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道德经序
涅槃2022.6.6
“绝圣民贤日月真,解纷挫锐类光尘。虚名有道冲盈志,体用玄无德若神”。或许你没有读过这首七言绝句,但是你一定知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对的,这是老子的道德经首句。这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中华大地已然流传数千载。但是这简单的第一句,道德经开篇即要的第一句,你有读对吗?你不妨尝试着这样读一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感觉如何?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几个字依然是世面流行的道德经第一章的那几个字,只是我给了不同的断句而已。当然或许应该在“常道”、“常名”两字末各加上一个“也”才更显恰当。这样读“道可道非,常道也;名可名非,常名也”。这简单的断句改变,你是否有感受到完全不同的道德经了?如果没有那么再多读几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认真多读几遍,慢慢体会。因为这才是真正老子的思想,这才是真正道德经的开篇即要,这才是道德经的精髓,这才是道德经的深刻内涵!
今天我要告诉你为什么说:这才是真正的道德经,这才是老子说的道德经,这才是道德经的本意。
众所周知道德经作为中华哲学经典世代流传,历年历代都有大家注疏。比较有名的大家如王弼、苏轼等人,他们注疏精辟、论述简要、立章破意名传千古。并且这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已然成为各时代的名人、大家公认是道德经的开篇。那么这样的句子真的是老子的思想吗?当然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所有人都给出了相同的断句呢?为什么没有人质疑?没有人重新断句呢?
道德经自王弼后,行文即成定式。后世诸大家也陆续注译,虽然新意层出,却仅在王弼注左右。今涅槃不才,新断文句,正老子意。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人行文作书都没有标点符号,不论当时还是后世阅读古文,都需要断文取意。我们可以想象老子当年著述道德经时的时候,很有可能没有进行必要的注释与讲解。所以老子心中的道德经未能在民间广泛流传,只有存在于竹简上的道德经得以流传;又或者说老子本着”大道无道、大德无德、圣名无名、无为而为、道自然”的思想,没有向他人口传道德经。所以世人只见文字,未见断句。这是其一。
其二:老子的道德经以竹简成册且未留老子注译,而注释道德经的第一人王弼却生活在近1000年之后的三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至汉时代的书籍竹简保存本就非常不容易,更何况其中还经历秦王朝的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的恶性事件。‘焚书坑儒’事件很大程度上损坏春秋时期的诸字经典著作,可以想象老子的道德经也定难避免!所以说王弼所见道德经极有可能是汉王朝官方收集整理的汉版道德经!这道德经有很大可能不是老子原版;因为老子原版道德经或者再传的原版老子道德经很可能在焚书事件中损失殆尽,收集到的只是一些后学文子传抄的道德经版本;还有一种可能是经历‘焚书坑儒’事件后,世面虽然没有任何老子道德经的文本,但当时的一些学子收集整理一些其他人的口述残缺不全的道德经。为了当时人们的阅读,大家对这样的道德经难免进行必要的增减,这过程自然难免有所曲有所误。
其三:数千年来王弼、苏轼等广修博学的大家为什么一直读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呢?可以参考庄子的那句“贻笑大方之家”,这句“贻笑大方之家”让绝大多数中国读书人的治学谨而慎之,一直以潜心修学从而避免贻笑大家。王弼、苏轼等人能够成历史公认的大家,自当有其过人之处。(此处王弼不得不多说一句,王弼仅仅在世23年,却留下为《老子》、《周易》等注译四本“天书”,并且以此名振寰宇。二十一世纪的人们,23岁或许本科刚刚毕业。纵使天秉异赋、书读九车,然而又能经历多少人世沉浮呢?《老子》、《周易》作为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又岂能只是简单的文字之论?又岂是简简单单小生即可解也?)
