》:“李陵之才气,及其全军之勇决,令千载下读史者想慕不已。”
台湾历史学家柏杨:“忍辱负重的人不可能被狂热分子体谅。沉痛的心情,也不可能被浮滑之徒了解。所以李陵、司马迁不得不成为悲剧人物。”(这个有意思)
回族作家张承志:“我厌恶霍去病、卫青之类军人。我更厌恶苏武;他和孔老二一样使人压抑。在我的北方史观中,真正使我感动的人是李陵”(个人觉得偏激了)
清华大学教授李零:“李陵由降而叛亦属 “逼叛”。如果只从‘叛’字着眼,你只能说李陵是“汉奸”。但是如果能体谅他的‘叛’出于‘逼’,你还不如说他背后的那只手,即由用人唯亲的汉武帝,指挥无能的李广利,老奸巨猾的路博德,善为谣言的公孙敖,以及墙倒众人推,‘随而媒孽其短’的满朝大臣,他们汇成的那股力,才是真正的‘汉奸’。”
而山的另一边,是截然不同的“”
明末的大学者,船山先生王夫之,就曾在其巨著《读通鉴论》中,对李陵进行了十分尖锐的批判,连为其辩护的司马迁也一起痛贬了一番。
船山先生《读通鉴论》卷三武帝三十:“司马迁挟私以成史,班固讥其不忠,亦允矣。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有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迁之书,为背公死党之言,而恶足信哉?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关羽之复归于昭烈,幸也;假令白马之战,不敌颜良而死,则终为反面事雠之匹夫,而又奚辞焉?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道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当然为单于练兵的不是李陵,而是李绪,不知道船山先生这个李陵带兵与汉将交战的史实出自哪里?船山先生《读通鉴论》里的论,都是有所指的,都与当时明朝的形势有密切关系,单单当作历史人物事件评论来看是不对的。
有一出京剧叫《托兆碰碑》,讲北宋大将杨继业,就是那位杨老令公,被困两狼山,在苏武庙碰李陵碑自杀,宁死也不愿当俘虏,还狠狠地批判了李陵一回。
【正文】
首先探讨这样一个问题:怎么看待李陵提出的用步兵涉险的想法?
汉武帝刘彻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但他有个坏毛病,重用外戚,而对世家大族多怀猜忌。外戚吃肉,而其他将领喝剩汤,这也就说,机会是不均等的,机会是被外戚垄断的。霍去病,卫青无不是外戚,还好他们有能力。但是一个反面例子:李广利,为了给李广利封侯的机会,刘彻不惜让几万儿郎埋骨在征大宛的路上,这也是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明确批判的。
李家三代从军,李广一生七十余战,却未能封侯,这是他的遗憾,作为军人的遗憾;而李敢力夺左贤王旗鼓,却被霍去病暗杀;李家所有成年男性逝世时,以年龄估算,李陵还不到15岁。从那一刻起,他就背负了李家所有的荣辱,这是他没法选择也没法逃避的,他一生都得为此奋斗,重振李家,为李家建立一个好名声。(所以多批判他贪功冒进,但他其实也有这一等背景在)
名门望族出身,爷爷是著名的李广,叔叔是李敢,族里还有个做过丞相的李蔡。可惜到李陵这辈,李广自杀,李敢为李广寻仇,自下犯上击伤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卫青没说什么,但是卫青的外甥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为舅舅寻仇,杀了李敢,皇帝站在霍去病这边。李蔡当了两年丞相,后来因为侵占皇家墓地自杀了。陇西李氏,到李陵这辈,一门将才,可惜没落了。李陵身上承担着振兴家族的重担。在这种背景下成长的李陵,由于上一辈的恩怨,对外戚是很有抵触心理。同时,他具有强烈的建功立业,振兴家风的愿望。
报任安书里说:
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
太史公对兵仙韩信的形容是国士无双,一个国士无双一个国士之风,太史公对李陵的赞美不用多说。
李陵的仕途如何呢?
