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找一二,即使在“读经典”的活动中,也难见到史书的身影。或因其枯燥乏味;或是晦涩难懂;或是专业性强,一不小心便会为万夫所指……经典少了史书,总是令人感到惋惜的。凭着对历史的热爱和短暂几年的浅薄所得,且让我和大家一起在B站读经典——《资治通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up在本文中主要截取此书前二十二卷内容(记载战国至汉武帝时期历史)进行介绍和评论。至于原因,则是对于我来说,这部分内容较为精彩,也比较熟悉,这样写出的专栏质量也更好。(up姑且是看到了南北朝,但其后的内容说是囫囵吞枣也毫不为过。这一段却翻阅多遍,书卷残破,仍存兴趣。)
至于为何不选择知名度更高的《史记》,不如说知名度高反而是它淘汰的原因。《资治通鉴》虽同样家喻户晓,但却不为重视,普及率低的尴尬境遇也使宣传此书的意义甚于前者。其次,纪传体不易组织文稿,也不易于大众明析历史脉络,编年体则更加平易。更重要的是,《资治通鉴》更多一层指导意义,正如其名,司马光更加重视历史的反思,这更方便我们汲取养分,适合于B站快节奏的生活。
下面进入正题(此处应有掌声233)
首先,我们对此书做一下简单介绍,对此书有一定了解的可选择直接跳到 五 。
一.体例:此书采用编年体,以时间顺序记载历史事件。它打破了自《史记》问世以来正史皆用纪传体的惯例,重回史书旧例,但不再按国别区分,体现统一观念,只以正统政权名称作为每一卷卷名。
二.内容:此书记载了战国至五代的历史,以“三家分晋”开篇。作者以传统儒家思想为价值导向,通过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议论阐述治国修身之道。
三.作者及背景: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修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神宗十分重视,称赞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并亲为写序。(转自百度百科)
四.写作特点:按时间先后叙述史事,往往运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
五.个人感受:《资治通鉴》有着自有的魅力虽然只是对有关史书的简单修改补充与评论,但这只言片语正是此书的灵魂所在,使它可与《史记》相提并论。
此书尽显魅力之处有五:
①用字精准,有所舍取。在编纂之时,温公留下原文中增添艺术性的精字金句,又敢删敢改,毫不留情,一针见血。
②浓墨重彩,不拘正史。温公不排斥野史入书,不惜牺牲真实性运用夸张手法,只为突显其志。
③编年叙述,脉络清晰。温公围绕历史主线叙事,简洁明快。当年我还通宵一口气看了几本,从头到尾,毫不拖沓。看战国部分时甚至热血沸腾。(好吧,这是中二)
④人物生动,形象鲜明。温公塑造了无数人物形象,汉武帝形象的塑造无疑是极为成功的。温公笔下的汉武帝有血有肉,既写功业,又不避讳其昏噩之处。
⑤评论辛辣,观点独到。此特点也体现在对汉武帝的评价,虽有偏颇,但是是有意为之,为中心服务。对汉武帝的辛辣批评着实让深陷陈词滥调的我耳目一新。
《史记》为其打了一个好底子,生动的形象、小说般流畅的叙事,加上温公精准的表达、辛辣的评价,创造了史学上的又一座高峰,这可能是《史记》最成功的改编作了。
另外,我们读此书需要有所取舍。要注重字字句句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习得治国修身之道。同时,此书已跨越千年岁月,不免有封建糟粕成分,一定要细细加以甄别。
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由于要赶在规定时间之前投稿,内容有点空,打好的草稿也没有全部呈现,(学生党的痛苦)言之未尽,可以考虑再出几期,形成一个系列。正如我所说,up还是学生,也非历史专业,只因热爱,如有错误,敬请指出。欢迎大家私信交流!本来准备写得欢乐一点的,这种题材果然不行呢。(笑)
真心希望大家要多读些经典,我是饭菌,《资治通鉴》会继续介绍下去,喜欢的话点一下关注哦。(还有投币收藏推荐)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44794.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