那么为什么这些大家没有避免落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窠臼呢?苏轼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的,这些大家都是当局者迷!而这迷的罪魁祸首是汉王朝精心推出的”儒”学!自汉统治起读书唯有学”儒”,从王弼到苏轼到清时期的各注译道德经的大家都是学儒出身,这儒学便成了注译道德经的根源。同样历代读书人,自出生之日起都是先修儒学。而其后的方向基本是出士、出道、出游等等。科举考中的人做官,考不中的人要么看破红尘为道、为僧,要么退而为教,要么行而为医。不论是为官为道为僧为医,他们根底都是一清色儒学。纵使他们能够得道、能够成佛,但是他们的深层认知体系依旧没有摆脱、或者说受时代的局限也不可能摆脱儒学。佛云“见花亦花,见佛亦佛”!这大概可以理解为:当你认为对方是佛的时候,哪怕对方是一个杀人恶魔,在你的眼里,他就是佛!更何况我们说所谓的注译老子道德经的大家,实是儒之大家,兼而是老子的专家、道德经的专家。他们读解老子道德经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不可避免地烙上他们自己的思想印痕。他们读的老子之道,实则是他们自己的心中之道。道非道也!说到这里,我们可以重新读一读老子道德经中的”无”、”无为”、”名”、”无名”、”虚”、”冲虚”、”德”、”无德””道”、”无道”等字词,慢慢思考老子说的这些字词的内在含义了。
其四:中国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多爱尚古。汉时借古人的名义写文章、出书;唐人也是多以古写今,动不动就‘子曰’什么、什么的(这里的”子”是先生的意思,‘先生’的意思是先前、早于我出生的圣贤);宋人更是无比崇古、言理、明智养晦;而清人大兴训古,一时尽起古籍编著、训古意。在这样的思想潮流下,自然没有人去思考“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原意了。大家能够尊而训之,辨而论之,足见高明了。
这里需要强调说明的是:道德经并无所谓避世之意。老子身为国之图书馆藏,著道德经一文志在论世治世。后人以道论道无可厚非,然老子之意不得彰也!
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说”《庄子或全假或全真,大概只有《老子》中假的最少”!浩瀚中华文明长河中诸多圣贤古籍,胡适先生唯独笃信老子所著道德经真实可靠。大概是因为道德经言辞古朴、平实、简洁,且通篇意义深远,道德相彰,名无相乘吧。
今天我们已经确信汉唐文家多有假托前人之言,例如历代史书的编纂都是官方及统治者所为,而非官方编纂的史书作只能为野史存在。近现代研究往往以正史为据,鲁迅先生称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或许司马迁的文辞确如鲁迅先生所言,但是所谓的史之真实性大不可信。原因非常简单,如果史记皆实,那么刘邦就是一条白蛇而已(史书多说古圣贤尧舜也是虫,想来司马迁记录说刘邦是一条虫的目的是为了攀附先圣。说虫即是褒扬,更是为刘邦夺取江山政权的行为正名)。所以说我们能够理解司马迁,因为司马迁的年代或者说司马迁本人笃信神鬼存在,那么信鬼神的司马迁将鬼神故事作为历史事实进行记载也不为过。同时作为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编纂史记的时候运笔行文间自然而然地加入个人的价值判断也无可厚非(某事或贬或褒,某人的或赞或毁,作文或增或少,全凭作者之念,多由作者之心)。同时史记作为官方文献,其不可能不带有统治者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判断。妙笔生花之处,即可一而三,也可三而一,进而一而无。故史记可读,但是能否真正佐证历史真实性,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根据司马迁的‘历史’传言:“老子应守函谷关的尹喜而作五千言。故事说因为尹喜很敬佩老子,就想方设法留住老子。尹喜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于是老子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后,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然后,老子就骑着大青牛走了。相传归隐修炼于景室山(后更名为“老君山)”。由此看来道德经乃老子的通关文牒,老子为人胁迫不得已的情形下而作道德经。这仿佛也说明老子是一位奇才,短短几天时间便完全了道德经宏伟巨作(那时候的五千言肯定是‘长篇小说’了,一气呵成想象看竹简需要多少片啊)。