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善射,爱士卒。天子以为李氏世将,而使将八百骑。尝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视地形,无所见虏而还。拜为骑都尉,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屯卫胡。
苏武传也记载: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可以说是一帆风顺。
大司马大将军卫青起家时也是以建章监侍中,李陵这点和卫青是一样的。建章监是天子直属精锐部队,担任这个职务更具有政治上的意义。侍中是天子近臣,时刻能接触天子,可以看出,刘彻是把李陵作为帝国高级将领培养的。
李陵第一次出征,800骑兵,没有遇上匈奴,只考察了当地地形。但让人想起霍去病的800骑。
陵字少卿,少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武帝以为有广之风,使将八百骑,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视地形,不见虏,还。
李陵第二次出击,是李广利征大宛。刘彻派了50个校尉,可却在李广利凯旋回来时才想起让李陵去迎接。
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数年,汉遣贰师将军伐大宛,使陵将五校兵随后。行至塞,会贰师还。上赐陵书,陵留吏士,与轻骑五百出敦煌,至盐水,迎贰师还,复留屯张掖。
“教射酒泉”,这里的教有使、令的意思,说明武帝有意栽培李陵锻炼他的能力。然而长期以来李陵扮演的角色就是给武帝的小舅子李广利当绿叶,尚无重用他的迹象。
李陵第三次出击,就是浚稽山一战。他一直渴望能到前线杀敌立功,可刘彻对他的安排却是押辎重,这就意味着,他有可能再一次与机会失之交臂。他自然不甘心,所以他提出自己的想法,独立一军。刘彻立马就不满于他的不服从,所以以没有骑兵为理由。可是汉军从对匈作战开始,一般能发动10万骑兵以及10万步兵左右,而天汉二年所有路线加起来才6万兵力,也就是说,不是没有骑兵,而是刘彻真心不想给。刘彻想以此让李陵打退堂鼓,乖乖听话,可李陵等机会等太久了(我不否认他急于求成,那时的他三十岁左右,血气方刚),所以才口出狂言,加大赌注。
其实你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是你处在当时的情景,你会怎么做?你有两个做法:
做法一:选择放弃,乖乖去押运辎重;
做法二:下更大的赌注博取刘彻松口。
显然,李陵选择了第二种。李陵一直想争取主动,而事实却是一直被刘彻压着。刘彻逼得他没有退路,只能选择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此外,李陵提出拿步兵打骑兵这一建议,在与刘彻据理力争的时间上确实很仓促。但是,世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不代表李陵一定做不到。李陵这一做法,也有可能是早已有的跃跃欲试的构想。在浚稽山一战中,我们看到李陵借用弓弩和地形,打得游刃有余,这应该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因为,骑兵练骑射,步兵练弓弩和方阵。可见,李陵在平时的训练中,多少也是做了些步对骑的功课。也就是说,李陵清楚自己的劣势,也多少相信自己的能力,甚至可以揣测,他在清楚自己完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选择孤注一掷,尝试着打一种别人看来不可能的战法。
“天汉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召见武台,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上曰:“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毋骑予女。”陵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因诏强弩都尉路博德将兵半道迎陵军。博德故伏波将军,亦羞为陵后距,奏言:“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禽也。”书奏,上怒,疑陵悔不欲出而教博德上书,乃诏博德:“吾欲予李陵骑,云‘欲以少击众’。今虏入西河,其引兵走西河,遮钩营之道。”诏陵:“以九月发,出庶虏鄣,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虏,即亡所见,从浞野侯赵破奴故道抵受降城休士,因骑置以闻。所与博德言者云何?具以书对。”陵于是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止营,举图所过山川地形,使麾下骑陈步乐还以闻。步乐召见,道陵将率得士死力,上甚说,拜步乐为郎。”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35虚岁。
伏波将军路博德表示不愿意配合李陵这个都尉,上书发牢骚“现在不是攻打匈奴的时候,不如等到来年春天我跟他各领五千骑兵分头执行任务,这样胜算更大。”你想啊,现在攻打不是时候,这不是暗地里指责武帝这时候派李广利出征不正确吗?(虽然事实李广利确实打炸了)武帝的脑回路也是很奇怪,路博德上的书,他却怀疑是李陵夸下海口又反悔了指使路博德这么干的,一个都尉使唤得动一个将军,明显强行安锅的节奏。
路博德的奏言有其合理之处:
汉匈对战的普遍规律是,汉军春夏北上,匈奴秋冬南下。原因很简单:
1) 春末夏初,以畜牧业为主的匈奴正忙于牲畜繁殖,所以无暇顾及汉军,而以农耕业为主的汉军,则刚好处于农闲期。
2) 夏末秋初,马匹膘壮,匈奴战斗力极强。秋冬之际,匈奴为储备过冬粮食,必然发狠地掠夺,此时正是匈奴军队最锋芒最强悍的时候。(可以说是发狂时期。)
3) 汉军春夏北上,越打越暖和;秋冬北上,必然越打越冷;而匈奴与之相反,秋冬南下,越打越暖和。
汉匈战争中,卫霍李广利北击匈奴,基本选在春夏,因为利于汉军,不利于匈奴。而西汉有两场战争是汉军秋冬北上,一场是刘邦的白登山之围,另一场则是李陵的浚稽山之战,两场战争的结果都是【惨败】。原因就是秋冬北上,无形中增加了很多难度,尤其是天寒地冻,所以史书记载“夜半时,击鼓起士,鼓不鸣。”何以“鼓不鸣”?被冻僵了,以致无法指挥军队,只能实行分散突围。
路博德的奏言也有其不合理之处:
你和李陵商量过了吗?当真为李陵好,何以不和李陵打声招呼?背地里搞阴的,捅刀人家一刀,导致刘彻生疑,撤掉援军,这恐怕不是好意或者好品德吧?
疑点:
何以路博德一上书,刘彻不是怀疑“老将生奸计”,而是怀疑李陵胆怯?这就如同后面的公孙敖带回假消息,何以刘彻不加甄别就信以为真?
为何刘彻对李陵一再生疑,对路博德和公孙敖却一再信任?如果不是阴谋,就一定是心理作祟。刘彻前头还说“毋骑予女”,后头就说“吾欲予李陵骑”。哈哈
刘彻给路博德的诏书是:
今虏入西河,其引兵走【西河】,遮【钩营】之道。
路博德的路线:西河——钩营(东北方向)
刘彻给李陵的诏书是:
以九月发,出【庶虏鄣】,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虏,即亡所见,从浞野侯赵破奴故道抵【受降城】休士,因骑置以闻。所与博德言者云何?具以书对。
李陵的路线是:
1、出发路线:居延——庶虏鄣——东浚稽山_南_龙勒水(正北方向)
2、返回路线:浚稽山——受降城(东南方向)
注:返回路线是指在浚稽山一带没有遇到匈奴的情况下才返回,而李陵遇到了匈奴,他且战且退,最后退回庶虏鄣,《汉书》原话“期至遮虏障者相待”。
综上:李陵一路
时间轴:“陵召见武台”在5月,出兵在9月,急行军30天,也就是10月到达峻稽山。
兵力:5千
兵种:步兵
迎战的是:单于+左贤王
出发地在:居延
激战地在:峻稽山
“举图所过山川地形,使麾下骑陈步乐还以闻。”这细节说明什么?李陵所走的这条路,应该是汉军之前没走的。所以他才需要“举图所过山川地形”。而这一举动,也说明李陵个人很重视地形,尤其在作战中对地形的运用。
顺便说一句:赵破奴逃回长安,带来了苏武使团被匈奴关押扣留的消息,以及大量匈奴高层情报。苏武,正是李陵的好友。
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令曰:“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陵。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陵曰:“吾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始军出时,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随军为卒妻妇,大匿车中。陵搜得,皆剑斩之。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引兵东南,循故龙城道行四五日,抵大泽葭苇中,虏从上风纵火,陵亦令军中纵火以自救。南行至山下,单于在南山上,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是日捕得虏,言:“单于曰:‘此汉精兵,击之不能下,日夜引吾南近塞,得毋有伏兵乎?’诸当户君长皆言:‘单于自将数万骑击汉数千人不能灭,后无以复使边臣,令汉益轻匈奴。’复力战山谷间,尚四五十里得平地,不能破,乃还。”
李陵到达浚稽山,转角遇到单于,被单于带领的三万骑兵包围。李陵军驻扎在两山之间(地形选的很好,减少了战场宽度,利于防守及对付骑兵),以大车作为营垒,李陵领兵冲出营垒摆开队伍,前排持戟和盾,后排用弓和弩。军容严整,有条不紊,就李陵临战表现来看足够说明他的带兵水准。李陵下令:“擂鼓进攻,鸣金收兵。”匈奴见汉军人少,径直扑向汉军营垒。却没想到这块骨头相当难啃。李陵挥师搏击,千弩齐发,匈奴兵应弦而倒。匈奴军败退上山,汉军追击,(五千打三万还发起反攻)杀匈奴兵数千。单于大惊,召集左贤王、右贤王部八万多骑兵一起围攻李陵。(又增兵了)李陵向南且战且走,几天后被困在一个山谷中。连日苦战,很多士卒中箭受伤,按受伤程度规划任务,重伤者躺在车上,伤势相对较轻着驾车,轻伤者继续作战。班固描述的很详细,至少字里行间足够说明其对李陵军事才能的认可。经过几次作战李陵发现士气明显大不如前,便思考原因,原来是军队出发时,有些被流放到边塞的关东盗贼的妻女随军作了士兵们的妻子(有罪的人的家属被罚没为奴,或为官奴,或充军等),大多藏匿在车中。李陵把她们搜出来用剑杀掉了。(这说明军队在张掖一带驻守时,本身就有犯法的女子在服劳役,不管是营妓还是“卒妻妇”,有一点是绝对明确的,这些人是通过合法程序来到军营的,既不是偷的,也不是抢的。但是,“军出时”,却有士兵瞒着上面将其带出,这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于是,“陵搜得,皆剑斩之。”这一过程真的很残忍,但李陵只是执行军法,无可厚非。)第二天再战,果然斩匈奴首三千多。