‘大隐于市’,老子能够著书道德经这本奇书。自然懂得大隐之道,那么懂得大隐之道的老子何须受制于人而著道德经呢?更何况道德经并非说‘隐’,总而言之老子能著书道德经,自然深谙之道,当然无需出关归隐了(否则何来”无为”之说)。想来司马迁的所谓历史故事终究是故事,我们也无需考究其真伪。
老子出关著道德经,故事的真实用意大概是:意图深化、强调老子道义之德,从而淡化老子从政为政之实(春秋诸子著书立说,彰显己道、己德、己能,逐力家国而平天下。而司马迁所说的道德经意在‘出世’,自然不屑为政,不落世俗)。
如果我们能够认真、潜心深读道德经,我们就会明白:道德经数千言应当是老子任馆藏时尽职之著!全书以道、以德言治,以性养德、德以阳善、以无为善、名无为道;因道立篆、为德名言、为名释义、解无有之惑,言乾坤之性、立道德之根、彰自然之法!论治世之章,辩修身之德,揭道贤良德淳厚之朴。道德经全文大起赋、兴、比,以微见广、以大说小、以事明智、以言概论。德道相乘、或明或暗,用情至深、比兴切骨;老子深论治世、治国、修身、养民之要。全篇言论治国、治世、养民,有别于春秋诸子!故后人云“老子治世,人也;儒法治人,奴也”。儒法成性的历代王公、诸侯、将相等一意安邦治人、一求万岁万万岁,其意唯奴民、愚民而常怡子孙耳,故政用儒;愚民致要表现在‘彰贤立圣,歌功颂德,盛世太平,劳体固心之三从四德,唯忠孝义’也,所以后世传说老子隐而儒学昌。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常道’也、‘常名’也,平常道、平常言也。道无、道玄、道名也,名有、名无、名玄也;名圣、名智、名无也。老子曰:天下皆慧不见智,无志之事;天下皆尊不见卑,无圣之世;天下皆德不见善,无贤之治。悠悠哉,老子无出世之心,无入世之名。恍恍乎,皆闻老子言:“无智、无贤、无圣、无道、无德、无为、无治,天下安也,天下乐哉”。
还有老子所处的时代,筮为政用。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中华远古先民时期,以及尧舜诸圣贤都借用上天神明号令民众。卜筮虽然只是一种占卜,却更是古代历朝君王与众神明沟通的门户。所以当时的《连山》、《归藏》、《周易》等书虽然是卜筮,但是其实用价值是令民众信。民众能够有信,君王自然稳妥治理天下。
老子为国书馆藏,自当深通周易等经典。故老子言道:”以性养道、以善滋道、以德名道、以无尚道、以无违(为)循道、以贱尊道;则道可名,道可形”。老子说道、释道、明道也。治国之道,安民之道,平等之道、图强之道,立身之道,广学之道。老子之道者,自然也、规律也、准则也、乾坤也、合常也、常名也、无名也、不违也;老子之无者,混沌也、初始也、变化也、相对也、形神也、思维也;老子之名者,形名也、命名也、定义也、释义也、规范也、说道也、出入也、为之也。
诗经、周易行文多以赋、比、兴,老子全文亦多用喻。全文通章传教:说道非道,意在修身、正义、明德、去名、去争、去佞、天下皆慧不见智,无智之治;天下皆贵不见卑,无圣之治;天下皆德不见奸,无贤之治。故能治天下安,治天下乐。
道即道,名即名,无即无,有即有。道非道,名非名,无非无,有非有。道者非也,非非道也;名者道也,名非道也;非道者道也,无名者名也。有则无之,无则名之。道无有之名,道之无名;无名有道,名之有道;无名之有,乃道之无;非道之道,道可也道非。
“恨未解琴音,西风笑古今。痴情人易老,逝水苦沉吟”。序末一首五言绝句送给所有爱好古典哲学的你,送严谨治学、苦心求索的你!
注: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大约于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年,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王弼(226年~249年),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人。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
明察聪慧,爱好老子,通辩能言。” 曾任尚书郎,文名盖世,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读《老子》的《老子注》 《老子指略》及解读《周易》思想的《周易注》《周易略例》 四部。 其中《老子指略》 《周易略例》是王弼对《老子》《周易》所做的总体性分析的文章。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44429.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