他们向东南方突围,沿着故龙城道撤退,走了四五天,被大片沼泽芦苇挡住。匈奴军在上风头纵火,李陵也令将士放火烧出一块空地才得以自救。(这里显示李陵随机应变的能力)又退到一座山下,单于已在南面山头上,命他儿子率骑兵向李陵发起攻击。于是李陵便把匈奴骑兵引导了骑兵不易施展的密林间,又干掉了数千匈奴士兵,并发连驽射单于,单于下山退走。李陵抓到匈奴人的舌头,套出了匈奴单于的顾虑:领教了这股汉朝的精兵实力,久攻不下,又边战边退把我往他们的边境引,莫不是下了什么圈套在等着我?与此同时下属军官也建议李陵“单于亲自带领数万骑兵打我们几千汉兵都打不过,以后就更无法号召边将攻打我们,必定使我们更加小看匈奴,最好再趁势干他一波,还有四五十里就能到平地,到时如果情况不妙,就可以撤退了。”
是时,陵军益急,匈奴骑多,战一日数十合,复伤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独将军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为前行,以黄与白为帜,当使精骑射之即破矣。”成安侯者,颍川人,父韩千秋,故济南相,奋击南越战死,武帝封子延年为侯,以校尉随陵。单于得敢大喜,使骑并攻汉军,疾呼曰:“李陵、韩延年趣降!”遂遮道急攻陵。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即弃车去。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峡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便衣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陵还,大息曰:“兵败,死矣!”军吏或曰:“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后求道径还归,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陵曰:“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陵叹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令军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期至遮虏鄣者相待。夜半时,击鼓起士,鼓不鸣。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由于苦战数日,李陵军中的情况也越发撑不住了,匈奴骑兵多,机动性强,善于打游击,一天下来较量了有几十个回合,又杀伤敌人二千余人。匈奴人见战况不利,打算撤退。不料此时出了个叫管敢的内鬼,不堪校尉(可能是韩延年,无法确认有几个校尉)的凌辱出逃投降了匈奴并向匈奴太君泄露李陵“孤军奋战、箭矢将尽”(自此李陵结局已定)的重要军情,只有李陵将军麾下和成安侯韩延年手下各八百人排在阵式前列,分别以黄白二色作旗帜,派精兵射杀旗手即可破阵了。单于得到汉奸管敢的重要情报喜出望外,派骑兵合力攻打汉军,并大喊“李陵、韩延年速降!”接着挡住去路强攻李陵。李陵处于山谷中,敌人都在山谷之上,一时间匈奴从四面射箭,矢如雨下。李陵带领所部继续往南撤退,未等冲到鞮汗山,一天之中五十万支箭已全部射光,便丢弃战车而去。至此还有士卒三千余人(阵亡两千人的代价正面硬刚十万匈奴骑兵),赤手空拳劈断车轮辐条、军官们手执短刀继续顽强抵抗,又被一座大山所阻折入狭谷,单于切断了他们的退路,在险要处放下垒石,很多士卒被砸死,不能前进。(地形考察失误了)
管敢叛变是转折点。
管敢透露给匈奴四方面的信息:
一是没有埋伏,
二是没有援兵,
三是弹尽粮绝,
四是军队的指挥要害。
此后,匈奴大胆地围攻李陵,并着重针对指挥要害进行瓦解。
管敢何以能透露给单于这么要害的信息,因为管敢是军侯。
西汉军制如下:部曲制 部——校尉 曲——军侯 屯——屯长 队——队率/队史 什——什长 伍——伍长 现在能知道的是:一部辖数曲,一曲一千人,而伍是五人,什是十人。
换言之,李陵之下是校尉韩延年,再往下是军侯管敢。管敢在军中的地位不低,自然也掌握着一定的信息量。至于“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这当中是怎么回事,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韩延年,“成安侯者,颍川人,父韩千秋,故济南相,奋击南越战死,武帝封子延年为侯,以校尉随陵。”此时的韩延年已经被废除为城旦,而后才以校尉的身份随李陵的。(侮辱管敢的校尉不一定是韩延年。因为以目前的资料,无法确切知道李陵军队里有几个校尉。)
史料:成安侯:以校尉韩千秋击南越死事,子侯。
(前112年)元鼎五年三月壬子,侯延年元年。
(前105年)元封六年,侯延年有罪,国除。
——《史记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黄昏后,李陵换上便衣独步出营,拦住左右说“:不要跟着我,让我一个人去干掉单于!”过了很久,李陵才回来,叹息说:“兵败如此,惟求一死!”(刺杀失败,过程脑补)军吏说:“将军威震匈奴,陛下不会让您死,以后可想别的办法回去,像浞野侯(赵破奴)虽被匈奴俘获,但后来逃回去,陛下仍以礼相待,何况对将军您呢!”李陵说“:你别说了,我不战死,不为壮士。”于是他要部下把旌旗都砍断,把珍宝埋藏在地下。又扼腕道:“再有几十支箭,我们足以逃跑了,可现在无武器再战,天一亮就只有束手待擒了。不如各作鸟兽散,还可能有逃回去报告陛下的人。”他令将士们每人拿上二升干粮,一大块冰,约定在边塞遮虏鄣会合。准备夜半时分击鼓突围,但鼓未响。(李陵自己做好了求死的觉悟,想孤身行刺单于,后来可能是找不到单于所在,只好折回哀叹。军吏为他分析可要忍辱负重效法赵破奴诈降伺机回国,被他拒绝,然而他没有强迫士兵跟他一起送死,而是命令军队化整为零突围出去报告情况,后来执行出了偏差,战鼓声未响,原因可能是天气过于寒冷)(军队指挥陷入瘫痪,还怎么指望继续作战)于是李陵与韩延年一同上马,十多名壮士和他们一道冲出(自愿跟随的死士)。匈奴数千骑兵紧追,韩延年战死,李陵长叹:“我无脸面去见陛下呀!”于是下马投降了。他的部下四散逃命,有四百余人逃了回去。
“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上欲陵死战,召陵母及妇,使相者视之,无死丧色。后闻陵降,上怒甚,责问陈步乐,步乐自杀。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糵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李陵兵败的地方离边境仅百余里的距离,边塞守军接收到李陵所部逃回军士的消息后把情况报告给了朝廷。武帝希望李陵死战报国,却在此时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事情:召见李陵的母亲的妻子,让相面者给他们相面,发现李陵母妻的脸上并无死丧之色。(一者,你也没告诉人家你儿子你丈夫可能阵亡了,二者她们要是知道李陵战死需要你让相面鉴定表情?)后来武帝听说李陵降敌了非常愤怒,于是向当初汇报情况的陈步乐问责,陈步乐于是自杀谢罪。此时的朝臣纷纷落井下石弹劾李陵,武帝(似乎是刻意)于是就此事询问和李陵交情匪浅的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为李陵极力辩解:“李陵服侍母亲孝顺,对士卒讲信义,常奋不顾身以赴国家危难。他长期以来养成了国士之风。今天他一次战败,那些为保全身家性命的臣下便攻其一点而不计其余,实在令人痛心!况且李陵带领不满五千的步卒,深入匈奴腹地,搏杀数万之师(可见李陵的战绩存在水分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司马迁能接触到各类文献档案和数据,应该也接触过跟随过李陵的逃回的士兵),敌人被打死打伤无数而自救不暇,又召集能射箭的百姓来一起围攻。他转战千里,矢尽道穷,战士们赤手空拳,顶着敌人的箭雨仍殊死搏斗奋勇杀敌,得到部下以死效命,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虽身陷重围而战败,但他杀死杀伤敌人的战绩也足以传扬天下。他之所以不死,是想立功赎罪以报效朝廷。(客观上并不能排除李陵或有效法赵破奴的想法,不过降敌终归是个污点,后面再谈)”
对照《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记载:“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於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馀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馀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馀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其兵尽没,馀亡散得归汉者四百馀人。”《汉书》所记与《史记》基本相同。
初,上遣贰师大军出,财令陵为助兵,及陵与单于相值,而贰师功少。上以迁诬罔,欲沮贰师,为陵游说,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曰:“陵当发出塞,乃诏强弩都尉令迎军。坐预诏之,得令老将生奸诈。”乃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
当初武帝派遣李广利大军出征的时候,只让李陵做运输,后来李陵与单于主力战斗,李广利却少有战功。武帝认为司马迁存在诬告和欺骗的情况,想诋毁李广利来为李陵求情,于是出于维护裙带关系,偏袒小舅子,将司马迁下狱,处以腐刑(懂得都懂),事实上李广利确实比李陵差远了。很久以后(这个很久是多久,不得而知),武帝悔悟到李陵是无救援所致,说:“李陵出塞之时,本来诏令强弩都尉(路博德)接应,只因受了这奸诈老将奏书的影响又改变了诏令(甩锅大法好,怎没见你收拾他?),才使得李陵全军覆没。”于是派使者慰问赏赐了李陵的残部。李陵在匈奴一年后(恩,确实蛮久,一年前就意识不到),武帝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
插播一下李广利的表现。
“其明年,汉使贰师将军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得首虏万余级而还。匈奴大围贰师,几不得脱。汉兵物故什六七。汉又使因杅将军出西河,与强弩都尉会涿邪山,亡所得。使骑都尉李陵将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千余里,与单于会,合战,陵所杀伤万余人,兵食尽,欲归,单于围陵,陵降匈奴,其兵得脱归汉者四百人。单于乃贵陵,以其女妻之。——《汉书.匈奴传上》”
武帝分配给李广利三万骑兵,斩首敌军万余人。随后就被匈奴围困,几乎就逃不出来。汉兵阵亡率达到六成以上。(等于说都是骑兵,李广利付出了伤亡过半约两万人的代价斩首万余人)汉朝方面对于李广利的处境倒是消息灵通,又派遣另一大军出西河与原本和李陵共同执行任务的路博德会师,一无所得。而李陵方面与匈奴单于大军发生遭遇战,也以伤亡过半折约两千多步兵的代价杀伤万余人,最后外无援军内无粮草不得已遣散军队归降匈奴。把李广利放到李陵的位置上,只怕是投敌投的更早。厚薄可见。
陵在匈奴岁余,上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陵。敖军无功还,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上闻,于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其后,汉遣使使匈奴,陵谓使者曰:“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陵曰:“乃李绪,非我也。”李绪本汉塞外都尉,居奚侯城,匈奴攻之,绪降,而单于客遇绪,常坐陵上。陵痛其家以李绪而诛,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
公孙敖无功而返,对武帝说:“听俘虏讲,李陵在帮单于练兵以对付汉军,所以我们接不到他。”武帝听到后,未经查明,便将李陵家处以族刑,他母亲、兄弟和妻子都被诛杀。陇西一带士人都以李陵不能死节而累及家室为耻。(公孙敖真有你的,这已经不是甩锅了,妥妥的捅刀子)此后,有汉使到匈奴,李陵对使者说:“我为汉朝领步卒五千横扫匈奴,因无救援而败,有什么对不起汉朝而要杀我全家?”使者说:“陛下听说李少卿(注意,使者用的是尊称,尊称李陵的字)在为匈奴练兵。”李陵说;“那是李绪,不是我。”(然而并不能改变家族被灭的事实)李绪本来是汉朝的塞外都尉,驻守奚侯城,匈奴来攻便投降了。单于对他优礼有加,坐次在李陵之上。李陵恨他为匈奴练兵而使自己全家被诛,便派人刺杀了李绪(他要没有一丝对故国的情感在,会冒险这么做?)。大阏氏要杀掉李陵,单于把他藏到北方去了,大阏氏死后才让他回来。(说明李陵其人连匈奴单于也对他青眼有加,足够说明李陵人品问题)
拯救大兵李陵昭帝立,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素与陵善,遣陵故人陇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立政等至,单于置酒赐汉使者,李陵、卫律皆侍坐。立政等见陵,未得私语,即目视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后陵、律持牛酒劳汉使,博饮,两人皆胡服椎结。立政大言曰:“汉已大赦,中国安乐,主上富于春秋,霍子孟、上官少叔用事。”以此言微动之。陵墨不应,孰视而自循其发,答曰:“吾已胡服矣!”有顷,律起更衣,立政曰:“咄,少卿良苦!霍子孟、上官少叔谢女。”陵曰:“霍与上官无恙乎?”立政曰:“请少卿来归故乡,毋忧富贵。”陵字立政曰:“少公,归易耳,恐再辱,奈何!”语未卒,卫律还,颇闻余语,曰:“李少卿贤者,不独居一国。范蠡遍游天下,由余去戎人秦,今何语之亲也!”因罢去。立政随谓陵曰:“亦有意乎?”陵曰:“丈夫不能再辱。”
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单于很看重李陵,把女儿嫁给他,立他为右校王,立卫律为丁灵王,他们都成了掌权的贵族。(汉武帝灭他三族使他身败名裂之后的事情)卫律的父亲本是长水胡人,但他却在汉朝出生长大。他同协律都尉李延年很好,李延年推荐他出使匈奴。出使回来,恰逢李延年家被抄斩。卫律害怕株连,就出逃投降了匈奴。他很受单于宠爱,经常侍于左右。而李陵则住外边,遇到大事才召入计议。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他们一向与李陵很好,就派李陵过去的好友陇西人任立政等三人去匈奴招李陵归汉。(霍光可算了解李陵为人,如果李陵真如此不堪,还派人吗!)任立政等到匈奴后,单于置酒款待,李陵、卫律都在座。他们虽见到了李陵,但不能私下讲话,便用目光向李陵示意,又几次把佩刀上的环弄掉,趁捡环时握住李陵的脚,暗示他可以回汉朝去。此后李陵、卫律备牛酒慰问汉使,一起博戏畅饮,他们都穿着匈奴的服装蓄着匈奴发式。任立政大声说:“汉朝已宣布大赦,国内安乐,陛下年少,由霍子孟、上官少叔辅政。”(潜台词是当初对不起你的皇帝陛下已经归西了,现在朝内当权的跟你都没什么恩怨,还有你的老朋友霍光和上官桀保你平安。)想用这些话使李陵动心,李陵沉默不语,又不经意地摸着头发说:“我已成匈奴人啦!”(心灰意冷,自甘“堕落”)过了一会儿,卫律起身更衣,任立政说:“少卿,你受苦了,霍子孟、上官少叔向你问好。”(坚持接李陵回去)李陵说“:霍公与上官大人可好!”立政说“:他们请少卿回故乡去,富贵不用担心。”李陵小声对任立政说:“少公,我回去容易,只怕再次蒙受耻辱,无可奈何!(名声已经被某人搞臭了,何必再自取其辱)”话未说完,卫律回来了,好像听到了他们最后的话,说:“李少卿贤能之人,大可不必只在一国居住,从前范蠡遍游天下,由余从西戎到秦国,今天还谈什么故国之类。”(这里可见卫律其人才是真正的阻人回国的汉奸)说罢告辞了。
任立政接着对李陵说:“你也有这个意思么?”李陵说“:大丈夫不能反复无常,再次蒙羞。”李陵在匈奴二十多年,元平元年(前74年)病死。
下面引一段话作为结尾好了,
李陵是不是一个名将?我认为是的。正如太史公所言:“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昂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沬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虽古名将不过也。”李陵战略水平虽然有限,但战斗力与战术水平实在惊人,假以时日,给予机会,赋予资源,他将来未必就不能超越卫霍。
李陵是不是一个汉奸?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的,这很难翻案,毕竟他接受了匈奴的高官厚禄,还做了单于的女婿,如果这样的人还不是汉奸,那就没有天理了。不过李陵虽持毁家灭族之恨,却没有像伍子胥那样疯狂报复故国,显然他这个汉奸当得并不地道,与吴三桂汪精卫之流相比,他只能算个伪汉奸,或者说非典型性汉奸。
李陵是不是一个英雄?我认为是,也不是。他是有英雄梦的,而且也完成了一半,跟着就急转直下,鬼使神差的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狗熊。我只能说,他活错了时代,生错了家族,认错了形势,遇错了君主,碰错了小人,选错了生死,有这么多的大错,他的悲剧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李陵值不值得同情呢?这个问题我只想引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表明自己个人的看法:“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项羽),少有韧性的反抗(伍子胥),少有单身鏖战的武人(李陵),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司马迁);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对傻傻冲在前面总比躲在后面看笑话要好得多,力战而降总比未战先逃要好得多;抚哭叛徒总比说风凉话要好得多。如果中国的懦夫们能少点这样趋炎附势落井下石的本领,多一点担当与勇气,多一点同情心与同理心,李陵这样的苦命汉奸或许会少很多。其实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走投无路被逼投降的汉奸与甘当走狗卖国求荣的汉奸还是不同的,要区别对待。人的觉悟有高低,我们没办法强求每个人都有勇气甘当烈士,所谓自古艰难唯一死,他不想死,他不甘愿死,我们不能推他去死,而是要秉着治病救人的态度把他拉回来救回来,这不仅是保护仁权,也是为了顾全国家民族的大利益。否则的话,恐怕以后没有多少人敢冲在最前面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是白说。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很少会面临生与死的抉择,又怎么可能确切体会李陵他们的心境?是忍辱偷生,还是杀身成仁?这个问题你现在肯定答得出,但事到临头呢?
总之,我还是觉得一个国家不能抛弃它的战士,只要那个战士还热爱他的祖国,就要千方百计把他营救回来,就像拯救大兵瑞恩那样,就像拯救名将耿恭那样。这便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于自己儿女的终极关怀。()
只可惜,英雄的悲歌,最终还是埋没于黄沙矣,千载悠悠天下耻,谁能怜君一片心?
丈夫不能再辱,这句话真是感慨万千啊。
纵观李陵一生,有才干,却生不逢时。他若生在卫霍时代,未必不会成就一番事业。其实他不过比霍去病小六岁,但两个人的命运迥异。
霍去病少年意气,天子门生,又有大将军舅舅,无论是朝中和军中,都是站着他这边的。霍去病有天时,有地利,有人和,加上自己天纵英才,勇冠三军,封狼居胥,成就一段佳话。年少拜大司马,位极人臣,死后玄甲送葬,规则超然。除了霍去病英年早逝,他的人生太完美了,各个方面都完美,历来为文人墨客称赞。
比较起来,李陵的故事何止不完美,简直太丧。虽然世家出身,但名声已经不如当初。年少的时候拼命想为家族正名,苦无机会,已过而立之年,阴差阳错之后,自己的亲人被皇帝杀死,自己投降匈奴,更抹黑了家族名声。若单论才干,远胜李广利,奈何刘彻更喜欢用贰师将军。朝中没多少朋友,自己出事的时候,没人为他说话,还连累司马迁……究其一生,命运困于上一辈的恩怨,困于人情,困于生不逢时。
如果没有上一辈的恩怨,他未必会心急求出战。如果刘彻对他的信任再多点,哪怕再多给他一千步兵,可能结局都两说。当时他在朝中有亲故,如果公孙敖没有上报李陵练兵的消息,而是多方求证,仔细寻找李陵……
历史没有如果。
李陵的评价向来两端分化。他最后投降了匈奴,还劝苏武投降,于大节有亏。但历朝历代,对李陵的同情的声音一直不少。司马迁当时就发声,后来班固在汉书里叙述李陵投降一事,笔触也极为同情。汉乐府里更有假托李陵苏武之名写的诗作,沉郁悲凉。及到唐宋,不少文人墨客,对李陵更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同情。(知乎-萧雨)
(主要内容取材于《汉书》)
翻译来自知乎鯫生
P.S祝吴涛老师(北师大历史系古罗马史博士)教师节快乐啊~(斜眼笑)
·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44917.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